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08|回复: 19

传统村落话古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7 14:5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照明 于 2025-4-6 10:26 编辑

传统村落话古今
——讲述“中国传统村落”铁甲村的故事

李顺华

  在湖南省汉寿县丰家铺镇铁甲村村部的墙上,一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制,上书“中国传统村落铁甲村”的,木纹底、白色字面的匾牌格外醒目,它吸引不少游人墨客来此游览探秘。铁甲村,成为人们记住乡愁、守望精神家园的重要传承基地。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05.jpg

  铁甲村位于汉寿县城西南,是汉寿县丰家铺镇的一个行政村,前几年与该镇响滩村合并,共有积雨面积1.5万亩,耕地1200多亩,总人口30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丘岗村落。
  铁甲村以其群山环抱,美丽幽静的独特地理环境;乡邻和睦,民风淳朴的良好社会口碑;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曹操在此驻军的历史传说;盛产油茶、楠竹、柑橘、花生、等传统高效经济作物而致富一方的典型经验;村民居住讲究风水、住宅彰显古典雅朴特色等多种因素而闻名遐迩。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37.jpg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29.jpg

  3月下旬,我先后两次慕名来到铁甲村。在这里,我遍游铁甲村美丽的山山岭岭,探寻铁甲村悠久的历史遗迹,收集铁甲村古老的美好传说,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丛中,采拮了几朵美丽的花絮。
   

有趣的村名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并不叫铁甲村。只因村内有三座山,即轿顶山、纱帽山、人形山,其中一座山顶上凸显一堆天然形成的黑色岩石,它鳞次栉比,非常壮观,俨然一付供披挂上阵厮杀的武将穿戴的铠甲,恰好在三山之间的交会处,还有一条迂回曲折的山冲,叫“烈马回头”,于是,人们就将这个村落取名为铁甲村。
   
穿越时空的茶马古道

  铁甲村地处雪峰山余脉之西的云峰山,最高处海拔为312米,有“一水流三县”之说:往东,水流鼎城;往南,水流桃江;往北,水流汉寿。余脉之峰,有一条茶马古道,同样是古代连通挑江、汉寿和鼎城的主要通道。茶马古道地处铁甲村南部山谷之中,古道从山脚翻过山顶,有近200米,坡陡路窄,地势险要。在古代,善良热心的铁甲村村民自愿捐款,组织劳力,劈山开路,用岩石块在筀竹岭砌成了一条翻山越岭的茶马古道,供南来北往的行人、骡马、车辆通行。除此之外,村里人还捐资在山顶修建一个“筀竹凉亭”,指派一个专人既负责烧含有糖积桠(一种中药材)的开水为路人消暑解渴,又负责晚上点火把为行人照明。时至今日,筀竹凉亭作为历史遗迹仍在,它是否永远也不明白:这条路上的车马行人都到哪里去了?如今,在茶马古道一侧,还矗立着纪念当年自愿捐助修路修亭者的4块功德碑。虽年代已久,但功德碑上镌刻的捐款、物(稻谷等物资)人的姓名、所捐款物数量依稀可见,有趣的是碑文上面还刻有现代流行的“永垂不朽”“继往开来”字样。这些遗迹告诉游人:铁甲村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由来已久。

古枫古杉的千年见证

  美丽的铁甲村,地形奇特、山岭逶迤、坡缓林密、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站在铁甲村最高的山顶上,俯视连绵起伏的竹木混杂的群山,绿波荡漾,一望无涯。群山之间,盛开的不知品种的白花、火红的枫叶,珍贵的红豆杉把起伏不一的群山点缀的色彩斑斓。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据年老的村民介绍:几十年前,曾有华南虎在山中出没。前些年,山中还有野猪等野生动物活动。据老支书黄子政介绍,该村几千亩山林,生长着八大树种,分别是分别是株树、杉树、柞树、梓树、樟树、堵树、裂树、稠树。
村内有一棵枫树,学名枫香,经考证,树龄已超过830年,树的直径145厘米,树干下部有一个大洞,形似大门,洞内时常冒火,树顶冒烟,蔚为壮观。为保护这一千年古树,现在树洞已被水泥填实。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33.jpg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38.jpg

  在铁甲村的一处山岭上,还生长着一棵树龄为250多年的红豆杉,它树冠庞大,枝繁叶茂,绿绿葱葱,颇为壮观,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巨伞,迎接远方来此观摩的游客。红豆杉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的、药食兼用且十分珍贵的树种。10多年前,这种树在铁甲村和毗邻的鹿溪村只零星分布几十株。近年来,随着湖南汉寿鹿溪竹海森林公国的兴建,已人工栽培了一百多亩。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45.jpg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50.jpg

  铁甲村的古枫古杉,见证了铁甲村千年沧桑巨变、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铁甲村人视为镇村之宝的古枫古杉也激励着铁甲村人挖山、修路、治水,建设美好家园,使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而不懈奋斗。

敞口堂屋的遐想

  游览中,铁甲村传统标志之一的敞口堂屋(亦称敞口套屋)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该村现存的119栋木架结构、盖小瓦、装木壁、大多为四缝三间,有的在三间正屋右侧另配一偏(坳)一横(屋)的传统住房,倚山伴水、坐北向南,座落在绿荫丛中。这些房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堂屋不装房门,昼夜对外敞开。
  这一奇特现象既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历史遗迹,又使广大游客产生无尽的遐想。
  据当地村民介绍,相传三国时期,曹操统领的大军在一次战败后,所属残部曾驻扎铁甲村。那些将士就在村民的堂屋内,开着地铺睡觉。为进出方便,不产生噪音扰民,曹操下令卸下所有驻地村民堂屋的大门。这个故事似乎也说明,曹操所以打败三足鼎立的蜀、吴,与军纪严明不无关系!从此,铁甲村的敞口堂屋便沿袭下来。
  历史传说终归只是传说,史籍无以记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存在即合理”,铁甲村的敞口堂屋所以流传至今,确有其合理的成份。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56.jpg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601.jpg

  首先,敞口堂屋是房东神圣的殿堂,也是儿孙缅怀先辈的最佳场地。走进堂屋,首先看到的是正中墙(壁)上设置的神龛,上面摆放着先祖的灵位,正中张贴有烫金字体的“天地君亲师位”的条幅,供家人祭祀。
  敞口堂屋也彰显着房东开放包容的心怀。堂屋敞着,里面放有桌椅,无论是亲朋还是好友来访,均可毫无拘束地在堂屋落坐,同房东一起家长里短,海阔天空,俨然身处城里的会客厅,其乐融融。
  敞口堂屋反映的是淳朴的民风、文明的社情。铁甲村千百年来,早已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村民堆藏在敞口堂屋的稻谷、油茶籽、农具等生产生活物资,从不存在被盗现象,敞口堂屋就是“夜不闭户”的真实写照。
  敞口堂屋也是观察社会的风向标。敞口堂屋正中墙壁上一般都贴有领袖像和对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张贴着反映村民心态的,不同内容的对联:解放初期,村民大多张贴“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改革开放初期,堂屋里一般张贴“改革开放创大业,真抓实干奔小康”;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堂屋里的对联又换成了“万里骋良驹,改革跨入新时代;一心匡社稷,两会绘出路线图。”之类的对联了。人们走进敞口堂屋,仰望对联,便知村民所思所想所昐所求。

有滋有味的风味小吃

  到铁甲村吃吊脚火锅,品风味擂茶,不能不说是一种高档乐趣。
  20年前的一个秋末,我到铁甲村一位姓聂的老支书家吃过午饭,我们围着火炉,吃着吊脚火锅,喝着当地所酿、由糖枳丫(一种中药材)所泡的谷酒,香甜绵延,美哉乐哉!二十世纪末,常德市一位市委书记为体验民俗文化、考察旅游项目,曾到那个聂姓老支书记家留宿一晚。
  游客来到铁甲村,吃过午饭后,热情好客的当地村民,通常会摆上一桌擂茶宴款待游客。那一碗以绿豆、芝麻、茶叶、生姜等为原料,用木棒在擂缽中擂成浓浓的液汁,加上适量的白糖或食盐,用开水冲淡后,便成了人们馋涎欲滴的擂茶。与之配套的还有酸枣皮、红薯干、花生米、炸米皮等10多个配套小吃,游客们喝着擂茶,品着风味小碟,那滋味,那神情,真有乐不思蜀之感!


[ali   传统村落的现代观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新时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变了,传统村落的发展格局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铁甲村紧跟时代新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昂首阔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新的特色。

  据村党总支书记聂晓英介绍,该村紧紧围绕“调结构、兴产业,建家园”这个总体目标,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走出去一一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劳务输出,赴沿海等发达地区创收创业;引进来一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加工企业来村投资办厂兴业,利用本地资源,搞好竹木家具产品精加工,使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利用“中国传统村落”的品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活旅靓村的大文章;除陋习、树新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为改善居住条件,近几年,铁甲村村民已新建2一3层的砖瓦结构楼房39栋。很多村民拆掉山坳里的旧木房,在公路边上新建了砖瓦结构的洋楼房,村民逐步走出山冲,住进了式样美观新潮,布局合理舒适,墙白瓦红,窗明几净,地面硬化,三防(火、雷、电)设施齐全的新楼房和新平房。                     
敞口堂屋,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它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传统村落的重要素材,同时还为我们开拓了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我相信,敞口堂屋一定会纳入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47.jpg




  时代变了,但名列传统村落的铁甲村仍在为延续中华历史文脉、传承中华道德传统,保留中华文化基因而努力奋斗。铁甲村人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珍惜家乡的一砖一瓦,铭记乡愁、弘扬乡风,守望精神家园;他们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家乡经济建设;他们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祖德家风,维持村民邻里相亲,村内政通人和的优良传统,为“中国传统村落”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作者系汉寿县政府原副调研员、常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汉寿县作家协会顾问。2025年3月28日)   

微信图片_20250327153521.jpg
作者考察铁甲村时的近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16:2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大作,欣赏学习。铁甲村传说美好,特别是民风淳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6:4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夕照明 于 2025-3-29 09:54 编辑
龙阳汉风 发表于 2025-3-27 16:29
图文并茂的大作,欣赏学习。铁甲村传说美好,特别是民风淳朴。


谢谢周主席老领导临帖指导!祝您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16:5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慢读细品老班长的大作,铁甲村的前世今生,淳朴民风跃然纸上。心随文走,泛起置身铁甲古村落的强烈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7:0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 发表于 2025-3-27 16:59
慢读细品老班长的大作,铁甲村的前世今生,淳朴民风跃然纸上。心随文走,泛起置身铁甲古村落的强烈愿望!

谢谢正扬网的权威创使人苏会长临帖指导和热情鼓励!向您学习!祝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7: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 发表于 2025-3-27 16:59
慢读细品老班长的大作,铁甲村的前世今生,淳朴民风跃然纸上。心随文走,泛起置身铁甲古村落的强烈愿望!

谢谢正扬网权威创始人苏会长临帖指导和热情鼓励!祝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17:3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李调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18:0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村落古朴,挖掘深入,人文厚重,着笔细腻,阅读有益,有亲临其境之感,是篇好文章,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8:1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野春色 发表于 2025-3-27 17:36
点赞李调好文,拜读学习。


谢谢我县大笔杆田主任鼓励!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8:1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希奇 发表于 2025-3-27 18:07
村落古朴,挖掘深入,人文厚重,着笔细腻,阅读有益,有亲临其境之感,是篇好文章,为你点赞!

谢谢希奇老战友雅评和鼓励!您笔耕不辍,天天有精品,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9 15:24 , Processed in 0.0372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