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8-3-7 16:49 编辑
(坐在前排正中间的就是计老寿星) (被采访者就是张松山大咖) 仙鹤轻舞柳叶湖!
亲爱的朋友,您或许还不知道,在今天常德市福寿颐康园为数位老年人举行的庆祝生日活动中,有一位老年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网络名人、大咖张松山的慈母——计万玲老寿星。
计老寿星生于1918年1月21日,已经是101岁里面的人了。看上去有点微胖,干净整洁,耳聪目明;交谈时记忆正常,吐词清楚;爱好娱乐,打牌赢钱;生活简单,稀饭麦面········
计老寿星是真正的、典型的、绝对的健康长寿。您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他的大儿子张松山在祝寿会上有段精彩的介绍(我稍作剪辑后,未经本人审阅)。请您欣赏:
一、劳动起家底子厚。老太太是北方人。我的老家离潘金莲家乡黄金庄六里地。母亲自幼裹脚,备受摧残。于1938年20岁时嫁给我的父亲。四年后,一家人到东北逃荒,三岁的哥哥命丧关外,父亲下煤窑,受尽日本鬼子打骂欺压,几乎病死。后冒险逃回家乡,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上半年随军南下,分配到当时的常德地区南县(后调益阳)工作。父亲南下后,家中缺乏劳动力,母亲为侍奉公婆,抚养我和弟弟,只好踮着小脚,和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还当过妇女队长,磨练出了一付好身板。这是她健康长寿重要的生理基础。 二、粗茶淡饭不讲究。母亲由于常年劳动,所以胃口好,一辈子粗茶淡饭,不挑食,不忌口,也不懂什么养生。窩头咸菜大碗茶,吃了半辈子。后半辈子生活好了,仍然习惯吃简单的北方面食,不喜欢吃大米白饭(偶尔可以吃点蛋炒饭)。早年鸡鸭鱼肉,来者不拒,吃嘛嘛香,从不挑肥拣瘦。牙好的时候,喜欢吃花生等坚果。高龄以后,牙掉了,则以面食稀饭为主,多以大蒜、麻油、生抽、甜面酱,偶而加扣肉、红烧肉、皮蛋佐之。可见,能吃能睡,有足夠的营养,吃得舒服就好。 三、开心豁达不上愁。 1958年,我投奔父亲到湖南读书,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直至转业。1975年,当时我还在部队,根据有关政策,我们将老人家从老家迁到我爱人所在的常德市,后来又将弟弟一家人从南县调来市烟草专卖局。从此,我们全家团聚。她老人家一辈子爱玩牌。到常德后,母亲先后换了三茬麻友,一个个都先她而去。这几年,她每天上午、下午各打两个小时左右的麻将,中间不休息,居然腰不疼腿不麻。我们每月给她派发一定的零花钱作为牌资,支持和鼓励她打牌。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目前来看,她以百岁之身,耳不聋,眼不花,五腑六脏没有明显的毛病,连血压都不高,算得上健康高寿。这与她的生性豁达,爱玩快乐,不再为生计操心有很大的关系。 四、家庭和谐促长寿。我们家现在是四世同堂。最年长的母亲和最小的小外甥正好相差100岁。在这个大家庭里,尊老爱幼,家风传承,母亲勤劳俭朴的高风亮节,为后辈做出了榜样。后辈也都尊重母亲。老人家没有文化,一辈子没工作,是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所以没有退休金。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我和弟弟两家供养,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例外。入住养老院以来,住院资费和一切生活费用由两家分担。每个月还照例给母亲派发零花钱,供她玩牌。为了满足老人家的亲情需要,我们硬性规定:以四个月为期,轮流负责照顾老人家。值班期的儿子媳妇,至少每周赴院探望一次;非值班期者,至少每半月赴院探望一次;孙辈、重孙辈至少每月赴院探望一次。如临时需要,随时进行探望,不受时间限制。加上院方照顾,使老人家生活舒适,心情舒畅。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是老人家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限于篇幅,张松山还有一首歌颂母亲的“四言诗 百岁遥,没有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