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回复: 3

贺龙征战石门(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5-7-5 15:21 编辑

贺龙征战石门(之一)
王浦堂
   贺龙同志,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因此,他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光辉的历史丰碑。
   贺龙中青年时期曾活跃在湘鄂西一带,尤其在石门活动的影响非凡。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查阅过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贺龙征战石门的情况专门进行过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简述于后,以飨各位读者。
   一、贺龙多次征战石门,创建两大革命根据地
   从1928年8月至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多次游击征战石门,创建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大革命根据地,帮助石门两建苏区,写下壮烈史篇,立下丰功伟绩。
   1、贺龙早年在石门的革命活动
   贺龙,1896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原名贺文常,字云卿,青少年时期就在澧水流域的石门、临澧、澧县一带,以赶骡马驮运货物谋生,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5年秋,年仅19岁的贺文常就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1月2日,贺文常带革命党人奔赴石门的泥沙(现壶瓶山镇),手持菜刀夺枪讨袁,随后带兵连克湘西多座县城,声名远播。孙中山知晓后大为赞赏。出生于石门县新关的林德轩将军闻讯后更是对其褒奖有加。不久,林德轩在长沙见到贺文常,就说:“你贺云卿有云,云从龙,改名贺龙嘛!”贺文常自此改名贺龙。
   1916年上半年,贺龙因率20余人袭击了慈利芭茅溪盐局,受到反动当局的通缉。贺龙在慈利、桑植无法藏身,便只身来到石门皂市区亚北山上曾当过县府警察班长的老庚柴福银家躲藏。石门南圻团防侦察到贺龙行踪,团丁从三面包围上来,柴福银与团丁巧妙周旋,保护贺龙化险为夷。新中国建立后,贺龙元帅还记得石门大山里的这位老庚,曾亲自给柴福银寄钱,表示敬重。
   1926年8月29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五师光复石门。中共石门特支书记袁东藩率县府全体成员迎接北伐军进城,举行光复石门的盛大欢迎会。贺龙率北伐军在县城驻扎两天,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极大地鼓舞了石门人民的革命斗志。
   1926年8月,贺龙在与石门相邻的澧县开办政治讲习所,培养革命骨干。石门的贺声洋、陈寿山、陈昆山等都投奔贺龙。贺声洋出任讲习所的副主任,帮助贺龙做具体工作,贺龙很器重陈寿山,贺龙担任师长时曾任命为师部军需,陈昆山跟随贺龙南征北战,后担任石门红色警卫队大队长。
   1928年8月,贺龙率红军第一次征战石门,随后多次征战石门。1935年率红二、六军团在石门整训扩红,突围长征。贺龙在石门辗转从事革命活动达20年,创建两大革命根据地,帮助石门县委两建苏区,立下丰功伟绩,留下光辉足迹。
   2、贺龙率红军首战石门
   1928年8月20日,红四军根据湘西特委指示,决定南出石门,策应石门南乡起义。8月25日,贺龙率红四军1500余人抵达磨岗隘。获悉南乡起义失败后,即在磨岗隘召开前委、湘西特委、石门具委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决定:以磨市为中心,发动武装暴动,实行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会后,贺龙率红四军在石门开展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创建,帮助具委筹建石门具苏维埃政府,拟定具委书记曾庆营仟主席,政府机关暂住磨岗万寿宫。
   从9月4日到9月22日,贺龙率红四军先进军刘家峪,后北撤移师泥沙、期间,突袭了县干家厂、大堰档,重创了国民党军和石门团防、扩大了红军影响,点燃了革命火种。但因遭国民党军和罗效之团防队突然袭击,刘家峪之战、泥沙之战,两战失利,参谋长黄鳌、师长贺锦斋先后英勇牺牲、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91人72支枪。
   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石门山乡,贺龙率红军首战石门损失其重,后率红四军返回湖北鹤峰山区休整扩充,再谋发展。石门创建苏维埃,建立根据地受挫。
   3、贺龙率红军二战石门
   1930年3月下旬,贺龙率红四军从湖北鹤峰出发,东进与红六军会师。4月初,进抵松滋、澧县,击溃了围堵的敌军后,向敌军防务薄弱的石门进发,当红军进入澧县王家厂时,石门保安团长罗效之闻讯,急忙调兵遣将,将部队布防在红军必经之地,石门三圣的土地垭、歇风岩、水分岭一带,罗效之亲自督阵土地垭。企图阻退红四军前进,并将其剿灭。在这紧急关头,曾被贺龙委任湘鄂边游击队总指挥的曾藩支,立即将了解到的敌情,派专人传送给贺龙。同时,曾藩支亲自组织带领地方游击队接应红军。
贺龙根据情报,详细部署了迎战破敌方案。
   5月20日晚,红四军从澧县王家厂出发,次日拂晓赶到与歇风岩相邻的姚家湾后,向罗效之团防队发起围攻。由罩辅臣率十一团攻打歇风岩,张海涛率十二团攻打分水岭,王炳南、陈协平率十四团攻打土地垭。其余部队与游击队武装打接应,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一小时,分水岭告破。两小时后歇风岩易主、红军两处大捷。紧接着,两路红军汇合一处,绕道彭家堰、夹山溪,配合陈协平攻打土地垭守敌罗效之保安团。经激战,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罗效之险被击毙,侥幸逃走。
   土地垭之战,红军大获全胜,击敌人近百人,俘虏百余人,缴获支枪100多支。
   石门土地现之战大捷,不仅沉重打击了石门团防,震慑了敌人,而且扩展了湘鄂边石门苏区,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胜利之基。
   4、贺龙率红军第一次解放石门县城
   1930年7月,贺龙率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城会师。组成红二军团,随后,红二军团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湖北洪湖苏区与湘鄂边苏区连成一片。
   9月下旬,中共代表邓中夏来到苏区,组成了湘鄂西特委和联县政府,创建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0月,邓中夏、贺龙率红二军团渡江南下,连战皆捷。连克南县、华容、安乡县城和石藕地、官等重镇,歼敌千余人。紧接着,攻占公安县,包围澧州城。11月4日,占领津市。围攻澧县,数日未下,转攻石门。
   11月13日,贺龙率红二军团主力攻占石门,第一次解放了石门县城。军团指挥部设在石门县城文庙,历时一个多月。红军一面休整和补充,一面在石门北乡发动群众帮助石门县苏维埃政府发展根据地,扩大县游击大队,并动员群众参加红军。
   11月下旬,援澧之敌又向石门逼进。敌新十师纠合罗效之残部,占领了与石门县城一河之隔的夹山,企图进攻红军总部。邓中夏率红第十七师留守石门县城。
   11月21日凌晨,贺龙率军团主力和石门游击队,从易家渡搭浮桥南渡澧水,穿过二斗坪,向夹山之敌发起猛攻。激战1小时,击溃敌新十一师和罗效之残部,伤敌数十人,占领夹山寺。夹山寺之战大捷,敌人闻风而逃。贺龙率红军猛打猛追,又在临澧佘市桥歼灭敌独一旅一部,乘胜占领临澧县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扩展到广阔的澧阳平原。
   贺龙率红二军团进驻石门,石门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就由贺家台迁到县城文庙办公。到1930年底,湘鄂西石门苏区进入鼎盛时期。
   5、贺龙率红军第二次解放石门县城
   1931年1月中旬,湘鄂西特委书记邓中夏作出了“依托五(峰)鹤(峰)进军石门,建立新苏区”的决定。贺龙率红二军、红六军从湖北走马坪先后出发,分路进击石门。
1月20日,两路红军进抵皂市白沙渡。拂晓,对向苏区“清剿”的国民党军与罗效之保安团发起猛烈攻击。激战半日,敌军溃败,然后向瓜子峪逃窜。红六军跟踪追击至瓜子峪塘市。追歼中,石门县红色警卫队大队长陈昆山英勇牺牲。白沙渡之战,红军伤敌数十人,缴获大量枪支和其他战利品。
   白沙渡之战胜利后,贺龙率红二军乘胜南进,直接向石门县城进击。红六军绕道从东南向石门县城靠拢合围。1月23日,贺龙率红二军攻占石门,第二次解放石门县城。军团部设县城文庙。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随迁县城文庙办公。
   当红六军进占瓜子峪时,国民党军约5000人已阻遏子瓜子峪至新安一带。红六军前进受阻。贺龙当即率红二军从县城北进至新关松林峪、白云山一带,援助红六军夹击合围之敌。但因敌强我弱,又被敌人围攻。在这险恶之际,红四师第十一团和石门县游击队从敌背后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杀出一条缺口,掩护红军主力突围。尽管有数架敌机轰炸,红军仍勇猛反击,苦战一天,重创敌军,终于冲破了敌人的围攻。贺龙率红二军、红六军边打边撤,经皂市、袁公渡、磨市,北撤至泥沙。途中进行了顽强的阻击战,予敌以重大杀伤,红军亦伤亡较大。
   1月底,贺龙率红二军团从石门泥沙返回湖北鹤峰苏区,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亦随红军迁回贺家台。
   6、贺龙率红军第三次解放石门县城
   1933年12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县大村召开会议,提出“创建湘鄂川黔新苏区”的目标,将石门县纳入创建新苏区的范围。
   1934年7月,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奉命西征,10月在黔东印江县木黄,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组建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和建立湘鄂川黔新苏区。红二、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连战皆捷。11月7日,红军占领湘西北重镇永顺县城。接着乘胜占领了大唐、桑植县城。11月26日,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书记处电示,在大庸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书记的湘鄂川黔省委,以贺龙为司令,任弼时为政委的湘鄂川黔省军区和以贺龙为主席的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至此、创建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2月中旬、红军主力突击桃源,取得浯溪河大捷,占领桃源县城,兵临常德城下.接着攻占慈利县城,湘鄂川黔苏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35年8月,为巩固发展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乘胜大举东进,出击长江以南、洞庭湖以西广大地区、8月21日、红二、六军攻占石门、红军第三次解放石门县城。接着,红军解放临澧、津市和县,兵临常德,威震长沙。
   湘鄂川黔苏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石门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最后一个重要苏区县。


作者简介:
   王浦堂,男,石门县人,退休前系石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红色故事,点赞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革命史诗!赞读欣赏为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23:19 , Processed in 0.0358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