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1|回复: 2

千年夹山寺,湖光山色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5-7-3 11:57 编辑

千年夹山寺,湖光山色美
张友亮
  越青嶂岭,穿碧岩峡,我又一次踏访“文化名山”夹山,拜谒“千年古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夹山寺。
  一山一湖一禅寺,一林一茶一胜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陶醉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夹山诗情画意的风景之余,特殊历史痕迹、讲述、记存冲击心灵深处的震颤,可能更胜于湖光山色的视觉享受。
寺古追唐宋
  史载,夹山寺创始人善会(805-881),俗姓廖,汉广岘亭(今湖北襄阳)人,九岁时于潭州(今长沙)龙牙寺(唐太宗敕建,今桃江县三堂街镇龙牙山)剃度出家。
  一日,师父把他叫到跟前说:“你跟我多年,今已道法圆满,出外传法去吧!”善会问:“不知何处是归宿?”师父唱了两句偈语:“猿抱子归青蟑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善会拜别师父,往西北方向云游而去。一日到了离龙牙山约170公里的澧州石门县夹山地面,只见遍地大树参天,一群群猴子在山林中打闹嬉戏;一只只鸟儿叽叽喳喳,衔着野花飞过,花儿飘落在碧岩下一眼清泉中。“猿抱子归,鸟衔花落,这不正是师父偈语的境界吗?”善会高兴不已:“好了,我的归宿之地到了!”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在夹山开荒建寺,初名“普慈寺”,设坛讲法,开智启民,教化一方,以其高蹈德行名播朝廷。唐懿宗李漼大喜,颁旨出资大修寺院,夹山遂成为“楚南名刹”。善会圆寂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十一月,终年77岁,朝廷谥名“传明大师”。1984年5月,有1103年历史的善会大和尚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年间,宋神宗赵顼亦下诏敕建,改名为“夹山灵泉禅院”。宋徽宗赵佶政和元年(1111年),圆悟克勤禅师应丞相张商英居士邀请,在夹山寺说法十年。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亦下诏敕建。
  历经“三朝御修”,夹山寺香火旺盛,“九宫一殿”,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誉。
林深隐帝君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
  明朝末年的一天,夹山寺住持坐化之际交待道:“我圆寂后,你们定要遵守佛门规矩,弘扬佛法,我还会回来的。”小和尚们惊问道:“师父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又怎么知道您回来了?”住持双目紧闭,说出偈语:“我去之时,云淡风轻;我来之时,钟鼓自鸣。”说罢,圆寂。
  晨钟暮鼓中,时光一晃过去了两年。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中秋节,晨钟敲击不久,鼓声、钟声突然频繁地响了起来,小和尚们想起老住持“我来之时,钟鼓自鸣”的偈语,喜气洋洋,大开山门,准备迎接师父。
  中午时分,山门外走来一个汉子,气宇轩昂,着长衫,背包裹,持雨伞,高高的颧骨,钩钩的鼻子,颇为威武。小和尚们团团围上前去,连连磕头,口称“师父”。此人十分惊奇,忙说:“我不是你们的师父,只是想来这里出家的。”小和尚们便把老住持临终偈语讲给他听,汉子说:“原来如此有缘,寺中钟鼓若再自鸣,我便做你们师父。”话音刚落,钟鼓又连续响了起来,汉子便答应做了师父,自取法号奉天玉和尚,他当年39岁。
  奉天玉进驻夹山寺后,深受僧众、地方官绅欢迎。《重兴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记载:“独赖奉天老人从西蜀南游,恐祖庭之芜没,于是驻锡,思复旧观。于时四方归依者云集,大兴土木,极力重修……依次毕举,咸备无缺。”史载,在奉天玉(李自成)、野拂(李过)叔侄的努力和大顺国库积蓄、闯王残部力量的暗中支持下,“领徒开山,历尽清要,卧风餐水二十年,丛林大举,门徒弟子数千众”, 夹山寺焕然一新,香火旺盛。
  奉天玉和尚一边大张旗鼓新建庙宇,一边暗中组织反清斗争,为僧30年,颇有“动静”,在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三月圆寂,终年69岁。
  《清同治·石门县志》载:“奉天玉墓,在夹山大路西坡。《澧州志林》以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败后祝发为僧。”(来源:《清同治·石门县志》第178页倒数第1-2-3行/“奉天玉墓”)清朝澧州知州何璘,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主持纂修26卷《直隶澧州志林》时,自撰《书<李自成传>后》入志:“李自成实窜澧州……独窜石门夹山寺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来源:三秦出版社《李自成终归何处》1999年7月版第49页/何璘“书李自成传后”)……以官方志书和地方主官形式,权威确认奉天玉和尚即是闯王李自成。《湖南通志》载:何璘,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调澧州知州……谓石门夹山寺已故和尚奉天玉即李自成,撰写《书李自成传后》一篇,以纠正《明史》李传所记。
  李自成成年前,曾有在家乡出家当和尚、给人牧羊的经历。许是现实的残酷,抑或佛教的魔力,令李自成对生灵涂炭的战争敬而远之,后期的闯王专心致志当起了和尚来,令人信服。
  1930年11月,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在夹山十九峰击溃国民党军十一师和十九师,“消灭军阀混战,武装保卫苏维埃”等大量红军标语,至今仍被保护在夹山寺大雄宝殿后墙上。
  1943年11月,日本军队残暴侵犯石门,石门军民、房屋财产损失惨重,数处“夹山抗日碉堡群”至今分布在山山岭岭中,“石门抗战纪念园”记录着过去的屈辱与顽强。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夹山寺损毁严重,到改革开放初期仅剩下了大雄宝殿“孤苦伶仃”支撑。
  1980年12月以来,省、市、县级文博部门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夹山文物挖掘与征集活动,附近“化旗垱”“插旗垭”“撂书堰”“歇驾山”“御驾沟”“留驾铺”地名,“奉天玉诏”铜牌、“永昌通宝”铜钱、“西安·王”铜马铃、“寺下暗道”和“藏兵洞”、《梅花百韵诗》印板、野拂(注:李自成的侄子李过)《支那撰述》木刻印板与撰文碑、龟形敕印等众多文物;李自成将儿子“托孤”给寺庙附近临澧县蒋家,蒋家神秘暴富;新中国成立后,蒋家将多件明代珍贵文物献给国家(来源:三秦出版社《李自成终归何处》1999年7月版第386页/“临澧蒋家传世文物”);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武昌起义总指挥的蒋翊武、著名作家丁玲(蒋冰之),都是李自成后裔等传说(来源:《湖南日报》1980年7月9日第四版《希望家乡更美好——访老作家丁玲同志》)……
电影《断喉剑》《仇中仇》,话剧《李闯王》,歌曲《夹山寻梦》《夹山茶醉》;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其《碧血剑》《鹿鼎记》《雪山飞狐》等作品,大量描述李自成在夹山出家当和尚的经历……海量宣传报道、影视作品特别是多次李自成归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了过去清朝“已经除恶务尽,不愿承认闯王出家”和近代“粉饰农民起义领袖,不敢承认闯王出家”的做法,还原了历史真相。
  1993年10月,焕然一新、恢复盛况的夹山国家森林公园,惊艳亮相。
  1995年3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临石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及闯王陵园视察,说“我相信李自成没有死于战乱中”。(来源:大众文艺出版社《魅力石门·商旅记》2012年版,第329页第13行)
  1996年6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石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并分别为闯王陵园和夹山寺题词“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与“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对李自成“禅隐夹山”结论进行了肯定。(来源:大众文艺出版社《魅力石门·商旅记》2012年版,第329页第15行)
  2012年12月,“夹山李自成的传说”被列入“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3月,夹山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9月,夹山“进京赶考启示园”被确定为“常德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茶旅富一方
  黄卷,青灯,绿茶,是佛事活动的“三原色”。
  文化自信传远方,一茶一书誉全球。
  宋代高僧克勤(1063-1135年)声名卓著,皇帝多次召其问法,赐紫衣,赐号“佛果禅师”“圆悟”。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圆悟克勤南游湘鄂,在荆南(今湖北江陵)与朝廷丞相张商英(1042—1121年)辩论《华严经》要旨及禅门宗趣。张商英对克勤以师礼待之,请他住持石门夹山灵泉禅院。驻锡期间,“法道大振,四方来学者,几至无地可容”。
  在夹山,圆悟克勤潜心佛法,积多年之所成,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著成《碧岩录》十卷,书名即出自“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他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奥妙,悟得“茶禅一味”真谛。
  《碧岩录》被誉为“宗门第一书”,该书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富有诗趣,哲学光芒使人醍醐灌顶,其中浅显易懂的“做人”“做事”道理,千百年来受到中外文人学士喜爱,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等数十个版本,夹山因而有中国、日本、韩国“茶道源头”的地位与殊荣。克勤圆寂后,朝廷谥号“真觉禅师”。圆悟克勤禅师塔,2012年被公布为常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日,夹山禅师于西坞八坪峪茶园采摘新芽。园之外,恰有两牛牴角相触,难解难分。禅师见之,忽发奇想,于是尽选园中一芽一叶者,将其杀青炒压、理条造形而成牛角形状,泡入碗中,但见那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碗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牴角,奋蹄争先。饮之滋味别致,名之曰“牛牴茶”,美名远播。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1012-1067)皇祐年间(1049-1054)所著《茶录》载:“石门产牛牴茶,为贡品”。元、明、清朝,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牴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2003年4月,石门县被授予“中国茶禅之乡”称号。
  2009年4月,石门县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2009年4月,夹山“灵泉悟禅”被评为“湖南百景”和“常德十景”。
  2014年5月,以夹山寺为核心的夹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5月,“夹山禅茶习俗”被认定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夹山牛牴茶园为源头,如今全县18万亩茶叶开枝散叶,郁郁葱葱;石门银峰系列“绿茶”“红茶”“黑茶”“千年牛牴贡茶”等香气氤氲,畅销五湖四海,每年换来约60亿元产值……从安慈高速夹山站驶出,徜徉在如诗如画的夹山景区,参天密林中“补氧”,茶歌悠扬中“品茶”,玉带湖中“荡舟”,暮鼓晨钟中“悟禅”,一边陶醉于山河盛世、欢声笑语诗情画意中,一边浏览“红军指挥部旧址”“红军标语墙”“石门抗战纪念园”等红色景点,一边牢记“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两个务必”的初心使命,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
  张友亮(一级主任科员,原石门晚报社副社长)通讯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楚江街道步行街梧桐巷3号,县工行庭院小区,电话号码:139736014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感佩才情,点赞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4 07:08 , Processed in 0.0322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