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229|回复: 21

《契丹英后》,一曲裙钗风流的颂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契丹英后》,一曲裙钗风流的颂歌


d7d1fcf64e320a36d393c37697f25e4.png
    《契丹英后》——6集京剧音乐电视剧,创作得实在太美、太漂亮了,艺术感染力实在太强、太让人拍案叫绝了!
    虽然,此前的我极少看京剧,可《契丹英后》一剧,却让人欲罢不能。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主演的这一新剧,是以京剧唱腔为主,把京剧舞台戏用电视剧的方式进行表现,可以说是创举得维妙维肖、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了!所以,自2006年以来,每当得知央视戏剧频道重播,我便设法要重看一次。要知道,每当听到其雄浑的主题歌后,我便不能自已,顿有闻鸡起舞之感了。于是乎,我就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地跟着吟唱起来、沉醉其中了——
        须眉当国始来久,
        何时裙钗争风流?
        柔肩担江山,
        把儿女情长收。
        万缕青丝,
        变白了头。
        半页青史,
        载尽了千年兴废、
        古往春秋!
    这《契丹英后》,确实太有艺术感染力了!
    要知道,这被歌颂者,便是《契丹英后》的女主角、契丹族的女政治家、辅助幼子治理国家的辽国皇太后萧燕燕!
    要知道,正是因为靠了这契丹族萧太后的慧眼独具、深明大义、大智大勇,才与宋朝一道,共同演绎出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要知道,正是因为这段难得的和平历史,才凸现了这样一位以大局为重、力挽狂澜、定国安邦的奇女子。
    要知道,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上,无论是大辽内部,还是大辽与宋朝之间,总是连年战争、恶斗不断。那时,任何国事,稍处不慎,即会引发内部残杀,或对外征战。更何况,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之时,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时,年仅12岁的小皇帝耶律隆绪继位,皇太后萧氏燕燕临朝摄政。面对复杂时局,开明勇敢的萧太后,断然决定推行新政,实施汉律,重用汉臣。
    谁料,契丹八部旧属的那些大奴隶主们,完全不把幼主寡母放在眼里,反而叫嚣要恢复契丹旧制,轮流坐庄。而反叛势力的头领,正是萧太后的亲妹妹、幼主的皇姨娘莺哥!她怀旧恨,设灵牌,在兴安岭训练兵马,集结旧部,伺机篡权谋政;又多次利用幼主天真,挑拨汉大臣韩德让与太后的关系,造成一次次的杀机。
    英明果断的萧太后,可不吃妹妹那套。在汉大臣韩德让帮助下,推行“削藩强民,力行新政”之路,挫败了妹妹莺哥和八部旧属的阴谋,使辽汉和合,国家统一,国势日渐强盛。
    要知道,《契丹英后》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感染力,非同一般京剧,也不同一般的电视剧,而是两者融于一体后的、给予人的极强烈的艺术感受力。粗浅说来,至少有如下四个突出特点吧:
    ——人物虽不多,但形象突出。在剧中,除主要人物萧太后、韩德让、萧莺哥、小皇帝外,磨鲁古等,均为次要人物。仅仅是这四个人物,因塑造得栩栩如生,从而给人形象十分突出的感觉。
    首先说萧太后,即萧燕燕。这个新丧皇帝丈夫的29岁女人,为扶正幼主,保住大辽皇权和国家稳定,继续听从大臣韩德让的建议,重用和依靠他,削藩和铲除阴谋颠覆皇权的同胞妹妹萧莺哥等奸党,最终实现了她那巩固皇权和国家安定的目的。这,在当时皇夫新丧、八大部主闹分裂、皇儿易受恶人挑唆、大平王阴魂不散与莺哥伺机夺权的危机时刻,作为皇太后的萧燕燕,能临危不惧、明察秋毫,倚重良臣,力挽狂澜,尽显巾帼英雄本色,确实非常了不起!
    其次说韩德让。汉人出身的重臣韩德让,为辅佐太后革弊除害,避免与同为炎黄子孙的宋朝发生战争,不惜冒着被小皇帝几次“赐死”的危险,冒着被八大部主驱杀的可能,冒着深入长白山“虎穴”查证太平王妃萧莺哥招兵买马、企图篡权阴谋罪证的危险,忍受着爱妻被小皇帝赐毒酒毒死的杀妻之恨,仍出生入死,帮扶着萧太后。真可谓“士为知己者死”!其忠心可嘉、日月可鉴,不愧为辅国安邦的忠良之后,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永远可资仿效的忠臣良将!
    其三说萧莺哥。这个阴险毒辣的女人,是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其性格特征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她,为实现其篡政夺权的野心,不惜唆使其夫太平王暗杀姐夫皇帝,而且不记取其夫被斩杀的教训;不惜“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地退避到长白山私办军队,以图日后东山再起、报仇雪恨;不惜耍尽阴谋诡计,既“宠溺”幼小的外甥,即后来的小皇帝,又派所渭的“又聋又哑的阉人”磨鲁古打入皇宫,侍服萧太后;还在其姐萧太后面前,装得十分贤淑温良。当其阴谋败露之际,图穷匕见,以射杀帮凶磨鲁古、刺杀小外甥皇帝和自刎等恶劣手段,结束了她那蛇蝎般歹毒的罪恶人生。
    ——情节不复杂,但冲突激烈。观《契丹英后》,给人的印象是,剧情并不太复杂,可矛盾冲突却十分激烈。该剧的主线是萧太后与其妹莺哥保权与篡权之间的矛盾,副线是韩德让的忠诚与小皇帝的无知、韩德让的识敌与萧莺哥的敌视、萧太后和韩德让的“削藩”与八大部主的反“削藩”等之间的矛盾。这些不太复杂的矛盾冲突,却演绎着一出出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矛盾交互冲突的结果,是韩妻的不幸被害、磨鲁古的被诛射灭口、萧莺哥的自取灭亡、小皇帝受教育、八大部主愿交兵权、萧太后的政权得到稳固、韩忠贞为国为主的大义得到昭彰、以契丹族为主的辽国得到稳固安宁、辽国与宋朝相安无事。
    ——语言精炼,且寓意深长。我尽管没看到《契丹英后》的剧本,也不记得人物的对话和唱词,可从反复欣赏来看,该剧语言的简洁、铿锵、有力等特色都极其突出。其给人参差错落、抑扬顿挫的语感,就如珠玉之音。除此外,这精炼的语言,其寓意还十分深远。如萧太后深夜宫中,几次的那静场吟唱的唱词、场景,足见其波涛汹涌的胸中,满蕴着胸怀大志,又胸有成竹的一代英后的复杂心境。又比如,在韩妻被害,萧太后站在坐地的韩德让一旁,听韩怒斥的一段唱词,尽是一语双关。这看似是韩对萧太后的愤怒倾泻,实则是他对太平王妃莺哥图谋不轨的和盘托出。仔细琢磨韩的这段唱词,联想后面莺哥的篡权阴谋,不能不让人感到韩的深明大义、非凡智慧。我想,该剧的唱词、道白和对话,其所以如此精炼、意义深远,既是京剧语言艺术的必然要求,也是剧作突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必需吧。
    ——京剧唱腔,与电视剧有机相融。这《契丹英后》,以京剧唱腔为主,创造性地把京剧舞台戏用电视剧的方式进行表现,可以说是成了让人十分喜爱的一个创举。其特点为,京剧瑰宝艺术与大众化的电视剧表现形式相融合,好似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无缝连接,把个《契丹英后》的故事,表现得既高雅、又通俗,既美仑美奂、又喜闻乐见,既优美、又深刻,让人在审美感受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享受与熏陶。  
    正是凭借京剧音乐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使得《契丹英后》的女主角萧太后,为了民族的和平共处,果断平息部族叛乱、大胆启用汉族大臣、按汉律治国,显示出了其非凡的胆识与魄力,奏响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地凯歌。
    这真是,柔肩担江山,裙钗争风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过往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5-3-29 15:25
一段过往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5-3-30 07:04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5-3-29 21:54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向您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4 03:47 , Processed in 0.0385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