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国演义》 ——单刀赴会在益阳
《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说关羽应鲁肃的邀请,单刀赴会。会中,关羽傲视东吴,言及交还荆州事时耍无赖,佯装醉意,一手执刀,一手挽鲁肃,至岸边登船离去,“肃如痴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然而,史书所记,并非完全如此。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概云: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派诸葛瑾入川向刘备索还荆州各郡,刘备推说要取了凉州再还。孙权大怒,派吕蒙率兵二万夺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闻之,亲抵公安,命关羽领兵三万进驻汉寿、武陵县南部,试图复夺三郡。而孙权亦临陆口(今湖北省嘉鱼县)坐镇指挥。命令鲁肃领一万人马屯驻益阳(今湖南省益阳市)。又命吕蒙取零陵后迅速移师益阳,助鲁肃抵御关羽。孙、刘大战迫在眉捷。鲁肃为顾全孙、刘联盟大局计,作了一次外交努力,邀请关羽前来会谈。双方规定,各自在百步之外止住自己的军队,只准双方将领带佩刀相见。会谈中,鲁肃责备关羽不还三郡,关羽虽有辩说,但在鲁肃的据理驳斥下,“羽无以答”。没有发生“肃如痴呆”状。相反,关羽却表现理屈词穷状。这次外交较量,占上峰者非关羽而是鲁肃。 此时,恰逢曹操要攻打汉中,刘备恐益州有失,只得与孙权讲和,孙再派诸葛瑾答复刘备,愿再度和好。于是,双方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双方的让步,维系了几近崩溃的孙、刘联盟,使荆襄局势得以稳定。 借荆州还荆州是《演义》着笔最多的章回,“单刀赴会”属其中之一。而荆州究竟怎样借给刘备的?现据史书补笔如下: 赤壁之战后的态势是: 曹操败北,留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引军北返。 刘备上表献帝由刘琦为荆州牧,然后,引兵南下取长沙等四郡。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琦死后,孙权上表刘备领荆州牧。周瑜攻曹仁岁余,曹仁败走,权以周瑜领南郡太守,屯江陵。瑜分南岸地给刘备,刘备立营于油口(今湖北省公安县之油江口)。此时,权以妹嫁刘备。同时,命程普兼任江夏太守,吕范任彭泽太守,吕蒙兼任寻阳令。曹操则据有荆州原治所襄阳以北地区。至此,孙、刘、曹瓜分了荆州。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鲁肃代周瑜统领兵马。既然前有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于是“鲁肃劝孙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刘共拒曹操。权从之”。并从长沙郡分出一部分土地,设立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湖北嘉鱼县)。如此,刘备的势力自公安跨过长江,延抵襄樊南部。形成孙、刘共拒曹操之势,至曹操去世前,操一直处于守势,未敢再图荆州,减轻了孙权来自北方的压力。如此看来,鲁肃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亦为远见卓识。虽然给了刘备以坐大之机,但孙权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发展亦远胜刘备。不能不说是后来灭关羽最终收回荆州的重要原因。以兵法论,亦谓“欲擒故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