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冬修水利工程(节选) 文/罗宗德 一九七八年的冬天,一次冬修水利工程,让我终身难忘,时过境迁已近四十年,让我难以释怀…… 这一年冬天,是我从灯炮厂调来灌溪公社担任团委书记的第三年,公社党委按排老干部老蔡同志和我带队去南坪乡搞冬修水利工程,老蔡当营长,我当付营长,显然是公社党委按排以老带新对我的培养。 这项工程,是修建公路的工程,东接常德市城区常蒿路,西连花山火电厂,常德县河洑区公所设工程指挥部,灌溪公社设营部,大队设连部,老蔡同志和我将帶领十五个大队一千多名民兵,安营扎寨在南坪乡岩子堰大队。 这项工程修筑八米宽,八公里长公路,公路虽是沙石路,但路基质量标准高,路面铺石块,石块上面铺砾石和沙子,这些材料都需从花山开挖釆集。后期工程修筑花山大桥两头的堤垻公路,疏通花山大桥底下的河道:营部研究采用先修路,后筑堤坝,再开挖河道,蔡营长召开各连连长,工程员会议,将公路路段任务分到各大队连部,工程立马开工。每天天不亮,蔡营长和我各带营部工程员巡查工程路段,清点民工、划定取土地方、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晚上还常去各连部了解民兵到岗、治安安全和民工食宿等情况。 第一期公路工程完工后,第二期筑堤工程开始。工程场地窄、民兵多,取土远,各连队按人头定土方任务后,有的连采用验收井方,有的连采用记挑方,岀现了偷工减料问题,有的民工挑土不挑上堤,吵架、打架的事时常发生,工程刚开始,因民工打架,蔡营长劝架时被打断了胳膊,送往医院。工地上只有我一人是公社干部,我派人回公社,要书记再派人来,最后答复我:就我一个人在这里负责,我只好吃下定心丸。每天早晨,天不亮我就上工地,站在堤面上,督促挑土要往上堆,有时高声喊,有时帮民工提撮箕拉他一把,有时板着脸,有时表扬某个民兵,与民兵谈笑风声。顾不上吃早餐,人虽累却乐在其中,半个月时间,整个大堤土方工程完成,公路通车。 此时,己接近年关,还剩河道疏通开挖工程,天冷下了雪。领导摧得紧,我同营部工程员商量,抽调三个大队年轻力壮的民兵开挖河道,因施工难,天气冷,决定“一方土一元钱”奖励民兵。第二天上午九点,天上飘着雪花,在花山大桥上,召开全体参战民兵大会,我对民兵们说了营部的决定,有的民兵不相信这是真的,那时公社刚传达中央关于农村改革责任到劳的精神,我当即拿着鞭炮,对他们说:哪个连先完成任务,验收后,把钱梆在竹杆上,炸鞭炮给钱,你们信不信。这时,有人喊:罗书记,你讲话要作数。我说:作数。此时近百人的民兵挑起工具跑下桥底,去开挖河道。临近中午时,雪还在飘,这时有个五十多岁的人打起了赤膊,干得满头大汗,我走拢去一看,是兴发大队支书石荣华同志,我连忙喊:石支书,干不得,干不得。石支书说:罗书记,不怕的,不要紧,我看见有的民兵身穿单衣,脚穿草鞋,有的卷裤腿,打赤脚,站在冰凉的水里挖土、挑土。有十来个年青人看见石支书光着赤膊挖土,他们也脱了上衣光着赤膊。我站立在河边,眼里冲满了泪花。这时,民兵队伍里有人喊起了“啊嗬”,工地上你追我赶,热火朝天,至到下午一点,石支书所在的连队第一个先完成了任务。我拿着竹杆,点燃鞭炮,将一方土一元的奖励钱送到石支书手上。顿时,工地上呼喊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我握着石支书双手说,谢谢你!石支书。 这一年冬修水利工程,兴发大队夺得红旗,受到指挥部和公社党委的表彰。兴发村这一年是我包村办点的村,争得了荣誉,我也乐中。 一九七八年冬天,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像春风吹拂大地,这一年冬修水利工程的场面情景、民兵的战斗风貌和石支书的扑实形象,还有哪常德城通往花山的那条路、那座桥、那条河,就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定格在我的心灵…… 时光荏冉,往事如烟,石荣华支书早己作古,这项工程至今还记忆犹,还记得兴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石荣华同志…… 2015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