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8-6-27 13:37 编辑
‘湘绣之魂’在何处?[原创] 一一2018年6月26曰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非遗文化采风随笔之一 常言道, 百闻不如一见。久闻郑驿桃源刺绣誉满天下, 今曰在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的这次非遗文化产业采风活动中让我见到的一幅一幅桃源剌绣作品, 我的心儿久久难以平静……展厅中的作品展示的桃源古老文化, 更展现出的是‘湘绣之魂’ ! 首先, 展厅中一幅颇有争议的‘八蛮献宝’ 还是题为‘安禄山晋见唐明皇’ 这幅剌绣作品让我迷恋, 我更倾向于前者。传说中的蚩尤九兄弟与炎黄部落在中原大战失败, 蚩尤战死, 剩其八兄弟称江南八蛮就不奇怪了。假定作品中身着龙袍者为舜帝, 因为湖湘多地都有‘舜帝南巡’ 的美丽传说, 武陵更有太阳山善卷先生隐居后又迁隐于桃源郑驿乡丰隆山, 传说舜帝曾追善卷先生于此山。如果题为’舜帝南巡见八蛮’ 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幅作品展现出了的八蛮臣服的善意和更寓意中华56个民族和谐早来自于远古的文明!至于后者标题甚为牵强, 安禄山为江北胡人, 作品中服饰就有明显区别, 北地天寒, 少数游牧民族多用两条狐尾挂在胸前。还有程咬金晋见唐太宗一说, 因为有史料表明程咬金曾又名程知节, 作过武陵刺史。不管何种传说, 这幅桃源刺绣作品却是全囯少见的孤品, 但也是‘湘绣之魂’ 最有说服力的历史佐证, 因我更相信湘西远古历史人文的底蕴!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其中,桃源刺绣又被称为“湘绣之魂”! 那么桃源刺绣又源起何时,至今仍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其繁衍应与古老的三皇五帝文化丶楚文化、西汉文化有关。有一点却更可以确定,桃源刺绣诞于桃源,这里是屈原抒写《九歌》之地,陶渊明描画《桃花源记》之地, 辛亥革命先驱宋教仁诞生之地。桃源刺绣,是地域特征极强、艺术品格极高、发生传承极具原发性的中国特色刺绣,是国之极品。而今我却仅仅要赞颂的是桃源传统刺绣的针法体系孕育了‘湘绣’,可谓‘湘绣之母’, 更是‘湘绣之魂’。
这是因为桃源刺绣透现的是屈子之魂!幅幅刺绣有着《楚辞》的文采墨香……。这位古楚三闾大夫的作品不仅展现其爱囯抱负, 也处处显露出湘沅之滨的民俗风情, 导游小李在解说中就给我们表现出他对屈子颇有偏爱,他在《楚辞》中就发现屈大夫5次提到郑驿丰隆山!而且他还考查桃源有两处曾是屈氏家族留迹地, 为此, 他大胆假设屈大夫出生桃源……他的假设两篇论文就刊登在相关的传媒上。天生骏才何处用?众人皆醉我独醒!抱石沉江为家囯,米酒粽香百世情!正是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早成世界非遗文化, 但不能不说也给桃源刺绣乃‘湘绣之魂’ 更增说服力! 这是因为桃源刺绣透现的是陶公之魂!幅幅刺绣无不展现了一篇《桃花源记》众口铄金千古风味。一处秦人古洞留下的武陵渔郎千年迷津……似乎可见’釆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布衣县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熟悉身影; 同时也见到世人对’乃不知有汉, 无论晋魏’ 的那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田园式无私欲杂念纷争的生活情景的美丽向往!这种早于世界几百年的’ 乌托邦’ 的世外桃源生活就是桃绣之魂,就那么朴实无华, 却又是一种‘湘绣之魂’ 体验。 这是因为桃源刺绣透现的是漁父之魂!无论不远10公里的名人宋教仁故里, 还是诞生郑驿乡的名人胡瑛, 他们都是近代辛亥革命先驱丶民主翘楚。一声武昌起义的枪响, 埋葬了两千多年封建体制……热血为共和, 魂归桃源情。宋教仁为民主共和歌与呼, 却饮弹上海火车站为囯捐躯!作为辛亥革命三杰之一的孙中山为其挽联’作民权保障, 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 公真第一人’!这就是对桃绣之魂, 更是对‘湘绣之魂’ 最中肯的赞誉。 ‘湘绣之魂’在桃源。民间搜集的几幅‘四不象’ 瑞兽桃源刺绣作品,将桃源地方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据说,贯穿桃源县境99公里的沅水之滨才能见到的剌绣瑞兽,能传承至今是区别桃源域外又一大特色; 还有民瑶:“经年劳累在夫家,昼出耕耘夜纺纱,新岁娘家坐半月,飞针走线巧盘花”。 这首民谣更是不仅道尽了桃源绣品题材丰富、构图优美、刻画细腻、色彩明丽、气韵生动,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更具有鲜明的民间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是一本桃源民俗生活的‘活的教科书’;反映了桃源人乃至湘人上下五千年创造历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桃源刺绣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没有任何夸张!这一切都可以归纳为‘湘绣之魂’ 在桃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