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亊回忆之二十八 杨 嫂
(龚松甫)
腊水溶是我的老家,位于桃源县与鼎城区交界的桃源县盘塘镇黄叶岗村。一方青山绿水,抚养着这里25户共108名勤劳智慧的腊水溶乡亲。
腊水溶人,祖祖辈辈务农为生,心地善良,对党忠诚,已逝23年之久的杨嫂,就是腊水溶好人中的突出代表。
杨嫂叫杨冬仙,1934年冬月12曰本土出生,1994年 2 月12 日因患脑病经多方医治无效,含泪离开人世,享年60 岁。她,勤俭持家是好手,做饭炒菜是拿手,持犁打耙也内行,是远近闻名的“杨当家”。
杨嫂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助人,上塆下塆谁家有急事,总有她的身影出现,亲戚朋友家有难事,总会有她的热情相助。
1957年7月,我高小毕业,因家庭贫困,没打算升初中。当时,班主任老师见我在校成绩优秀,家访上门到我家,劝我参加升学考试,但家中穷得连3角钱的准考费都无法拿出来。当时杨嫂得知情况,主动将她家中仅有的5角钱拿出来借给我,关键时刻帮我解了大难,让我赴盘塘参加了升初中的考试。考试回家因家庭人多劳力少,实在太困难,父亲将我送到理发师傅家学剃头匠。学了28天剃头匠,入学通知书来了,当时黄叶岗高级社(即现在的黄叶岗村),12个高小毕业生,升初中仅考上我一人。当时的高级社长刘宝林和会计龚应武商量,由高级社出资25元,让我于1957年9月1日到桃源第五初级中学第一班如期报到,成为我家第一个中学生。入学后,我享受了党和人民给的每期20元丙等助学金,解决了学习和寄宿费用。3年初中毕业后,又因家庭贫困没有升高中,我和陈铁牛、董进初、钟益球等7名贫困生又被保送进入了桃源师范学校。然后,我于1962年9月从教参加工作,直至2005年元月在桃源漳江镇政府正科级工作岗位上退休。
忆苦思甜,感恩多多。我要感谢党和毛主席,穷人彻底翻了身。我和弟弟、妹妹我们这个大家庭,若依重复统计,现有一个博士生、两个留学生、三人从过军、四名医务工作者、五名中共党员、六名副科級以上国家公务员、七人持有不同行业的中级或高级技术职称、八人在有关报刊公开发表过文章、九名大学生,还有十人持有汽车驾驶执照。同时,我要特别感谢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杨嫂,如果没有杨嫂当初主动借给我5角钱准考费,我肯定失学了,哪有今天。
杨嫂,您是好人,您的音容永远存在人间,愿您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