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0

宋玉赋中华千古文化瑰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玉赋中华千古文化瑰宝
文/秦精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楚文化则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约2300年前,宋玉以一种新型文学体材赋体的问世,凭它的文学价值和强有力生命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学之瑰宝。
     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对楚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屈原的得意门生,大文学家、赋祖宋玉高山仰止,兴趣不减。宋玉何许人也, 据史料记载,大约2300年前,出身贵族的荆州英俊少年13岁的宋玉,因战乱流离失所,来到楚城(今日临澧道水河畔)安居,后因文彩出众,被朋友当朝大夫景差举荐当了楚国襄王的文学侍从。一日,襄王以大言和小言为题,要求众随从作赋,谁能胜出必有重赐。宋玉因才胜景差、唐勒。折服襄王,以云梦泽赐田,后来“失职”在云梦泽生活了47年至寿终,今临澧宋玉遗址有宋玉城、宋玉村、宋玉墓、放舟湖、看花山、楚墓群等遗址。
宋玉的故事在澧水流域家喻户晓,其中“邻女窥墙”“天葬宋玉”“黄花鱼儿歌”等民间传说,更加佐证了这位文学大师卓越的文彩和高贵的人格魅力。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宋玉仅次于潘安,排名第二,其文彩无与伦比,在中国文学史上,宋玉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作家,他学习屈原骚体诗,创作出了《九辩》《招魂》千古传诵。随后又别开生面,创作了赋体文学名篇《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等十几篇传世经典,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和代表作家,享有“赋祖”“赋圣”之美誉。
   宋玉赋让同僚汗颜,仰目岂睨。其华美风格,主要表现为鲜明的形象性特征,富有哲理,通过比喻、夸张的排比、对比等文学艺术手法来完成。也时有对问的语言模式,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宋玉赋对美女的描写可见一斑,以《神女赋》为例,赋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贝。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先以总体感觉为我们展示了神女茂美、盛丽、空前绝后的姿容态度,给襄王第一印象,宋玉由近而远,入木三分:“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色并驰,不可弹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彩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曜殿堂”。神女走近,莲步轻移,动静皆美。其“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和适”。其行轻捷,其香如芳,而其性温婉而顺。“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烔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欢。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商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祍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情嫕兮,性沉详而不烦……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欢乐”。神女的面、目、眉、唇、举手投足,无不丰盈绰约,光彩照人。
   《登徒子好色赋》则情致滑稽,语言幽默,讽刺辛辣,妙趣横生,宛若一幕轻松的喜剧,读之令人捧腹。以虚写实、铺陈描述、烘托渲染的表现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东家之子和登徒子两个鲜明人物形象。
    节录:大夫登徒子待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忽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若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又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也。”
   品读发现宋玉具有超强的语言文学功底和善辩能力,人格魅力得到升华。
   《大言赋》是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比说大话。襄王的话霸气。唐勒的话豪气。景差的话形象性很强,很怪气。而宋玉的话有包举宇内之意,吞八荒之心,特别符合君王的口味。
  原文: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今摧覆恩。锯牙云,唏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王曰:“未可也”玉曰:“并大吞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踢天,迫不得仰。若此之大也,何如?”王曰:“善”!
    这次宋玉胜出,不久新的一轮比试又开始上演,人员没有变动,谁说的话小谁胜出,襄王以云梦之田赏赐,便有了《大言赋》的姊妹篇《小言赋》。
    原文:楚襄王既登阳云之台,令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并造《大言赋》,赋毕而宋玉受赏。王曰:“此赋之迀诞则极巨极伟矣,抑未备也,且一阴一阳,道之有贵,小往大来,《剥》《复》之类也。是故卑高相配而天地位,三光并照则小大备。能高而不能下,非兼通也,能粗而不能细,非妙工也。然则上坐者未明赏,贤人只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景差曰:“载氛埃兮利剽尘,体轻文翼,形为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经由针孔,出入罗巾,飘妙翩绵,乍见乍泯。”唐勒曰:“析飞糠以为舆,剖粃糟以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凭蚋眦以顾昐,附蠓而邀游。宁隐微以无准,原存亡而不忧。”又曰:“馆于蝇须,宴如毫端,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哜,犹委余而不殚。”宋玉曰:“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灭景,味味遗形。超于大虚之城,出于未兆之庭。纸于毳末之微蔑,陋于茸毛之方生。视之则眇眇,望之则冥冥。离朱为之叹闷,神明不能察其情。二子之言,磊磊皆不小,何如此之为精?”王曰:“善,赐以云梦之田。”
  品读宋玉赋,我们对宋玉肃然起敬,灿烂的楚文化熠熠生辉,历代专家学者热情不减,南朝刘勰评宋玉:“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唐朝李白以诗为记:“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风下瞿塘。雨色风吹过,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唐朝杜甫诗中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宋朝欧阳修云:“宋玉比于屈原,时有出蓝之色。”无数学者给予高度评价,为宋玉正名,毛主席的诗词中,也有宋玉赋的影子:“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
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古代文字因为没有纸和印刷技术,只能在甲骨和竹简上雕刻,因此惜字如金。大量文献资料和宋玉遗赋证明,宋玉赋的文学艺术价值无与伦比,赋祖美誉归来当之无愧。
    笔者作为宋玉故里的文学爱好者,尽管才疏学浅,还是写了这篇文章,表答我对赋祖的无限敬仰,和对楚辞初浅的认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华夏文化增光添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3 18:59 , Processed in 0.0312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