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8-7-26 07:13 编辑
为了民生和食品安全,必须建好管好农贸市场 石门县市场服务中心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关于民生内容干货满满,每一样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尤其最突出地强调了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解决民生的高度关注和坚强决心。 从客观需求上说,农贸市场,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而且它每时每刻直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建好、管好农贸市场,无疑是解决民生和确保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几根葱、一把菜、一块肉,“菜篮子”虽小,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农贸市场是最基本、“最接地气”的保障民生和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沿阵地,前些年来,不少地方的农贸市场却因多种原因的干扰,而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有的农贸市场由于硬件设施严重落后,无法依规有序经营,食品安全难以把关,直接冲击了民生。 从各地农贸市场现状看,严重影响农贸市场发挥满足人民需求惠及民生、把好关口确保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欠科学,导致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实际落空。当前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通常主要由食安办和蔬菜办负责,其检测机构、设备和经费均在于此。但他们均为政府的办事机构,远离农贸市场,并很少与农贸市场发生联系,只有等到事件发生,或市场服务机构、或居民群众向这些部门报告后才介入其中,因而,他们的所谓监管,完全属于典型的“马后炮”式。而朝夕处在农贸市场之中,并与其密切交往的市场服务中心,却没有这种职能。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便由此成了两头都不管理的“盲区”。二是农贸市场公益性思想指导缺失,给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了巨大障碍。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应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但过去许多地方的农贸市场违背服务民生的公益性原则,并由此直接导致了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无人把关。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地方的农贸市场多由开发商打着建设农贸市场的幌子、其实出售商品房所建。由于趋利性突出,依规有序经营、食品安全把关便成了空话。有的市场销售柜台无法使用,建成时就设计落后,摊位不足,食品无经营法归行划市,熟食类、鲜活类和蔬菜类混杂经营,从而造成食物交叉污染;有的市场门面、摊位被开发商随意出卖,改作他用,造成市场容量严重不足,由此出现大量的食品安全把关完全失控的“马路市场”;有的市场顶棚严重损坏摇摇欲坠也无人修复,时刻危及人们安全;有的市场污水横流,无防虫消杀、通风设备、活禽宰杀等设施,食品安全隐患随处可见。而市场服务机构却由于产权原因,管理农贸市场,进行食品安全把关便心有余而力不足。农贸市场的公益性丧失,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落空即成了必然。三是市场服务中心地位低下,导致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乏力。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方政府,不少地方未把市场服务中心当成监管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主要力量,对于市场服务中心,除人员经费外,监管、检验等经费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基础设施、办公设备、执法装备、检验检测设备基本为零。同时,履行农贸市场日常监管职责政出多门,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畜牧防疫、卫生监督管理、农业等多个部门似乎都管,但现实中谁都没有真正下力,造成了有的农贸市场出现“黑豆芽”事件、“干辣椒中加玉米壳”、“地沟油”、白菜毒死居民、烧烤毒死学生等恶性事件。此外,有的地方农贸市场开办主体实际转向私人后,食品安全日常管理便完全没有开展,农贸产品的来源、产地、各类成分含量无人监管,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乘虚而入,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再加上不少农贸市场没有检验室和食品、蔬菜检验检测设备,无法实施食品检验检测,因此既不能防范于未然,也无法进行事后追责。另外,不少地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力量薄弱,执法无权,装备落后,待遇低下,因此,面对不法分子手段的花样翻新,市场服务中心明显感到监管无力从而导致食品安全责任无法落实。许多区县市市场服务中心也因不被人重视成了弱势群体,因而人心不稳,情绪低落,食品安全更无人问津。 据悉,在去年全国人大会上,我省部分人大代表看到了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视和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议案。由于这一议案直接涉及重大民生,因此立即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并将派出调研组来湖南对此进行专门调研。另外,从去年起,我们曾多次组团外出参观。通过参观,我们发现,许多地方已经认识到了农贸市场与民生和食品安全的关系,正在下大力扭转过去忽视农贸市场公益性的不良倾向,并由政府主建前卫的骨干农贸市场。同时,科学设置相关机构,调整工作职能,提高市场服务中心的待遇和地位,从激发农贸市场管理服务和食品安全把关的主力军的积极性。这充分体现了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对民生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作为直接为农贸市场提供管理服务的市场服务机构,我们为此庆幸。我们充分相信,有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贸市场有关民生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已经指日可待。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贸市场要实现便民惠民的终极目标,重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功能齐全、大中小结合的农贸市场网络;要始终坚持把农贸市场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要责任明确,制度落实,保障到位,要一个口子统抓,一个标准到底,严把生鲜产品中的“生产商—收购商—集散场—批发场—超市(集市)—居民消费”五级流通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需求,在确保农贸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使饮食要求向健康化、优质化、便捷化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农贸市场大‘变脸’,民生工程惠民生的目标。 2018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