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下放到石门县白洋湖公社桂阳大队的“老三届”知青中,有个女知青群体被贫下中农和知青们誉为“二十一朵花”。时至如今人们还在谈论她们当年的许多有趣的动人故事。 这21朵花是1965年9月13日跟着上山下乡知青队伍分乘二辆公共汽车兴高采烈、欢歌笑语地唱着革命歌曲,在带队干部宋华辉率领下来到石门县插队落户的。 当天傍晚在桂阳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禾场里召开了社员欢迎会。刘队长十分热情地煮了很多菱角招待她们,会后21朵花分成3个小组,每组7个人分别安置在贫下中农家里或队屋的茅草棚里。 离开父母初次独自造饭时就闹出了笑话。社员送来一碗 “杂辣椒”竟拿到池塘边淘洗,结果只剩下一片片红色辣椒皮。不懂得如何用柴禾杂草烧火弄饭的知青拿起吹火筒使力地吹,好不容易吹燃了火自己的眼泪也薰了出来,脸蛋蛋也被薰成了“腊肉”状。 第一次上山砍柴不认识哪是桐油树,哪是茶籽树全都当作柴禾砍,这可吓坏了带队的妇女队长。有一次由一位社员带领上太浮山打柴迷失了回家的路。因为这里解放前是土匪窝,解放后还有点不安定,到了夜晚仍不见21朵花回来的刘队长赶忙报告了上级。大队、公社和军区农场紧急集合武装民兵和部队战士,举着火把搜山寻找,终于接回了21朵花。全体知青对贫下中农和解放军战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双抢季节农活特别忙,半夜里就得起床扯秧。一只手扯秧扎秧另一手还得拿好秧。秧田里蚂蟥蚊子特别多,蚂蟥叮、蚊子咬,人又想睡觉是个大难题。一旦蚂蟥粘在腿上时扯也扯不掉,社员们传授经验不能扯只能拍打。等到收工回来时21双白嫩嫩的小腿上留下了无数蚊子叮的小红包还有蚂蟥吸后的红洞眼,鲜红的血水从洞眼流到脚跟。老婆婆看见了流下了心疼的泪水,赶忙拿来烟草灰帮助敷住洞眼才止住了血。 社员们插秧插得比知青快,常有知青被关在“笼子”里,到了收工时累极了的21朵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男社员却唱起:“黑了、黑了,已黑了,哥哥等着妹妹哟……”吊了21朵花的口味。 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半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育秧的塑料薄膜从压土中连根拔起,在秧苗会被冻死的危急情况下,公社干部曾主任叫醒了21朵花,她们毫不犹豫地从暖和的被子里一咕噜爬了起来,光着赤脚跑到秧田里把一张张薄膜重新压进泥土里保护了秧苗,自己却冻得哆索战粟,瑟瑟发抖。这件事后来受到了公社和大队的表彰。 巾帼不让须眉人。21朵花经过几年上山下乡磨砺,逐渐凤凰展翅英姿飒爽。她们不仅能胜任一般的农活,还给乡村带来勃勃生气。使当地农村面貌耳目一新。 到了冬修季节,公社组织兴修“超英”、“超美”水库,21朵花融入民工队伍与男人们同比肩。她们打夯时绳子拉得高高的,清脆的号子声响彻工地独领风骚:“嘿!吆吆哦嗨!嗨呀子喝哟,喝哟子嗨!……”这可是地道的女高音原唱。 在能歌善舞的21朵花中刘京元、杨若泉、周德华、伍学铧、韩智、罗忠烈等人参加了文艺宣传轻骑队。她们常常活跃在公社的大礼堂或大队的队部为各种会议助兴:跳忠字舞;唱毛主席语录歌;演红灯记折子戏,还自编自演了许多表达军民之间,贫下中农与知青之间鱼水之情的歌词。大大拉近了知青与贫下中农的距离。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爱情鸟如影随形。在天真、活泼、靓丽的21朵花居住地每天收工后都演绎着爱情。在那爱来爱去的风花雪月,小伙子展示痴狂的追求:你弄饭时我烧火,你洗衣时我拿棒锤,你喂猪时我提潲水桶,捉了田鸡(青蛙)送给你。感动得妹子对你千般娇好,万种柔情。到了妹子变成堂客时,贴上喜字闹洞房。21朵花中有4朵被爱情鸟俘虏,有的还下了“知青蛋”,最终都夫妻双双返回了城。 岁月流金,虎年之际21朵花迎来了上山下乡四十五周年嘉年华。如今的这些花儿早已年过六旬但风韵犹存,老年也俏。在常德城这座大舞台上常常看见她们身着七彩服饰涂红了脸颊吹打着洋鼓洋号;或舞龙舞狮、打腰鼓、跳广场舞;或活跃在乒乓球训练中心当教练任裁判;或在步行街、常德诗墙的露天舞台上扭动着发了福的腰肢。她们早就当了奶奶和“嘎嘎”(外婆)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