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64|回复: 12

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5 14: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5-25 15:00 编辑


        出常德大西门,扑面而来,是一马平川的一大片平原。这地方的良田沃野,素来出产稻米,是常德的一处粮仓,地名叫作“南湖坪”。
        继续往前,傍左手那方,也是个好地处。只是这会儿还隔着一条废弃的大堤,再加上树遮屋障,肉眼看不到。那块地方也是一块大坪子,名字叫作“丹洲坪”。
        丹洲坪的南边和东边,傍依沅水,靠北边,挨着南湖坪。老辈人说,凡是挨着大河的坪子,都是千万年的流水把上游的肥土,挟裹下来,带到这儿,撂下来堆积成偌大的沙洲。这样的沙洲坪子,土地一般都是肥得流油,撒下饭粒子都能发芽生根。
       南湖坪和丹洲坪这两块坪子,是原常德县所管的地方。
       上世纪搞改革,兴起“市管县”,常德县与新建立的地级市常德市重了名号。当地人生怕闹得外地人分“赃”不清,便把常德县改叫为“鼎城区”。这一改,老常德县便恢复了宋时地名:鼎洲。因为洲在县之上,以洲顶县似乎有些欺主,所以哩,去掉“洲”字留下了“鼎”,常德县由此改称了鼎城区。
        这鼎洲名称的由来,俺查了些根据,据说是因为武陵县(也就是老常德县)境内,在沅澧二水的汇合之处,有条鼎水。史载:“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以名州。称鼎洲乃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的事,唐、五代时期常德称作朗洲。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在朗洲当过司马,也就是如今的常德市市长。
        丹洲坪南边对河,也是一块嘿大的坪子,那地方归了桃源县管辖,地名叫作“木塘坪”。这木塘坪跟丹洲坪一样,也是块冲积型的平原。不消说,那土,也是肥得沤油,撒饭都生的好地方。
    围着这三块坪子,历朝历代,传下来一段白话,叫作:“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外人乍听这话,有点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其实者呢,这三句话,说的是这三处地方的出产物。
        从前,丹洲坪里盛产橘子,因为历史久远,闹得远近闻名。
        丹洲那时候出产的橘子,是以前的一种南橘。这种橘子成熟后,表皮先是呈现出金黄色,挂在树上,甚是好看得很;远远地望去,一片金黄,炫人眼目。因为种植得比较多,几乎满乡都是,故而博得了个“金丹洲”的美誉。
        这南橘成熟后,家家户户采摘回家,在空屋地上搁一层稻草,放一层橘子,再搁一层稻草,再码一层橘子……,好好的保存起来。到过年时候,再拿出来换钱。富足人家,买一些放在家里,正月间拿出来待客,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是再好不过的礼品。
        想想,冬季里头,大冷的天气,酒足饭饱,能品尝到这有名的南橘,既润口嘛,又解酒,真正是难得呵呵!
        到得这时,南橘已经变成非常之美的一种红色。这颜色,红得润润的,肉肉的,拿在手里,舍不得放手,看在眼内,垂涎欲滴。
        这就是有名的“南橘”。是从前那时代里最好的一种水果。
        比之如今的无核橘,南橘的味道要纯正得多,没得一点点酸尾子。嚼在嘴里,甜甜的,糯糯的,令人回味无穷。唯一的不足是,要多吐几粒骨骨。
        可惜的是,1954年那一场罕见的冰凌,把几乎所有的南橘树给冻死。“昔人已骑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今,悠悠几十年过去,仅留下“金丹洲”这名不符实的一个空名号而已。
        之后又若干年,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头,拿起那么好的土地,又怎么会让你再去栽种水果呢?于是,“金丹洲”变成了“银丹洲”。无论你走到哪个角落,看到眼内的都是白颜色的棉花。倒是橘子,难得看到。不光是橘子,就连橘子树都成了稀物。
        好多年没有到丹洲去了。听熟人说起,如今,丹洲坪里又栽种了不少的橘子树。如果有闲的话,倒是很想去转一圈,只想去看看儿时记忆中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红得耀眼的金红色气……。
        桃源县管辖的木塘坪,也是属于乡的建制。   
        木塘坪之所以称之为“银木塘”,缘于坪内几万亩土地,都是种棉花。它不仅是桃源县的主产棉区,也是湖南省的重要产棉区之一,因此,历来名气都挺大。
       曾经有段时期,这木塘坪的名称叫作“三汊港”。如今,又还原了历史的本来,恢复曾叫了上千年的老名称——木塘坪。
        木塘坪虽然是块坪子,却也有着一年四季看不完的风光景致。
        阳春三月的晴日里,如果你有空闲,请到木塘坪走上一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呈现眼前的,不是绿,便是黄。绿颜色的是蚕豆,小麦;黄颜色的是盛开的油菜花。
        当你徜徉在成千上万亩油菜花丛中时,人置身于一望无际,绿茵茵,随风翻滚的麦浪里,眼睛望着五颜六色,鼻子嗅着薰人欲醉的花香,你会强烈地感觉到生命的茁壮和顽强。这一刻儿,什么样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到了五月端阳你再来,取而代之的又是全新的一片颜色。这时节,蚕豆,麦子刚刚收割完毕,先前的庄稼茬子还留在地面上,才栽种下的稚嫩的棉苗儿,正挺拔坚韧地直往上冲。一阵南风拂过,棉苗儿婆娑起舞,你仿佛听到它拔节生长发出的声响!
        等到八月中秋那时候你再来,映入眼帘的又是别一番的景象,大片的绿色中间,朵朵银花缀点在绿枝上,正向人们昭示着丰收的喜讯。
        当雪花洋洋洒洒,坠落尘世的日子,你再踏上这块土地时,首先看到的是耸立在地头上光秃秃的棉杆,那一刻,人似乎有些丧感,觉得生命无常……,可仔细一瞧哇,又会发现惊喜哦,雪花覆盖着的地面上,又钻出了些许的绿芽,这时候,你会联想到生命的无处不在,生命的旺盛和生生不息。
        出名的南湖坪,也就是喝米汤的地方,喝米汤意即出产稻谷。
        南湖坪地方广大,原来叫河洑乡,现在统一叫作河洑镇,地方划归了老常德市,也就是如今的武陵区所管辖。河洑镇的管辖范围,包括原来的河洑镇和河洑乡在内。
        在湘西北方言中,“坪”的本意是宽阔,宽广,一马平川的平坦地方。
        南湖坪恰好是这么一块平平坦坦的坪子,只不过这块坪子有好几十平方公里大。迈步走出常德大西门,往西径直走十五里到河洑山边;从河洑往北直到岗市,又是十几里地方。你说,如此宽广的地方,这南湖坪大也是不大?
        南湖坪和木塘坪,丹洲坪一样,都是沅江无数次改道和千万年的冲积淤堆起来的平原。这里的土质原本就肥沃无比,又经过勤劳的几十代人的侍弄,精耕细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南湖坪历来便是常德府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湖广熟,天下足”的粮仓之一。
        因为坪内沟港湖汊纵横交错,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很适合种植水稻,故有“南湖佬儿喝米汤”之说。
    南湖坪对周围地区人民的影响,说得上是生死攸关。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水淹南湖坪,剁穿木脚盆。’意思是说,如果南湖坪被洪水淹了的话,就会失去收成,就会没有饭吃;为了活命,老百姓便会挖来野菜,放在脚盆里剁碎,然后,将野菜拌在少得可怜的几粒米中,放入锅内,熬成糊糊充饥。
       小的时候曾经历过一日三餐喝菜糊糊度日的日子,也曾帮老娘剁过萝卜菜,黄花菜,地牯牛,蒿子,水雀等好多好多的野菜当饭。
       不过,那不是洪水淹了南湖坪,而是因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后,粮食不够吃的缘故。
        当年,缺饭吃的不光是我们一家,隔壁二往的邻居也大都是“饭不够,菜来凑”。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到天黑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大人们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都在使劲地剁野菜。菜刀碰着脚盆底,发出咚,咚,咚的响声,极有节奏感。这响声此起彼伏,断断续续,一直要响到夜深才会住家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
  三个地方都是富裕之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5: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6: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接地气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弄明白了——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男橘、棉花、稻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2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5-25 16:25
弄明白了——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男橘、棉花、稻谷。

三处地方,三种物产,养育着一方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2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河布衣 于 2015-5-27 22:00 编辑

和桃源老光先生商榷


        作者在此文中称,“唐、五代时期常德称作朗洲。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在朗洲当过司马,也就是如今的常德市市长。”——此说值得商榷。经查,汉语词典对“司马”的解释是: “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 春秋 晋 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 汉 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 魏 晋 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 隋 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 唐 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后世称府同知曰司马,本此。”很显然,在唐以前和唐代作为节度使属僚的“司马”都是与军事有关的幕僚官职,顶多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或“武装部长”。至于刘禹锡那个州“司马”,不过是唐代在州一级设置的专门安排贬谪之人的没有实权的闲职,连军事长官都不是,和现在手握大权的常德市市长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刘禹锡在朗州(即今常德)任司马10年,才能尽情游山玩水,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丹洲,银木塘,南湖佬儿喝米汤。”

——那确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1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2: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7:25 , Processed in 0.0354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