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青春在“速度与激情”中戛然而止
薛凤莲
近日,湖南益阳桃江县两名少年驾驶改装摩托车疯狂飙车,最终因失控撞墙,两人均抢救无效死亡。现场画面触目惊心,那支离破碎的车辆、洒落一地的零件以及鲜红的血迹,无不让人揪心,也让两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悲剧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在惋惜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青春的热血与冲动,会被危险的飙车行为所裹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平台的“炸街”视频、改装教程等内容,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这些被包装成“酷炫”“勇敢”的行为,对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看到的是风驰电掣带来的刺激,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致命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少年为了追求这种所谓的“酷”,不惜以身犯险,私自改装车辆,在马路上肆意飙车。他们以为自己是速度的主宰,却不知死神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
未成年人私自改装摩托车并上路飙车,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的改装必须依法进行,严禁私自改装发动机、车架等核心部件。而这些少年的改装行为,显然是对法律红线的公然践踏。此外,未成年人未达到法定驾驶年龄,不具备驾驶机动车的资格,他们无证驾驶上路,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他们的监护人也可能因监管不力而受到牵连。
除了法律问题,这起悲剧背后还反映出家庭教育和学校安全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起事件中,孩子能够私自改装摩托车并长时间在外飙车,家长却毫无察觉,这说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漏洞。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关心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危险行为。而学校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将交通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组织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飙车等危险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公然向未成年人售卖改装零件,甚至提供改装服务,全然不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对于街头飙车等违法行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大对非法改装车辆、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让青少年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令人痛心疾首,这起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家长要肩负起监管责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学校要创新安全教育方式,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青春本应充满阳光与希望,是追逐梦想、茁壮成长的美好时光。莫让“速度与激情”变成“速度与悲剧”,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安全的轨道上,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让生命之花灿烂地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