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元锐 于 2018-6-25 12:13 编辑
1943年10月,日军为了入侵重庆,打通湘西的大门要塞。过长江分由沙市、岳阳,湘江,合围湖南常德。师长余程万带领代号为“虎贲”的74军57师8000将士,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奉命守城。他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殊死决斗,立志誓死保卫常德,与三万日军展开了生死决战。常德城内在日军的炮火摧毁下,一时尸积阻道,瓦砾成堆,腥风血雨。整座城内陷入目不容睹,无一间完整房屋的凄凉惨景,日本军方都不得不以“惨痛,凄绝”来总结此役的得失。 继后,西进的日军一把火烧毁了陬市古镇。避难于沅水对河木塘垸秦家坡的难民,隔河观火哭爹喊娘,愤怒的眼睛里滴着血,眼见着自己的家园在熊熊大火中焼了三天三夜。把个祖辈辛苦荣造的繁华的小镇化没在一片火海中,只剩得了外围的上士观,西禅寺几座寺庙。 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我们要铭记日军侵华历史;记住抗战老兵们的正气英魂,是他们赶走了日本强盗,铸就和捍卫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七月十日这天,受红网老兵爱心协会委托。感受着车内如蒸桑拿般的高温空调,花菲花,空心菜,元锐等,驱车前往桃源新河桥,和社会福利养老院,看望两位九十高龄的抗战老兵,送出炎天酷署春风般的凉意…… 尊敬的老兵们,今天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与您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分不开,祝愿您们健康长寿!
我们首先在桃源社会福利保障院。走访了黄埔十六期抗战老兵吴启文,他曾是国军国防部少校参谋,现年91岁,老人自体健朗,讲话很有底气。和我们见面首先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的军礼……以下是黄埔军校桃源同学组成员合影。
黄埔十六期抗战老兵张之纪,现年95岁,国军远征军上校营长居桃源新河桥,随中国远征二十集团军,参加了高黎,贡山,腾冲阻击日军一个集团军的战役。军长周福成,团长张文斌,均在战斗中牺牲。老人在远征战斗中多处负伤,生活孤独身体很不好。
陬市镇余田檀木村,国军宪兵排长谭老91岁。一九四零年入伍。在湖南芷江,怀化受训后分在长沙战区宪兵十八团,司令薛岳,警备司令方先觉,团长安微人姚应龙。四一年参加了长沙第三次会战,在捞刀河阻击入侵日军,紧接着参加了衡阳保卫战。衡长相继失守后,他随部分人员入重庆,在青木关受训后任排长,后在来风驿训练新兵。日本投降后开赴北京,后随傅作义和平解放北京城。在军服役八年之久。谭老身体还较健朗,我们的到访令他高兴中感到意外,表情里不觉有着几分腼腆……
黎剑飞老人九十三岁,十六期黄浦生,现居三阳乡,抗战期间他一直在后方做教官训练新兵,四二年在西北军区第一步校任教官。参加了抗美援朝,他非常遗憾地对我们说:从军十多年他实质上没有参加过战斗打过仗……朝鲜战争结束申请复员,回家后正值常德治理西洞庭湖,他便积极的参加了治理洞庭湖的工程……
2012——2013年,老兵爱协两年中简略统计,在全市各县乡镇,送款及物质六万元以上。所有走访款物,费用均由爱心联盟自筹善款,其中常德一加一爱心联盟筹款近12000元。参与老兵活动者在三十人次以上。活动的脚步踏遍了桃源、澧县、汉寿、石门、安乡、津市市各乡镇。仅我知桃源县内多次走访了十一个老兵, 我在桃源境内的走访中,感动着;余田,架桥,漆河,三阳,凌津滩,昌蒲等乡镇,见证了为国浴血奋战的老兵;谭伟林,燕和清,余伯然,钟时用,张林阶(昌蒲星德山)贾家训(凌津滩)张之纪,吴启文,倪剑飞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给他们孤独的生活带来了温馨的生气,使他们饱经沧桑沟壑纵横的脸上闪动着激动。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这些老兵们以血肉之躯御外抗倭。目今半个多世了过去了;长江滚滚东逝水,弹指一挥间。秋风原上,御外抗倭,浴血英雄汉。浪花淘尽千古事,都付笑谈中。归云青山叹忠骨,国泰谁能安?英雄暮年,人生萧索,凄苦中仍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