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4|回复: 6

【德老话常德】老屋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6 08:5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20240816_090631654_HDR.jpg

              老屋的记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对我出生成长的老屋,有一种眷恋之情。时而想起与姊妹生活长大的故事;时而想起和邻居孩子一同嘻闹一起劳作的事情。总之,是那么的温馨,那么有趣。
我的老屋就座落在津市汪家桥解放东路123号(现在东湖小区那一块),有人问,你们住在哪里?马上答道:住在圈门口,因住的地方有圈门吧。
        我们住的是筒子屋,从头到尾一共住了15户人家(其中有4户是孤寡老人),是房管处直接租给居民住的,是平房,住在这里的人家,最多的有6个孩子,最少的也有3个。
        那个时候,子女多,家庭有困难的,可享受政府的困难补助,我们家姊妹有6个,妈妈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愿享受这份待遇,她担心吃了补助,怕儿女在邻居里头讲不起话,妈妈的勤劳、善良、节俭,让我们姊妹6个都读到了初中,弟弟还读完了中专,妈妈总是想,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有文化,不要像我,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正因为有母亲的百般付出,我们姊妹长大后都还很争气,没有给妈妈脸上抹黑,个个都有一份正式工作,都能自食其力,没给家里添乱。
那个时候,妈妈对住在筒子屋的孤寡老人十分怜惜,那个年代买什么东西都凭票,咱家不管做什么好吃的,都忘不了他们,用肥肉炸油后煨的海带汤都要给他们盛上一碗,要我们姊妹送到家里,吃团年饭也把他们请到家里来。
         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家都有一口缸。生活用水全靠人到河里挑,冬季时,河里水浅,用桶直接放到河里取水就是浑水,就打着赤脚,手拿一把瓢瓜一瓢一瓢将水放在水桶里后再挑。我妈妈总是再三叮嘱我们,要给易爹、吴爹、谭爹都要把他们水缸挑满后,才能挑自己家自用的水。有时候还再三交待他们,你们没水用了就用俺缸里的水,我们也没让母亲的嘱咐落空,人虽然累一点,但我们都是快乐的。
         那个时候,我们住在一起的邻居小孩,个个都蛮勤快,一到星期天,我们三五成群相邀在一起,去做事。津市有家干菜厂,做的大兜箩卜菜、藠果都远销国外,这两种菜都是用大缸腌制的,要把它做成成品,还有许多工序。洗一缸盐菜是9毛钱,用剪刀剪去藠果的须和多余的茎也是9毛,一天一结账,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菜。把当天的工钱拿到手瞬间,我们都开心极了,一天买米的钱也就有着落了,因那时的大米是一角四分五厘一斤。
和同屋的伙伴们,还挑过土、锤过砖碴、捡过野菜、剥过树皮、绞过袜子、扦过鞭子,我跟着妈妈还学会了绷床绷子,那个时候,不管干什么,只要对家里有利的事,都觉得很快乐。
        不知有多少个那个时候,让我们慢慢长大,快乐的体验人生,开心去干每件事,也懂得了人生不易。
        那个时候,怎能让人难忘;那个时候又让人回味无穷.…。每每和儿时的伙伴谈起那个时候都是畅所欲言、津津乐道、念念不忘。老屋的记忆又何止这些呢!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图/文/杨翠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08:5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怎能让人难忘;那个时候又让人回味无穷.…。每每和儿时的伙伴谈起那个时候都是畅所欲言、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6 09:1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6 0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10:5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覃老师的首肯。遥祝您一切顺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10:5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林会长的妙赞!祝您幸福又康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6 19:5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往事甜甜回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6 02:49 , Processed in 0.0354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