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文稿 运用问题导向性思维破解油茶产业发展难题 郝界洲 问题导向性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提出的新理念。他说“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用这种思维审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对于实现我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目标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油料作物。我国也仅在南方几省生产。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属世界四大优质木本油料之一。我市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的油茶大市.全市有油茶面积170万亩左右。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5 %。在全国100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中,桃源县与鼎城区位列其中。“鼎城油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常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大了投入力度与工作力度,新造油茶林近20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35万亩。在桃源、临澧、津市等地投资新建的几家油料加工企业,也能满足茶油加工生产之需。但油茶产业相对先进地区来说,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主要表现是:油茶产量不高,亩平茶油5公斤左右;老茶林多,低产面积大;部分地方病虫害危害较重;新造茶林成活率较低,品种较杂,等等。这也是2016年全市林业产值只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3%,在农林牧渔中比重是最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破解这些难题,加速发展油茶产业,就要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相应对策。笔者认为,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应当做到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看到发展油茶产业的巨大潜力与空间,切实把它作为实施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目标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我市有170万亩油茶林,如果在近几年内亩产茶油提高到20公斤左右,全市年产茶油3400万公斤,按现在市场均价每公斤110元计算,仅茶油本身就可达37亿多元。如果加上茶枯茶壳等其他附属产品,产值会更高。如果逐步更新每亩产油50-60公斤的新品种,产值更会持续翻番。更何况油茶树进入盛果期后,可有半个世纪的生长旺期。所以有专家说,油茶是“一树管百年、一业兴百业”。 因此在有油茶林区的区、县、乡(镇),要把油茶产业发展纳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与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与重点项目,实施绩效挂钩与严格的目标考核,整合资源强力推进。 二是必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农业效益是综合性效益,没有规模化经营,不仅成本高,利润空间也十分狭小。现在有些地方荒地荒山不少,但土地流转的难度很大,要有相应的工作措施予以突破。有了规模化经营才好实施标准化管理。有些地方新植茶园成活率很低,主要原因是培管不到位。有些地方病虫害危害较重,也是单家独户力所难为。大片大片的老茶林也必须进行规模化的开垦或低改垦覆。因此,发展与壮大油茶专业合作社,培植种植大户,引进油茶种植与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引领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的重笔之作。 三是必须把科技集成、科普宣传作为发展油茶产业的推进器。实践证明,没有高水平的科技含量就没有快速高效的产业发展。我们要把林业、科技、 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科技力量整合起来。同时与省内外、国内外相关的大学与科研院所联手,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整合力量科技攻关科普宣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共同打造高端品牌,用超常的措施来推动油茶产业的超常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