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43|回复: 33

六元津贴里的青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覃旺成 于 2025-7-8 14:48 编辑

        1976年的深冬,湛江的海风裹着咸涩的水汽钻进营房。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墙角青苔的潮湿气息便混着煤炉熏出的焦味,在低矮的砖房里游荡。我蹲在廊檐下数着刚发下来的津贴,六张泛黄的纸币蜷缩在掌心,指尖触到纸钞毛边的刹那,我仿佛摸到了时代的褶皱——那是不为人知的坚忍与温情的褶皱,在岁月里悄然沉淀。
        营房外传来哨兵换岗的脚步声,我折好津贴塞进军装内袋。傍晚熄灯前,我总爱趴在木板床上,就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给家里写信。信纸是津贴里省下的两毛钱买的,粗糙的纸面沙沙作响,像极了母亲纳鞋底时布料的摩擦声。信封上贴的八分钱邮票,图案是工农兵举着红旗,每次舔邮票胶水的瞬间,舌尖泛起的苦涩都会让我想起炊事班老王分享的那块方糖。白糖用报纸裹着传来传去,碎晶落在衣襟上,被月光镀成闪烁的星子。
        训练场的沙坑里永远沾着汗渍。扛着圆木冲坡时,裤脚蹭破的口子被海风一吹,像张开的嘴呼喊着疼痛。有次紧急集合,隔壁班的山东小伙赤脚踩过碎石路,血珠渗进沙土里,他却咬紧牙关没掉队。夜里巡哨经过医务室,总能看到窗棂上晃动着搽红药水的剪影,碘伏的气味混着防蚊草香,在暗夜里织成无形的铠甲。
        后来我在老兵留下的日记里看到这样的记录:"今日领到津贴六元,给家中寄去三元,余下三元买了信纸与肥皂。"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玉兰花瓣,那是当年营房外唯一的花树。花瓣边缘的焦痕,恰似那个年代特有的烙印。
        如今那张六元纸币早已褪成淡灰色,却始终躺在我的旧皮箱底。它不再是简单的货币符号,而是化作一串密码,解锁着那个时代军人的精神密码。当我们抱怨手机信号不好时,可曾记得他们举着天线收听新闻的身影?当我们纠结外卖口味时,可曾想象过盐水泡饭的滋味?六元津贴里折叠的不仅是纸币,更是用信念熨烫过的青春,是使命在时光长河中溅起的永恒浪花。
        每次抚过那张纸币的毛边,我仿佛又回到那个煤油灯摇曳的夜晚。信纸上洇开的泪痕,盐粒在齿间爆裂的清脆声响,圆木压弯脊梁时的闷哼,都化作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这图腾刻在营房斑驳的墙皮上,长在训练场带血的沙砾里,最终凝成穿透时空的力量——那是属于军人的力量,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力量。
IMG_20250708_120140.jpg
IMG_20250708_1201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元津贴里折叠的不仅是纸币,更是用信念熨烫过的青春,是使命在时光长河中溅起的永恒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元 发表于 2025-7-8 14:51
好文,点赞!

谢谢张老师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元津贴里的青春,我们是同时代的子弟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25-7-8 14:58
六元津贴里的青春,我们是同时代的子弟兵!

谢谢陈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黄南林 发表于 2025-7-8 15:02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谢谢黄老师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难忘的眷念,历史的见证,老兵的骄傲,享获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为您点赞!祝夏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4 18:53 , Processed in 0.0383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