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8|回复: 1

【德老话常德】兰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8 1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暮冬的花卉市场浮着冷香,我在青玉般的兰叶间看见那些悬而未落的水珠。花贩说,这是兰的泪,从深褐色的根脉里渗出来,凝在肉质茎上,被岁月酿成了君子的魂魄。指尖触到叶片的刹那,忽然想起李耀武老师书房里的那盆墨兰——他总说草木有灵,却从未提过自己像极了生于幽谷的兰,将苦涩藏进年轮,把芬芳漫向人间。

    初见是在安乡的棉田里。九十年代的春风卷着棉絮,吹过姚书记为高产片忙碌的身影。李老师背着沉重的摄像机,卡其色工装洗得发白,领口沾着细碎的棉桃绒毛。我递上搪瓷杯时,他正半跪在田埂上调试镜头,指尖被金属磨得发红,却转头用温厚的笑说:"小同志,棉花杆子可比人有筋骨。"

    那时不懂,为何这位省台的大编辑会在沾满泥星的笔记本上,认真记下我这个乡镇干部的名字。直到深夜,他办公室的白炽灯透过招待所的窗,在春寒里织成一方暖晕。我推门送茶,见他伏在案前修改解说词,稿纸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像棉枝上绽放的新蕾。"文字要像棉桃,沉甸甸地坠在土里。"他摘下老花镜,镜片上蒙着呵气,却让我看见一个媒体人对土地的虔诚。

    离别的清晨,他往我帆布包里塞书,《新闻学概论》的扉页写着"赠贤安同志:笔端有春秋,心中有黎庶"。油墨在晨光里未干,像他说话时眼里的光,落在我沾满露水的鞋面上,从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照亮了一条从田埂到警营的路。

    1995年的夏日蒸腾着暑气,我抱着一捆书站在湖南电视台门前,汗渍在衬衫上洇成地图。岗哨的武警听说找李耀武,竟熟稔地领着我穿过走廊,墙面上挂满的奖牌在暗处闪光,而他的办公室永远飘着浓茶与油墨混合的气息。

"来,带你看镜头后的世界。"他带着我穿梭在机房与录音间,磁带转动的嘶啦声里,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字幕:"每个画面都是种子,要埋进观众心里。"路过发射塔时,他忽然驻足,望着远处的湘江说:"做新闻的人,心里得装着千万条河流。"那天他送我到公交站台,接过我手中的书捆,在烈日下走了半里地。公交车开动时,他的白衬衫已被汗水浸透,却仍举着那捆书,像举着一盏不会熄灭的灯。

    后来我在基层写新闻,总想起他改稿时的批注:"‘焚毁土地庙’要写成‘让科学站回地头’,农民的觉醒比批判更有力量。"当《福星成灾星》在新华社获奖时,我才懂得,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如何让笔尖沾着泥土的温度,让新闻长出麦穗的重量。

再次见到他是在病房。2014年的冬阳斜斜照进窗台,那盆墨兰仍在书桌上,只是叶片有些蜷曲,像他瘦得脱形的手。床头堆着一摞文稿,每一页都用红笔标着修改符号,病重的他却笑着说:"帮人改稿,是活着的证据。"

    他嘱我找1014日的《湖南日报》,说上面有篇《守住生命的烛光》。后来在县委宣传部的资料室,我看见那篇文章:"当世界变得太快,我们更要像兰,把根扎进自己的土里。"字迹在纸页上微微发颤,却像他病中仍坚持为学生写序的手,抖落的不是软弱,而是对初心的执念。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儿子的婚礼上。2014年的除夕前夜,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马栏山"的礼堂里,麦克风在掌心留下红印。致辞时声音有些沙哑,却依然带着当年在棉田里的热忱:"孩子,婚姻要像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芬。"没人知道,那时他已与癌症抗争数月,却用最后的力气,为儿子撑起一片没有阴霾的天空。

    2015年的春寒来得格外凛冽,兰花的水珠在窗台上结成薄冰。手机在凌晨震动,友人发来消息:"耀武老师走了。"我望着案头他送的《荧屏痴恋》,书脊上的指痕还在,那句"奉献是体重从132斤减到105"突然有了重量——原来他早把自己熬成了蜡炬,用生命的油脂,照亮了别人的征程。

    整理遗物时,他老伴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我发表过的所有文章,边角都贴着便签:"这篇现场感强""此处细节可再深挖"。最后一页是他的手稿,墨迹断断续续,却清晰写着:"贤安的警察梦,是另一种形式的耕耘,平安二字,重于泰山。"泪水滴在纸上,晕开的墨痕像极了兰的泪,原来他早把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刻进了自己的年轮。

    如今我的书房也养着一盆墨兰,每到冬末就会渗出晶莹的水珠。有人说那是植物的呼吸,我却知道,那是岁月的馈赠——当我们把痛苦酿成芬芳,把付出藏进根系,生命便成了永不凋零的花。李耀武老师走了,但他留下的,是如兰般的品格:在幽谷里独自绽放,于浮世中守住清芬,让每个靠近的人,都能在灵魂深处,闻到穿越时光的香。

    夜色漫过窗台,兰叶在风中轻颤,那些未干的水珠折射着星光。忽然明白,真正的君子之花,从不在盛放时喧哗,却在凋零后,让香气在人间,在每个记得的人心里,永远盛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5 14: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刘老师佳作,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6 07:30 , Processed in 0.0331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