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山中,那学校,那师生(下)
入夜,校园里一下灯火辉煌起来。看到这情景,我们诧异不已。此前在县招待所住宿时,刚好遭遇停电,一夜未见光亮。当时招待所解释说,这是县里供电不足!而这里,却是世外桃源!看到我们疑问这里何来电灯时,已坐在椅子上歇气的徐校长,连忙告诉我们:“这搭办省水电部门的专家干部们!早两年他们下放到这个公社后,利用这里山高溪水陡的优势,兴办了不少小水电站。如今,这山高林密偏远之地的农民们,在水电专家们发挥专长后,一夜之间,就都享受到了这灯火通明的夜晚了!这之前,封闭在这大山里的山民们,还不知电为何物呢!”啊,我记起来了,在此前一年的《湖南日报》上,自己曾读了一长篇通讯,题目叫《万盏明灯照山乡》,原来就是写的这里啊!难怪白天学校里的过道和厕所的灯都亮着,是因这山溪里,正日夜不停地发着水电,在输送不出去的情况下,只好让它白白地“浪费”了!随后,徐校长还告诉我们:“这两年,因省地县干部下放这里劳动锻炼,我们学校还因此得到了不少高水平的好老师呢。”随即,他提醒我们实习时,要多向这些老师好好学习呢!
徐校长这后面提醒的话,随即不久便让我们先后感受到了。比如有的中年老师带班,身子状况很不好时,仍然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顾不得去住院治疗;接受我同睡一床的高老师,大学毕业因出身不好分到这里后,在高中教数学、物理时,堂堂课精彩纷呈,非常地受学生欢迎;音乐系毕业的崔老师,因父母是当权派靠边站后,她被只身下放这里,没背包袱,仍满腔热情地教学、带班,效果极好。她组织老师业余排练演出的京剧《沙家浜》,还被县区乡三级领导赞不绝口。
在这些老师的言传身教与影响下,我这个高中还没毕业、刚从石门铁建工地招来的新教师,耳濡目染时,也开始收获到怎样上课、如何带班的一份喜悦。
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讲台时,上的是王之焕的《望天门山》。由于初次上课,既无经验,也不知学生深浅,结果讲了20多分钟后,便没戏了,一时手足无措,尴尬十分。随后,我向下放来的肖老师求教,第二堂课便改变了此前的窘态。第三堂课又比第二堂课有了进步。如此上了20堂课后,还受到了学生的拍手叫好。
至于带初二年级的一个班时,我按班主任唐老师“要热情对待学生”的提示,发挥自己当过几年班长的优势,在她因病离开学校后,我便把她的担子全盘接了过来。除了早晚自习与学生泡在一起外,我还注意给个别惹麻烦的同学做思想工作。看到班上一姓谢的同学像个“飞天蜈蚣”、一姓罗的同学被喊为“人人嫌”,我不仅不歧视他俩,反倒对他们很关心。只要有空,我就与他们拉家常、作劝说,十多天后,都有了转变。在我离校回县时,这两个15岁的男学生,还在班上当众哭了起来。此后,即1986年底,我陪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团来这里验收时,还特地打听了这两位学生后来的情况。校长告诉我,这两位学生高中毕业后不久,谢姓同学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罗姓同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了二等功!听到此,我替他俩感到高兴。其实,我当时就感受到,只要老师给予关怀体贴,他们就十分地感激你。记得一个风暴来临的下午,我带着这个班几十位同学,去观音尖旁的山上给食堂砍烧柴时,就感受到他们对我这个山外人的照顾。当我边进荆树丛中,边提醒学生不要被镰刀误伤自己时,谢姓同学就跟在我身旁,不时提醒道:“张老师,您要注意呀,这变天之前,小心荆棘丛中有毒蛇翻身花蹿出来咬死人呢!”果然不出几步,他就突然拦住我,指给我看道:“小心,前面就是一条翻身花!”我定睛一看,吓得汗毛都倒竖了起来,果见那令人恐惧发麻的翻身花,即五步蛇,正口吐舌箭,盘作一团而伺机着!好险呀!随即,我大声要求学生不要进入荆棘中。回来路上,我们每人背着一捆柴时,我还对同学们道:“今天,谢同学真了不起,还救了老师一命呢!”自此后,谢姓同学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向班上团支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
这远离县城的云雾山中,这云遮雾障下的中学,在这里工作、学习的老师和学生们,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来自山区人的纯朴厚重、深情厚谊,还有他们那似大山般的热情和胸怀。我感到,这里,是陶冶人们自然而美丽心性的好地方!
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回县的我,依然十分留恋这云雾山中,留恋这云雾山中的中学,留恋这云雾山中学校里的老师和昔日的学生。因此,我借检查工作,或慰问老师,或资助困难学生之机,曾多次驱车进入这大山里,来到学校,看望老师们。虽然,让我十分感激或敬佩的徐校长、刘老师、高老师、崔老师和肖老师,等等,他们在调升为县里的骨干或高级教师后,有的不幸英年早世,有的早退了休,可他们在我心中,永远是我工作向上的好师长。
我不会忘记这来自大山的情怀,来自这大山工作过的有恩于我的师长们,也很恋着类似谢姓这样的学生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