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民政局“分组联片”助推小区居民自治
今年来,津市市民政局在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按照“重心下移、干部下放”的参与路线和“办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实现途径,以“分组联片”的形式助推小区居民自治建设,初步实现了示范小区管理体系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网格化,有效发挥出了“小社区管大社会”的承载作用。
干部“组团下放”,推进小区自治引领建设。以街道和工业集中区划片,由局党组成员领衔,将机关干部组成五个联片团组,下到四个街道和一个工业集中区驻点联办小区居民自治示范点。同时,下放“四个一”组团办点职责,即:抓调研,形成一个办点示范预研报告;定规划,出台一个确实可行的办点方案;助建设,探索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促自治,打造一个和谐安康的自治家园。目前,全局9名班子成员领衔5个办点示范团组,已带动50名干部职工参与到了小区居民自治建设之中。
工作“打捆下移”,推进小区自治创制建设。将民政局9个股室6个直属单位工作打捆成小区体系创管、治理创制、服务创建三个板块,整体下放小区开展自治创制建设。在体系创管方面,打造了小区自治“五位一体”模式,所有小区示范点都建有网格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等五个自治体系,确保了小区按体系自治管理;在治理创制方面,帮助小区创建了选举主事、制度履事、业主议事、物业管事、决策执事、居民监事等自治章程、规则、办法、公约,实现了用机制理事;在服务创建方面,协助各社区建成了社区工作站、警务室、卫生健康服务室、居民代表议事室、文体活动室,配套打造了社区养老、助残、托幼、慈善超市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在群众家门口构建起了10分钟便民利民服务圈。
[社团“孵化下行”,推进小区自治开放建设。按照在街道孵化社会组织的规划,以示范小区为孵化基地,以文化自娱、健身自保、帮困自救、物业自助、群众自防为开放自治路线,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先后建成小区书画摄影、歌舞文体健身、帮贫扶困救助、物业自助管理、群治群防群教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165个,社会组织成员覆盖上万人,基本做到了活动有组织、物业有管理、秩序有保障、设施有维护、环境有保护、困难有帮扶,有效承担了小区80%以上的自治保障任务。
[(本文与张明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