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宣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其后的广州起义和全国其他地方党领导的一系列起义,为后来建立和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让常德人引为自豪的是,在南昌起义中有6位常德人,即红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王尔琢、红三军八师师长覃苏(1906—1932)、红十二军代理军长贺声洋(1906—1934)、红六军副军长陈寿山(1902—1929)、红四军二十八团参谋长王展程(1902~1929)、湘南特委委员兼团特委书记周锡龄(25岁)。
参加南昌起义的六位常德人中,石门人王尔琢还是周恩来的得意门生,是林彪的直接上司,他在井冈山不幸牺牲后,毛泽东亲自撰写挽联祭奠。王尔琢,1903年1月23日生,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底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参谋长兼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中共红四军军委委员和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是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主要将领之一,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8年8月25日,担任前卫第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墟时,王尔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队伍中。而王尔琢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消息传来,红四军中一片痛哭之声。1928年10月中旬的一天,红四军军部在宁冈砻市草洲上为王尔琢举行了追悼大会, 陈毅主持,朱德致悼词。战士们临时搭了座小台子,中间挂着大横匾,匾上用棉花精心缀成“赤潮澎湃”四个大字,两旁挂着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 毛泽东的一句“留却重任谁承受”高度肯定了王尔琢的历史功绩。 王尔琢的红28团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老部队,后补充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精干力量,全团1900多人,是红四军中有名的“钢铁团”,28团一个团的战斗力可以与国民党军1个师相抗衡。
1924年,王尔琢被黄埔军校第1期正式录取。在校学习期间,他努力刻苦,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得到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的赏识。1924年11月30日毕业后留校,连续担任第2期、第3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并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国民革命军第3师改编后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26团党代表。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
同年8月,率74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参加三河坝战斗。在这场划时代的战斗中,他手持刀枪,如出山猛虎,一身是胆,率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一口气冲进敌人的指挥部,成为冲锋陷阵的英雄之一。受到周恩来和总指挥贺龙的夸奖。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1月参加并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佳誉。 王尔琢的第28团下设3个营,第1营营长是林彪。王尔琢牺牲后,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再三思考,决定由林彪接任王尔琢的团长职务。
1902年8月1日,郑凤翠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距王尔琢家5公里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两人自小就订了“娃娃亲”。1923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王尔琢与郑凤翠成亲。仅3个多月后,王尔琢便赴黄埔军校就读。1924年9月30日,郑凤翠生下一个女儿,按照王尔琢临行前的交代,女儿取名桂芳。1927年,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王尔琢托人在武汉黄土坡21号租了一间房子,致函妻子郑凤翠携未见面的女儿到武汉团聚。但不久汪精卫在武汉背叛革命,王尔琢只得秘密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和他的老师周恩来。1个月后,郑凤翠带着女儿抵达武汉,多方打听王尔琢的消息无果,只得失望地回到了湖南石门老家。南昌起义前,王尔琢给家里写了最后一封信。 郑凤翠得知丈夫王尔琢牺牲,悲痛万分。她挑起家庭重担,孝敬公婆,抚育女儿。不幸的是,1945年秋,已经20岁的女儿王桂芳因病离开了人世。1946年,郑凤翠过继了她的祖侄王葵祚为养子。1949年,王葵祚刚刚中学毕业,郑凤翠就把他送到部队参军。抗美援朝时,王葵祚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 1952年春,无依无靠的郑凤翠经人介绍与王尔琢的远房兄弟王尔奎组成了新的家庭。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王尔奎前妻所生的一子四女把郑凤翠视作亲生母亲。 1988年农历六月,85岁的郑凤翠去世。家人清点她的遗物时,在一个首饰盒里发现了60粒杏仁,这是她对王尔琢牺牲60周年的纪念,表达了她对王尔琢深深的怀念。按照郑凤翠生前遗愿,把她安葬在年轻时和王尔琢经常游玩的安山青松岭下,墓门正对着当年王尔琢离家革命时走过的那条大路。
参阅资料
《毛泽东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逄先知主编) 《常德市志》(常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应国斌总纂) 《周恩来得意学生的悲壮人生:毛泽东亲为他写挽联》(苗体君、窦春芳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英才——王尔琢》(周木栋、曾飞撰) 《毛泽东的第一幅挽联是写给哪位红军名将的》(汪建新撰) 《王尔琢的结发妻子郑凤翠》:苗体君、窦春芳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