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4|回复: 18

旧作迎端午:龙舟文化说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3 1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舟竞渡,它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习俗,具有很强的传统性、群众性、体育性、纪念性。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魅力,使龙舟运动经久不衰,乃至推广到世界各地,构建了灿烂辉煌的龙舟文化。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独木舟一类的原始船了。除古籍记载外,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时期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木桨。独木舟、木排、竹排、木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先民们为了争夺食物,获取食物,自发性地开始了原始性的竞渡。古代出现了战争,也免不了水上之争。于是,龙舟的前身就出现了。战争又提高了龙舟的制造技术。
    于是,人们从竞渡中体会到了“水戏”的乐趣,便以加总结,在节日开展竞渡活动。在春秋战国之前,龙舟竞渡就已经盛行于江南,特是湘楚一带。龙舟起源的准确年代至今无法考证,但最迟诞生于战国时期是无需怀疑的了。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前318-296年的《穆天子传》。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九歌》、《湘君》、《天问》、《河伯》等词赋中多次写到龙舟。可见那时的龙舟竞渡已经十分盛行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长的达33米,100人,桡手80人,龙舟一般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有的龙舟配有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龙舟五花八门,还有夜龙舟、旱龙舟、女龙船(凤舟)。
    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
    凤舟即女龙船。在过去,许多地方的龙舟竞渡均不许妇女参加,认为妇女接触龙舟很不吉利。如今各地都出现了女子龙舟队,英姿讽爽的女人们奋勇争光,争夺第一,丝毫不弱于须眉男儿。
    凤舟源于远古的乌舟、鷁舟。民间早就有凤船竞渡。《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风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1964年后香港又出现了凤艇赛。这种凤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女队员竞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比赛形式,合龙凤呈样之意。
    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湖南汨罗县的龙舟,前装龙头,后置凤尾,凤尾是用包有红纸的竹篾成扇形插于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称为龙凤船。
    龙舟竞渡用途及其广泛。主要是纪念屈原。龙舟竞渡的起源,众说纷纭。纪念夏禹、纪念越王勾践、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苗民保公等,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最为广泛。
    唐人刘禹锡著文说:“以竞渡纪念屈原始于朗州”(即今常德市),并撰《竞渡曲》留世。明代常德人杨嗣昌撰写了我国研究龙舟竞渡的第一部专著《武陵竞渡略》,载:“竞渡事,本招屈,实始于沅湘之间。”记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甚至广西等地龙舟竞渡的史料、诗文众多。
    湖南洞庭湖区的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特别是其中的汉寿县、汨罗市,端午龙舟竞赛以纪念屈原,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前篇博文《沅澧流域过端午》已对常德市龙舟竞赛做了大致介绍,不再赘述。汉寿龙舟的“冠名”有独特之处,以红、白两色分类,称呼“红船”、“白船”。红船插红旗,着红装,冠红名,如飞天红、满江红、盖天红等。白船也就和红船一样突出“白”了。这种“冠名”世代相传,千百年来换船不更名,一直沿用至今。
    屈原故里湖北秭归,每年端午节都要划龙舟祭祀屈原。祭祀分民祭和公(官)祭。民祭:在端午节龙舟下水前安装龙头时,要杀猪宰鸡。临水以毛血祭屈原在水之灵。开赛前要游江招魂,抛粽子于江中以慰屈公。而赛龙舟时,所有划手齐唱《招魂曲》,岸边观者齐声和之。《招魂曲.龙船调》词为:
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东方,
东方有魔鬼高数丈,你到那里必受伤。
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西方,
西方有流沙千万里,流沙滚滚人遭殃。
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南方,
南方有大蛇和大蟒,虎豹豺狼把人伤。
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北方,
北方有有冰雪盖大地,草木不生玩物丧。
三闾大夫听我讲,你要安安然然回故乡,
故乡百姓敬重你,永远伴你渡时光。
    公(官)祭由官方主持,百姓参与,气氛肃穆,祭坛神圣,祭品丰盛,场面壮观,震撼人心,非太平盛世不能行。近年来,秭归举行过多次公祭活动。
    除了纪念屈原外,龙舟竞渡还祭祀龙神。我们的祖先曾无数次受到水灾的袭击,见到蛇在水中自由自在,在远古和原始时代就逐渐产生了对蛇的图腾崇拜。著名学者李延在《龙崇拜的起源》中指出:“龙崇拜已经是一种灵物崇拜。”龙,以其独特形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不论是宫殿、房屋、庙宇,还是衣物、用具、故事、传说,乃至民间竞技、游戏、节日习俗等,无不留下龙的痕迹。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于是龙便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有的还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龙船平安。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
各种祭祀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龙舟竞渡运动之所以千百年不衰,最关键的因素是它本身的群众性。龙舟竞度在发展中,呈现三种趋势:  
    从小集会走向大规模。旧时的龙舟竞渡,一般是在适合竞渡的河流、港汊、湖泊的村镇附近,以村落、街巷、码头、行帮组织的封闭性的龙舟集会。传统的单位龙舟,只代表某一氏族、部落、宗族、码头、行帮、街道或自然村寨,而到了近现代,龙舟所代表的群体,由部落、宗族转向国家社会性,往往代表的是乡镇、县市、省乃至国家。当代龙舟竞赛,内容越来越丰富,往往伴随着盛大集会,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国际国内的经贸活动。
    从祈福禳灾走向会节喜庆。竞渡与祈求风调雨顺史料记载甚多。旧时代龙舟文化的经济因素是潜在的,是人们主观愿望的反映,而现代龙舟竞赛,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为大规模经贸助兴。以龙舟竞赛来扩大一个地方的知名度,推介旅游,发展经济的作用愈来愈明显,“龙舟搭台,经贸唱戏”为龙舟运动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现当代龙舟运动好事连连:龙舟被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开始举办“屈原杯”全国龙舟赛。中国龙舟协会、国际龙舟联合会、亚洲龙舟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相继成立,全国性龙舟活动朝着规范化、规模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2009-03-3022:14:01
u=930564968,3602188293&fm=21&gp=0.jpg


u=900953884,526034004&fm=21&gp=0.jpg

u=4209799086,116061161&fm=21&gp=0.jpg


u=338943736,2744471869&fm=21&gp=0.jpg


u=248062067,2179792693&fm=21&gp=0.jpg


u=2321186590,3515361457&fm=21&gp=0.jpg

u=1615897304,250967006&fm=21&gp=0.jpg


u=1178521682,1018307540&fm=21&gp=0.jpg


u=1173813713,674982434&fm=21&gp=0.jpg


u=2794572891,3215094292&fm=21&gp=0.jpg


u=2791963178,1998969215&fm=21&gp=0.jpg


u=2508565671,540504694&fm=21&gp=0.jpg


u=2333509038,965882717&fm=21&gp=0.jpg


u=3264375566,2098029549&fm=21&gp=0.jpg


u=3153679161,970753640&fm=21&gp=0.jpg


u=3137980072,1341104743&fm=21&gp=0.jpg


u=3110580736,760024419&fm=21&gp=0.jpg


u=3301515147,4161439214&fm=21&gp=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舟竞渡,它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习俗,具有很强的传统性、群众性、体育性、纪念性。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魅力,使龙舟运动经久不衰,乃至推广到世界各地,构建了灿烂辉煌的龙舟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凤舟源于远古的乌舟、鷁舟。民间早就有凤船竞渡。《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风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1964年后香港又出现了凤艇赛。这种凤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女队员竞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比赛形式,合龙凤呈样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7: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舟竞渡又称划龙船、赛龙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赛龙舟挺热闹,1996年岳陽龙舟赛俺去观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8: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舟竞渡,它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习俗,具有很强的传统性、群众性、体育性、纪念性。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魅力,使龙舟运动经久不衰,乃至推广到世界各地,构建了灿烂辉煌的龙舟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4 06: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0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市体育志》载常德民间体育活动:赛龙舟

    赛龙舟在常德历来盛行,俗称“划龙船”,自省政府将每年端午节定为农民体育节后,端午节期间常德湖区的龙舟竞渡活动更加火爆。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多次承办省、市龙舟竞赛等龙舟活动,并被定为“湖南省龙舟训练基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也被授予“湖南省组织开展龙舟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常德龙舟属民间传统龙舟,一般每舟有42~48名运动员,含头桡手、艘公、鼓手、旗手。头桡手一般由当地力气最大、威望最高者担任,训练和一般比赛时是龙舟的总指挥,重要比赛时充当划手。旗手是龙舟上的小丑,会一些杂耍之类的技巧,休息时还吼几声山歌,以鼓舞情绪、活跃气氛,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汉寿县2005年被授予“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称号,全县龙舟活动从端午节延续到中秋节。每年农历五月,是汉寿湖区人民整整一个月的盛大节庆,大江内湖到处是咚咚的鼓声,堤上堤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热呐喊,处处呈现出“千余勇士擂鼓竞桡,十万群众喜观龙腾”的壮丽场景。
    造龙舟,又称“打龙船”,由专门的木工完成,以打造龙骨为重点,不可用钉,只能用锤,务必细敲紧打,做到严隙合缝,滴水不渗。近10年,全县自发打造龙船300余艘,其中酉港镇50多艘、罐头嘴镇近30艘。全县组织大小规模龙舟赛事200多场,参与运动员3万人次,观众累计500万人次。社会各界集资办龙舟赛金额近1000万元。县体育主管部门组织体育专干和教练,深入村组发展村级龙舟协会,传授划船新技术,让传统龙舟融入现代科学。按科学原理划船,最先受益的是酉港镇新政村“飞剑龙”龙舟,经体育教练20天训练后,代表汉寿县参加2000年5月常德市首届龙舟赛,夺取全部3个航程的冠军,在全县龙舟爱好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汉寿水上运动教练纷纷接到邀请,他们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免费热情赐教。汉寿全县有龙舟协会105个,会员12万多人。罐头嘴镇还修建有龙舟广场及长廊,陈列着在全国第四届传统龙舟大赛获得冠军的“蓝天龙”。
    2000年汉寿县酉港镇政府举办“酉港杯”龙舟文化商贸节,吸引周边县乡观众10多万人,将镇上出售的农副土特产品抢购一空。此后,很多乡镇竞相效仿。2004年9月,汉寿县政府以“宣传西洞庭湿地,促进绿色旅游”为目的,出巨资在蒋家嘴镇安乐湖举办汉寿历史上空前的西洞庭湖湿地龙舟赛;2005年9月,举办第二届西洞庭湖湿地龙舟赛,30条龙舟、1500名运动员参加,引来周边县市20多万观众。2007年,该县参加全国传统龙舟赛夺得第1名。2010年6月28日,汉寿县举办“体彩杯”首届企业标准龙舟赛。县委宣传部、县体育局主办,县工业局、清水湖湖滨度假中心协办。以企业为单位组队参赛,逐鹿芋麻、清水湖、移动公司、电信公司、正阳化工、汉氮化工六个单位代表队依次获1~6名。
    汉寿县龙舟冠名在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红舟插红旗,运动员穿红背心戴红头巾,冠名以“红”字收尾,如“宇宙红”、“满江红”等;白舟插白旗,运动员穿白背心戴白头巾,冠名以“白”字收尾,如“青天白”、“飞龙白”等。其冠名世代相传,换舟不换名。少数龙舟亦有“龙”字收尾的,如“飞剑龙”、“神州龙”等。
汉寿县以龙舟为代表的全县群众性体育活动,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湖南省体育局表彰,2003年,酉港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5年,汉寿县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汉寿龙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申报省级。
    鼎城区韩公渡镇、牛鼻滩镇龙舟活动经久不衰。1999年7月,两镇组成6条龙舟代表鼎城区参加常德市首届龙舟赛获团体总分第2名。2001年5月韩公渡丁家口村组织4条龙舟参加在常德柳叶湖举办的湘西龙舟赛,获总分第3名。
1991年6月18日,鼎城区杨桥阿里山队参加在湖南岳阳举行的国际龙舟赛,获团体500米第一名和1500米第二名,      1992年10月8日该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在广西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龙舟1000米第一名。
    1992年6月,澧县梦溪区举办所辖6个乡、镇龙舟比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4 09: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是龙舟之乡,只要提起龙舟2字,老幼喜形于色,足以见到它的文化底蕴厚重。
作为汉寿人,我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争霸赛_副本.jpg


2006争霸赛赛场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0: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争霸赛_副本.jpg



2006年争霸赛赛场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8:50 , Processed in 0.04704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