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便注定是要融化在这里了。
皎月从云层里穿行出来,投下它清洌的光辉,宽阔的江面上月光尽情地缱绻着。晚风拂过我,江水一纹一纹地涟漪着。对岸,灯光长长倒映在水面,与明亮的月光一起揉合照耀,细细碎碎地荡漾着。
江边,粗大的铁锁链上下交错相互环扣,将目光和脚步延向下游。
文昌园里,三杰亭中,宋教仁、覃振、胡瑛毗邻而居,黑色的碑文上记录着生平与不朽。石径小路,三阁三塔,当明朝的钟声被纤弱的手掌敲拍,沉闷混浊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390年的风雨跟随着清风明月隐约而来,于烟雨中飘摇,那是怎样的一个朝代呢?
守阁的老人言,桃源有三阁,文昌阁在旧址上已是三次修建,多少风雨陈迹再现,多少历史供后人膜拜——一时间凝注至此无言,历史的狼烟纷至沓来。
黑色的阁板,红色的阁檐,细碎的楼梯,晚间落锁却封存不了遗憾。抚摸着古钟的裂口,月光下辩认着依稀可见的文字,一任胸中思绪翻腾澎湃。
拐弯处走下台阶数级,眼前豁然开朗,好一偌大平台,傍园临水而建。
高约数丈的岩石靠园齐整修砌下来,落差数丈,下边空阔无比,宛然一露台。倚在锃亮的铁锁旁,清风漾面,月色如水,星辰点点,若得二三知交友人在此游览胜景,或浅饮小酌,或凭江抒怀,人生快意亦不过如此。想来历朝文人墨客临风听涛,把风弄月,吟诗诵词、莫不如此。
不远的渡口,抗洪纪念碑高高矗立,勇士们挥刀阔斧,双目圆睁、脚踏怒江、鞠躬尽瘁,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愈往下游,地势愈加开阔起来,江面也更加宽广。忽见两块巨石静静突兀水面,当下便喜不自禁脚下也越发轻巧起来。
涉水而过攀爬而上,整个身心便都浸润在这静谧微澜的江中了。回望处,大桥一遛弯的灯光延绵至此,整个水面辽阔空寂。披一身月光在清辉里莞尔,付一双眼眸揽夜江胜景。
眸子的尽处,拂淡了尘烟,清浅了心事。
掬一捧沅江水在夜风里沉醉。此时,那尘世的过往,那喧嚣的俗事逃遁无影无踪,只剩下这唯美的意境,纯纯净净清清亮亮。
“月华如水窥门觊户而来,澄江似练曳裾飘裙以去”。
今夜有约,一任惆怅远走,让你此刻完全静化,让心灵真正的安歇,去感悟生命的纯粹。
载于2013年10月14日《常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