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8-11-8 17:14 编辑
他的演讲,引起了大家 的浓厚兴趣!
2018年11月7日,全市创建“中国长寿之乡 ” 工作现场会,在 临澧县隆重召开。常德市善缘养老集团董事长、福寿颐康园院长杨挥钧作为特邀代表参加 会议,并上台就如何做好养老工作进行了演讲 。他的演讲,引起了全体与会人员、特别是市级领导的浓厚兴趣。下面,是他演讲的全文:
常德市福寿颐康园 我是常德市善缘养老集团董事长,常德市福寿颐康园院长杨挥钧。我们院建成一年来,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成绩较大、影响较好,入住老人有来自新疆、安徽、北京等全国各地的,先后获得老人家属送来的锦旗和牌匾有20多面(块)。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树立人性化理念,让养老工作有较高的占位。 第一、在思想政治上有高起点。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系列指示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做到用党建引领养老工作。我们建立了福寿颐康园党支部,在入住的67名老年党员中建立了3个党小组,把党建活动宣传和党员活动阵地打造得鲜亮明丽,党员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在员工党员中,建立党员先锋岗,实现了哪有困难,党员主动挑重担。
第二、在养老理念上有高标准。我们办养老机构,在员工思想上有个明确的共识,那就是:为党委增添光辉,为政府减轻压力,为社会排忧解难,为老人健康助力,帮子女敬好孝道。这样,全体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热情满怀,积极主动爱心满满,自觉的做到了“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
第三、在养老文化上有高要求。任何人的一生都是离不开文化的,老年人更是这样。因此,我们特意为入住的老年人布置了美好的文化环境。在活动室,我们为他们摆满了古今中外,和反映本市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在人行走道大墙上,我们图文并茂的为他们悬挂了保健养生、古人孝道、通经活络、人物故事等方面的宣传牌。 丰富的党建和文化氛围,让广大老年人振作了精神,先后有27名老党员用笔写出了他们对党的颂歌。80多岁的老党员李郡钧写到:“感谢共产党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住所。这里,因为有了党支部,让我这名老党员仿佛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一天到晚心里热乎乎的,感到格外开心、放心和舒心。”
二、采取人性化手段,把养老工作推向疗养的高度。 首先,在硬件建设上,立足于高档大气。我们现在高高耸立的4栋达3万多平方米的养老大楼,由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不仅雄伟气魄,宽敞明亮,还做到了栋栋相连,处处相通,8台电梯随时待命,所有入住老年人无论是找领导找医院还是进餐厅,天晴不出门,下雨不打伞。
其次,软件设施立足于精雕细刻。在软件建设上,我们有句行话,叫“适老化”建设。为了让老年人方便适用,我们注意优化了每个小小的细节。为了让老人步行平安,我们的楼梯,特别在宽敞、平展、颜色上动了脑筋;为了防止老人碰伤,所有家具,没有方角,全是圆角;为了便于老人在床上拿到小件日用品,我们所有床铺,都安装了4个抽屉;所有房门边,都有能够让老年人随时可坐、可换鞋袜的木柜;为了方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我们为老年人设立了许多棋牌书画,唱歌跳舞,卡拉OK,播放电影的公共场所;办公3楼,有近百件科技含量高的康复器材,和一长溜儿针灸、火罐、刮痧、按摩等理疗室。
再次是疗护工作立足于老年病的康复。为了老年人健康,我们拿出300多平米的房子,招聘了20多名德艺双馨的医护人员,购置了几百万元的医疗设备,报经市卫计委批准,办起了档次较高的疗护中心。现在,每天24小时除疗护中心有中医、西医值班以外,还有医护人员在各个楼层巡查,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变化和医疗需求。
今年3月,58岁的张某处于瘫痪状态,女儿送来入院时悄悄对医生说:“我爸快不行了,请你们好好关照一下”。医护人员除给他对症发药以外,还给他做穴位按摩,陪他聊天。现在,老张坐得起来了,一天到晚有说有笑,经常和人开些玩笑。
三、搞好人性化服务,把养老院办成老年人的幸福家园。我们养老的目的,就是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长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抓技能培训。我们坚持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常年抓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礼仪、护理、厨艺、财务等各个方面。比如护理工作,我们要求从正、副院长起,人人都要先从市里、再到省里进行培训,护理人员不拿到中级护理证,一律按照制度不准入职。现在,院里除我本人是高级护理师以外,62名护理人员全部持有中级护理职称,即使那些纯办公人员,也分别获得了初级、中级护理证,国家高级营养师、中级心理咨询师等职称。
二是抓敬老风尚。为了让全员养成爱老敬老助老的好习惯,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讲话,和古今中外爱老敬老的故事、名言编成书本,组织大家学习和讲述,让大家变成自觉行动。
现在,我们院里每个人都把老人当父母待,把自己当老人的儿女看。比如膳食,俗话说:“众口难调”。我们的老人有近400人,不光是众口的问题,而是人员特殊:口味上,有的咸不得,有的淡不得,有的辣不得,有的不辣吃不得;在生活习惯上,有的稀不得,有的硬不得,有的要吃肉,有的不吃肉;在生理感觉上,有的烫不得,有的凉不得等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的厨师们表示:一定要变众口难调为必须把众口调好。于是,食堂里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广告文字:硬饭处、软饭处、热菜处、凉菜处;再说老年人打饭打菜,我们都经历了三个方面的重大改进。以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都在餐台上自己选用。这样老年人手脚不灵,行动缓慢,经常泼汤掉菜;便改为由服务人员给老年人逐个打菜,老人们手脚虽然轻松了,但又出现了新问题:他们每餐都要排队。厨师们想,现在年轻人都不想排队,怎能让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排队?于是,又购置了一批大碗小盘分发给老年人,每到开饭时,请他们坐在桌子旁,由服务人员用餐车把香喷喷的热菜热饭送到老人的碗里。
三是开展多种活动。院里先后为老年人组成了愉阅团(组织老年人讲党的光荣传统,先进人物,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语录)、艺术队(剪纸、书画等)、演出队(唱歌、跳舞、小品等)、棋牌队(麻将、跑符子、扑克等)、保健队(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给痴呆老人讲故事)。同时,院里还坚持做到集体活动不断,带老人外出郊游,看城市变化,逛大型超市,赏花海风景,走大小河街,观穿紫河全貌,请大型歌舞团来院演出,组织本院艺术人才展示风采等等。今年国庆节,本院组织的一场大型文艺演出,入住老人就有5个节目上台,他们身穿红马甲,脸上笑得像菊花,台下掌声连连拍,男男女女笑哈哈!
院里各种有益活动,对入住老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80多岁的老年痴呆者曾玉翠,进院那段时间见人就哭、排斥他人。女儿心里难受,几次提出要接妈妈出院回家。护理员周志平建议她多住段时间,让院里爱心活动把老人的精神从恍惚中唤醒过来。于是,周志平除了带着老年人参加院里组织的集体活动外,还单独带她唱歌跳舞、讲有趣故事。有时候,老人通宵不能入睡。周志平便通宵陪她聊天。半年过去了,奇迹出现了。老人说笑正常了,逢人就夸是院里治好了她的病。她的女儿也说:“喜得上次没有把妈妈接回去。不然,真的会悔得肚子痛。”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人性化养老方面,我们院里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见到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老年人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会议,对我们今后的养老工作,激励很大、鼓舞很大、鞭策很大。散会后,我们一定会大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指示,原原本本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同行业的先进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采取进一步措施,切实把养老工作做得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老年人及其家属们满意,把我们福寿颐康园打造成真正的养老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