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社区的美丽蝶变(之二)
一个好理念催生一片好前景 无论社区面临多大的困难,坚决不能以变卖资产的方式解决困难,无论社区有多少结余决不让资金闲置,充分利用资金不断地开辟新的财源基地,想方设法让效益不高的资产改造升级为高收入的优良资产,千方百计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用“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提升社区服务与建设的保障能力。这是观山社区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并为之努力的集体经济发展理念。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总面积260亩的观山园艺场,由于交通不便、无专人培管濒临荒芜,基本没有收益。针对这一现象,刚刚走马上任的党总支书记夏召安分别召开居支两委和居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园艺场如何升级。大家一致认为要使园艺场发挥应有的效益,必须首先解决交通问题,其次是要有专人培管。2000年,社区投资20多万元拉通硬化了进入园艺场的1.6公里公路,安排8名专职人员管理园艺场,引进了30多种时令水果、苗木对园艺场进行充实,4年后,园艺场每年的集体净收入就突破了15万元。由于枝柳铁路建设,观山社区居民被分成铁路南、北两片,铁路以南是县城经济中心,铁路以北则因为交通不便,经济萧条冷落,这成为影响铁路以北上千户居民生产、生活和铁北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社区党总支认为,不连通铁路南北交通,铁北的经济就难以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就难以提高,于是,建设城北铁路立交桥、打通清泉北路铁路交通涵的设想,便成为社区党总支和居民的共识。说干就干,夏召安风餐露宿,每年都要跑张家界铁路相关单位、怀化铁路总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道部等单位,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功夫不负有心人,铁道部被观山社区党总支的决心和精神所感动,终于同意了观山社区建设石门城北铁路立交桥、打通清泉北路铁路交通涵的请求。 城北铁路立交桥建成通车,给铁北居民带来了方便和发展经济的机遇。社区党总支在鼓励居民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居民增收的同时,看准县城区没有专业货车停车场,便瞄准社区集体闲置土地,投资200万元在立交桥附近建成了观山货车停车场,此项建设每年为社区增加固定收入35万元。为了充分让社区原有不良资产升级为优良资产,社区又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改善环境,相继完成了原外贸大院、澧阳汽修厂、城北综合楼等七处资产的升级,每年为社区增加固定收入150多万元。 1997年和2006年,观山社区相继打通了城北铁路立交桥和清泉北路铁路交通涵,社区居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初步实现了铁路南北交通便利的构想。交通的改善,有力地拉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一些居民纷纷打开门户做起了坐店生意。为了更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社区投资700多万元修建了社区综合服务楼,通过对社区健身房、室内文体活动室的租赁经营,每年为社区增收50万元。 观山社区秉承滚动发展,以财生财的理念,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带来了一片光明的前景。 一个好平台演绎一流好服务 社会事务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观山社区不仅承担着县、镇两级的中心工作,还要负责辖区内的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带动保障、民政救助、卫生创建、道路安全、防汛抗旱等诸多与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了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社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健全制度,搭好平台,有序、有效地展开工作。他们实行班子成员分工分线负责制,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不打乱仗;对部门按条块对接,跟进落实,确保沟通渠道顺畅,工作衔接到位;对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定岗定责,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考核评议制度,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居委会议决大事,实行民主决策,不搞暗箱操作,成立了居民理事会、居民理财监督小组,制定了《居民自治章程》、《居规民约》,推行居务公开,社区的事情让居民知晓,社区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配合;社区注重人性化管理,对工作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排解,保障他们的福利待遇,让大家安心工作,顺心干事。为了稳步推进工作,社区坚持实行周例会制度,及时布置、调度一个星期内的大小事情,下好全局“一盘棋”。 一套好的制度带来了有效的管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但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一流的服务,还必须建立一个好的平台。观山社区坚持硬件和软件两手抓,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配套完善服务平台。 走进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观山社区综合服务大楼,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别致大气、宽敞明亮,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那里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一楼大厅功能齐全的社区工作站,清清楚楚地标示有《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工作站分设有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会救助工作站、人口计生、综合治理等多个便民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大楼内还有多媒体会议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不仅如此,观山社区还建立了卫生健康服务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居民)学校、科普学校、慈善超市等特色便民服务项目,建立了全县一流的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灯光塑胶球场、健身广场。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广大居民在社区这个大平台里尽情享受各种便捷的服务。 观山社区凭借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平台,演绎出了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连台好戏。在2014年,他们投资 25万元硬化了曹家垱巷居民道路,清泉北路硬化项目正在施工中,实施大病救助15人、48000元,发放高龄补贴11500元,对一、二级重度残疾68人向上级申报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完成独生子女奖励摸底1029人,完成退休人员年检1681人,城镇医保3900人,农保118人,农合429人。他们把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把一项项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