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69|回复: 32

原创:我解枣树句式的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6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17-10-6 21:08 编辑

                                                             我解枣树句式的难题

      尊敬的老先生在著名散文《秋夜》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文字:“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许多中学生读后,觉得语言啰嗦,要不是名人,那还不让人笑掉门牙!
      也许真的是名人效应吧。我看过一些中学的教辅资料,大都是这样表述的:鲁迅的这段文字恰恰是为了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是经过修辞上的一番斟酌功夫的。因为作者借助这种不避重复,反复言之的句式,能更好地突出枣树的形象,加深读者的印象。这样就为下文着意描写枣树“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刺它的死命”这种象征向黑暗势力作顽强斗争的精神作好了铺垫。并且为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单调寂寞的抒情气氛。这对表达本文的主题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种解释让中学生记住两点:一是突出形象,二是加深印象。凡是要达到这两点效果的,就可以用不避重复,反复言之的句式(简称枣树句式)。我在一次为杂志社到学校组稿时,中学语文老师谈了他们的苦衷:许多学生写文章,滥用枣树句式,批评吧,他们拿鲁迅的句式理直气壮地反驳你。真实个大难题!
      果然,我收到的校园稿子中,也有几篇用枣树句式的稿件!我专门与语文教研组联系,想和同学们疏通交流一下。教研组童组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同意给我下午的一节自习课和写作爱好同学见面,帮助排忧解难。

      那天下午四时,我准时赶到高二(3)班教室,没想到有那么多的写作爱好者,教室坐满了人,有的还在后排加了坐位。童组长把我向同学们介绍后,我就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讲稿件不足之处。当然包括对使用枣树句式的批评。有几个学生举手提问,正如老师说的那样,他们也用鲁迅的原话顶我。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一是讲了一些文无定式的创作理论,二是讲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比喻推理的名言:那就是把女人比作鲜花,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如果我们把巴尔扎克的推理扩大化,使用枣树句式,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是不是也有天才、庸才、蠢才之分呢?三是讲了文学创作重在创新。
       后来,老师告诉我,那次见面会后,同学们常念什么天才、庸才、蠢才,枣树句式几乎绝迹。
       如今回想起来,还觉得那时一次难忘的演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2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就是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2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与支持。气温渐凉,注意保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06: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我一是讲了一些文无定式的创作理论,二是讲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比喻推理的名言:那就是把女人比作鲜花,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如果我们把巴尔扎克的推理扩大化,使用枣树句式,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是不是也有天才、庸才、蠢才之分呢?三是讲了文学创作重在创新。
      干什么事都是重在创新,尽量不要照搬!
一.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0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创作重在创新。一篇有启迪的好文章!值得收藏和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08: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08: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10-7 06:18
当时,我一是讲了一些文无定式的创作理论,二是讲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比喻推理的名言:那 ...

谢谢临帖雅评。祝福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0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17-10-7 06:41
文学创作重在创新。一篇有启迪的好文章!值得收藏和学习!点赞!

谢谢抬爱雅评。问候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7-10-7 08:25
拜读佳作,欣赏!

谢谢临帖鼓励与支持。祝福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18: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4:25 , Processed in 0.0374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