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8-4-10 06:33 编辑
怀念嗲嗲①
孙儿 海波
嗲嗲离开我们已三十多年了,今年正好是嗲嗲出生一百年,家族决定为老人家举行百年诞庆。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心中总有种抑制不住的情怀,总想说点什么。打开记忆的闸门,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回到孩提时代。
我出生并长大在临澧官亭一个叫“坪垭”的小山村,历史上也叫“安家湾”。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实属山青水秀。村里住着三四十户人家、一百多口人;胡姓乡亲居多,尹姓人基本就我们这一大家子。
童年最愉快的记忆,莫过于暑假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官亭水库戏水、扎猛子。每一回,总是由一个年龄稍大、水性最好的伙伴先潜入水中,其后几个小伙伴跟踪潜游,以能否在水里抓住那个领头的论输赢。我们常常二三十个小蚂蚱湊在一起,成群结队,热闹非常。玩到天黑,也不愿散去,直到各家的大人长一声、短一声地喊伢儿回家吃饭,这才都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
有一次,我们正在水库边玩得忘乎所以,好伙伴毛坨突然对我喊:“海波,好像是你嗲嗲来哒!”我扭头一看,只见岸边走来两三个人,其中一个果真是我的嗲嗲。嗲嗲自然也看到了我,她用一种责备又疼爱的语气对我说:“你看你,打个赤膊,晒得像个黑泥鳅,还不回去帮你姆妈扯猪草去。”
“晓得了,还玩一哈哈儿②就回去,嗲嗲,你搞么哒去滴?”水库边弯着我们队里的那条木船,见嗲嗲她们向木船走去,我便笑嘻嘻地问。
“我和王嘎婆婆到河对岸谭家铺看老亲戚去哩。”时间久远,我已想不起划船的是村里那位前辈了,隐约记得好像是忠相伯。
“我要去,我要坐船。”我很想赶嗲嗲的脚,忙对嗲嗲说。
“你不能去,俺去了接着还要赶回来滴,你走不赢。”
“我要去,我要去。”七八岁的我开始发犟脾气了。
“不行”嗲嗲发狠地把我丢下,这时的我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跟在岸边一边跑一边嚎嚎大哭,“嗲嗲,嗲嗲,我要去,要去啊!”就这样跟在岸边跑了一段路后,她见我痴心不改,大有“放骗”之势,只好让船靠了岸,把我接上船去,轻轻地揪住我的耳朵,无可奈何道:“猾孙子,你跟斗来搞么哒滴,看你走得赢?”
我扑哧一笑:“走得赢,走得赢!”完全不顾刚刚鼻涕眼泪一大把的脸相了。
那天我度过了童年里愉快的一天,在老亲戚家玩得不亦乐乎。摘枣儿,捉泥鳅,印象中还吃到了硕大的香梨。几个老人也在一起手把手,唠家常,话语中透出满心的欢快。而我却在归渡途中,枕在嗲嗲的怀里,进入了水上梦乡……
很快,秋天要过去了。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惊醒,“海波哥哥,快起床了,嗲嗲叫我们去捡椿树枝,中午给我们做光饭③吃。”我马上浑身来劲了,那是堂弟小龙在叫我。
小时候,我们小山村的生产力和水稻栽种技术还比较落后,一年之中,大米还不够吃,常常要吃红薯夹大米做成的饭,俗称“红薯饭”,才能度过大米不够的粮荒。所以,能吃上“光饭”,在我们小时候,就算是一种“奢侈”的生活了。
我和小龙从嗲嗲手上拿到了捆绳,和其他小伙伴一道,投入到捡椿树枝的比赛之中,生怕落在他人后面。
椿树在我们家乡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树木,他的树干较直,春天发芽,很香,和鸡蛋炒在一起,尤其美味;听说现在椿树芽已然成为都市人一种高档的食材了。而我们检的椿树枝长约三尺,粗细如小拇指,一般是一种很好的引火烧料。我们忙碌了整整一天,收获满满。嗲嗲也兑现了她的“诺言”,不但让我们吃饱了光饭,还特意做了一碗刁子鱼奖励我们。儿时的我,就这样常常缠绕在嗲嗲身边,在她老人家的关心、呵护下,慢慢长大。
后来嗲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老人家勤劳的身影、善良的品质、慈祥的面容、和蔼的语调,仍在我记忆里时隐时现。嗲嗲,谢谢您为尹家大家族的兴旺,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衷心希望老尹家的好儿女永远不忘嗲嗲身体力行的勤劳淳朴的好家风。在良好家风影响下,我们尹家的后辈,为人处事大都行得端、坐得正。相信嗲嗲在天之灵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无愧于这个家族,更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 (尹海波撰于福建长汀 2018年3月20日)
【注】 ①“嗲嗲”,方言词,即“奶奶”或祖辈。 ②“一哈哈儿”,方言词,即“一小会儿”。 ③“光饭”,方言词,即不加其他食材的纯白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