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72|回复: 3

介绍我的一部旧作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 2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任振敏 于 2015-7-2 19:06 编辑

                                                                                       开头的话
                                                                                              任振敏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经济的时代降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知识,聪明和智慧正在成为千百万人关心的话题。知识和智慧的力量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群体和个人的决定性力量。为了让我们聪明、聪明、更聪明。许多人在研究,许多人在探求,许多人在发表或交流自己的见解,许多人在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不是一个聪明人,在生活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往往遇到一些也许是智力方面的障碍。但我从小就羡慕那些才华焕发,志趣高雅的的人,向往聪明才智,在勤奋读书方面从来就不敢后人,而且有幸受益于名师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他们不嫌弃我的浅陋愚劣,常常给我以指教。从教20多年来,由于职业的关系常常关心有关智力发展的问题,不免有一些和个人经历相联系的简介和说法。我与几位友人交谈,他们觉得有些见解和说法具有一定的个性,让更多的人知道也许对社会不无裨益。挚友郭新民,毛先溪在这方面鼓励甚多,业师林谦禄先生和蔡祖运先生亦常加鞭策。如此诸多机缘,令本人不揣冒昧,抛出这么一块不大不小的砖头,如果能收到引玉的效果,那就真令我喜出望外了。      本书书名《知识  聪明 智慧》。说实话,未免有点虚张声势。笔者何德何能,敢开如此海口,想吞下这么一片天?不过本书中所谈及的话题,均与知识,聪明,智慧密切相关。尽管不能准确,深刻,系统完整地阐释有关概念,但将书名称之为“关于知识,聪明,智慧的话题”也许恰如其分。为了简略的缘故,笔者便斗胆为本书定下现在的书名。
     本书不是采取现在流行的同类题材的作品的写法,而是有点类似中国古典作品《吕氏春秋》的写法。部片面追求系统,完整,不堆砌概念,定义和术语,不构筑体系,各章节之间保持“松散的邦联制”的关系。对于早已广为流传的那些众所周知的原理、方法与结论,一般都不作复述,不作专门解释。读者要通过书中列举的一些案例,才能准确地了解笔者对这些原理,方法和结论的认识。本书虽然在划分章节时使用数字序号,但决不开中药铺,决不摆概念术语的九曲迷魂阵。在介绍某些当前还不为许多人知道的新名词,新术语时,也力求简洁易懂主要靠案例说话。只有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四段图示”的的论述,因为起到贯穿全书的作用,而现在知之甚详的人又不是很多。为此可能要多费点笔墨。书中还有大量的术语笔者自产自用的名词术语如“意念发生器”,“思维反应堆”之类,大多属于比喻和类比之类的产物。无需使用种属加类差的的办法去严格的定义。读者在读完有关章节后,自然会得到属于自己的认识。
        在本书的众多的案例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涉及到笔者这个人的经历。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笔者自我吹嘘,标榜自己如何博学,如何聪明,如何有智慧。“人贵有自知之明”,笔者的资质不高,天赋不足,这早就自治甚明了。然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要说自己连一得之见也没有,恐怕这不是谦虚而是虚伪了。即使笔者至愚至暗,但自己和自己相比,有时候比其它时候聪明,做某些事比做其它事稍微显现出较多的灵气,这样的情况总是有的。把各种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感觉如实地写出来对于其他同志应该还是有好处的。当然,之所以要介绍笔者本人的某些经历,主要还是因为这样做,写出来的东西带有更深刻的感受,更有说服力。
    本书各章节的章法,也不是采用“紧扣中心,层层深入”的办法,而是“漫天撒网,遍地开花”。写着写着,时不时地天马行空般地闯入另外的空间,神之所行,笔之所现。这样做,文笔可能复杂一些,但思想的真实性更能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本书算是写成了。著书之事已毕,而立说之心是从未敢有。更不敢在所论及的领域有开宗立派的想法。本人学识浅陋力不从心之处甚多。不过,我对本书涉及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思想的真实性完全可以担保,决无矫情之举,决无违心之言。书中坐井观天,以管窥豹的毛病可能不少,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式的问题恐怕不多。由于本书必须保持某种程度的体例上的完备性,因而牵涉面较大,论述的问题较多,相关基础知识十分繁杂。笔者虽然涉猎面较大,但知之不准,知之不确的东西不少。虽经多位朋友反复推敲,但书中恐怕还有不少硬伤,甚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至于有些说法不当,读者读完本书后,对此不妨才去”姑妄说之,姑妄听之“的态度,最好把这些硬伤当作靶子,严加指斥,则笔者一定会受益不浅,值得感恩载德了。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论述的中心是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本书强调及早确立思考的理性主体,重视有关全息信息载体的学习,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反对党八股,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开中药铺”。在如何把中国传统的增知益智活动与现代智力开发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上尽心了一些探讨和摸索。
            本书第一编以“吕氏春秋”的写法,介绍了笔者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该编中论及的许多观点,提及的名词术语,对阅读以后的章节有先导性作用。第二编从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方面系统论及有关知识,聪明和智慧的问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一家之言的东西。这一编是本书的主体,许多东西都是用借题发挥的手法论述的。不能把其中知识性结论当作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第三编介绍了笔者对一些学习体会和建议,一般都是属于战略和战役层次的宏观手段,出个别学科外,微观的战术手段介绍的较少。由于涉及面广,对全面系统性不敢抱奢望。大多数办法可能只适合与笔者气质相近的人,对其他人进攻参考和借鉴。
           让智慧之光普照千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6: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6 05: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5:11 , Processed in 0.0329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