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7-5-28 19:13 编辑
端午节时聊‘漁父’ 一一闲步桃源县沅水风光带随笔 端午节临,时已入初夏,不时的暴雨雷阵雨並没为炎热天气带来多少降温,但早晚闲步的市民和外地游子却又增添了不少;另外却让粼粼碧波的沅江变成滾滾浊浪了,我想起网上官方新闻告诫,这已是进入汛期了!沿着江边的棧桥,不覚信步来到漁女广场边,当老漁父和漁童栩栩如生塑像呈现眼前,让我不禁想起曾读过的两千年前屈原大夫在端午投江之前所作《漁父》中的一段段精彩对白,更引起我脑海里阵阵涟漪...... 屈子一席话,是出自时空跨越两千年前在江边所遇一位漁父如何处世的一场对话。他说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完全是他爱国受屈被放逐后对漁父的一段自我内心独白,也成了传世名言。当他听完漁父的人生处世之语后,他仍囬答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漁父听完后却高歌而去。然屈大夫却仍不改爱国高洁之志抱石沉江。这可是全国人民几千年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才有的端午节! 有趣的是,才过几百年,江西一位布衣县令叫陶渊明的,却借用武陵漁人之奇遇,创作一篇《桃花源记》散文,给后人描绘出一个‘……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具有田园风光又沒有私欲杂念纷争的世外桃源。而传说中武陵漁人的奇遇却离滨江公园不到10公里的桃花源古镇。屈子漁父和武陵漁人都成为千古隹话和传世奇人。 无独有偶,也就在近代100多年前,在桃源县这块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上,诞生了一位辛亥革命时期的国家级领袖人物,他就叫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号渔父。原藉桃源县上坊乡香冲村(后为八字路乡渔父村,现为漳江镇教仁故居),也距滨江公园不到10公里。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成为结朿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时代转折点。辛亥革命先驱领袖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都是当时引领时代的风骚人物。青年宋教仁博学多闻,曾以漁父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不少爱国文章和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等文章。著名的‘间岛’(钓鱼岛)是我中华领土和‘武汉’为革命中心中枢等论断论述都为辛亥革命和如何建立中华民国治国都起到不可估量的理论性的指导意义。他起草的的《鄂卅临时宪法》更可以称之为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宪法並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孙中山尚在海外,他是中华民国国民党的实际组织者和缔造者。眼看这颗自号漁父的青年政治新星耀眼中华民国政坛,並即将要当选下届内阁总理了,因为国民党已占据了立法院绝大多数席位。 1912年底宋教仁准备离京囬桃省亲,已窃总统位置的国贼袁世凱企图用金钱和美女收买他时,遭到他断然拒绝。这导致他在1913年在上海火车站引来被暗杀之祸!他死后,孙中山亲写挽联‘作公民保障 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 公真第一人!’对其作出十分中肯历史评价。旋由谭人凤等知名人士筹款征地100亩营造宋教仁墓园,现更名为闸北公园。墓地座落在上海市闸北公园进门20多米远的左侧,再往左走10多米远即有上海市委、市政府用大理石刻有宋教仁生平简介。正道即宋教仁全身雕像。章丙粼为其塑像底座携刻漁父二字。于右任在底坐后背书写墓志铭。离雕像歩行10多米再迈步约九步石阶之上为宋教仁灵寝之地。 2017年5月上旬,我有幸再次专程前往上海阐北公园拜访並瞻仰了这位桃源藉的中华伟人亦即宋漁父之墓地...... 凭栏眺望浊浪滚滾的沅江,我的思绪也随浪花不断跳跃着翻滚着......我曾想起,京剧《红灯记》中老奶奶唱道,‘打漁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看你昏天黒地能有多久,革命的火熖一定要大放光茫。’是啊,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推翻了三座大山统治和压迫,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我感觉到,无论是屈子和漁父对话或是武陵漁人访秦人古洞,还是教仁漁父或是如今这滨江公园漁女广场上的灵气活现的老漁父,似乎蒼天之下冥冥之中无论是爱国伟人或民族英雄都与漁父也就是打漁的人有着千丝万縷的关联。当地就留有因为青年宋教仁反清遭清政府辑捕时得一位不知姓名的漁夫相救逃生的传闻。 端午时节话先辈,爱国继有后来人。在这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仅默默祭拜屈原、宋教仁以及无数爱国英雄先烈和伟人永垂不朽,同时也祝愿世世代代为社会作出默默奉献並推动历史前进的漁父精神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