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尼 于 2015-6-2 11:56 编辑
诗墙公园抗洪纪念碑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称“陀友”。每天晚上6点多钟,就自发的来到这里,玩起了他们最爱的运动--抽陀螺!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小到几岁,大到80多岁。
一位绰号“瞎子”的“陀友”说到:“2年前我的体重一度接近190斤,一个偶然的机会去长沙接触到了抽陀螺这项运动,这2年一直坚持下来,现在体重140斤不到,是抽陀螺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并且带动了不少人参与进来。”
陀螺是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游戏,流传甚广。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绕螺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使陀螺旋转;或用手直接旋转陀螺,待陀螺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使着地旋转,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抽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是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
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把“抽陀螺”叫“耍陀螺”,一字之改,更好地揭示了这种游戏的娱乐性。由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热心人积极推广交流,耍陀螺渐已发展成一种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很多城市、乡镇,都出现了正式或非正式组织耍陀螺的壮观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