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50|回复: 19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 1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8-2 14:19 编辑

      
      近日翻书,偶见一文,说的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俗语的来历。读后,觉得有趣有义,一时手儿痒痒,信手将它敲打出来,以享众视。

      典故源出于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谓所著之《路史》。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有西域藩国——回纥国国王,为表达对“天可汗”的尊崇友好,特派使者缅伯高率领人马并携带着一批珍奇异宝,要去长安拜见大唐天子李世民。

      众多贡物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一路之上,千里迢迢,最令缅伯高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一只白天鹅。这东西是筒活物,每日里得吃喝拉撒。此去山高水长,路途遥遥,路上若有个三长两短,出点儿闪失,这筒活物又如何交得了差使哩!因此,一路之上,缅伯高对这只珍稀的白天鹅,全都是亲自动手喂食给水,一时一刻儿都不敢有些些儿的怠慢。

      一日,缅伯高一行来到沔阳河边。在等候船只递渡时,忽见这白天鹅伸长脖颈,张着嘴巴,在吃力地喘息。缅伯高见天鹅这副模样,又于心不忍,便打开了笼子,手抱天鹅来到河边,只想着让它喝一个痛快。谁知啊,这天鹅喝足了水,心满意足,竟展开双翅,‘扑喇喇’飞上天去了!
      缅伯高顿时急傻了眼,猛往前一扑,只想抓住它。却不料只抓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捉住这天鹅。

      只见天鹅腾空而起,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鸣叫了几声,径直飞去。缅伯高眼睁睁看着天鹅渐飞渐远,最后变为一点点,消失在苍穹中。

      天鹅飞走了,缅伯高捧着手巴掌内那几根雪白的羽毛,直楞楞直发呆,脑壳里头来来回回地想啊:这又该如何是好呢?俺此行为的就是进贡吗?可如今进贡拿什么去见‘天可汗’的面呢?你说是就此打道回府去吧?可回去后又如何向国王作交代啊!思前想后,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行啊!

     穷极无奈,缅伯高从身上掏出块洁白的绸手绢儿,提起毛笔,蘸上墨,在手绢上面写了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随后,小心翼翼地把这几根鹅毛包裹好了,掖在身上。

      缅伯高带领随从,押着珍宝与这几根鹅毛,历经了千难万险,披星戴月,不辞辛劳,终于来到大唐的都城长安。

      太宗皇帝接见了回纥国使臣,缅伯高先献上其它奇珍异宝,然后献上包裹着鹅毛的手绢。
      太宗皇帝接过手一瞧,有点摸头不知脑:怎么就几根羽毛呢?随后将手绢展开,这才看到手绢上面写得有一首诗。便将诗文仔细看完,再又听缅伯高如此这般的一番诉说,非但没怪罪他,反倒觉得这缅伯高是位忠诚老实的使者,且不辱使命,于是,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一段佳话,便流传下来。

      再往后,世人多以此佳句,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深厚的情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兴州 发表于 2015-8-2 12:55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3: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4: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4: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吉祥!祝大家夏日清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4: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知识,很多都是读书中得来的。直接的感受得来的知识,那只是浩瀚知识中的微乎其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送毫毛,礼轻情意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16 , Processed in 0.0341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