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59|回复: 22

【原创】七品清官陈养元安徽布善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7 0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庆常德府志》读至卷四十传第五,若干列传中有《陈养元》。传主仅举人学位、知县官阶,对其传文我不大在意,便浮掠而过,但最终却被一段文字揪住了眼球:
      “养元所至,人争趋如赴壑。署德、太两邑篆,及代,民遮道乞留数日。已入宁境,攀辕从者犹络绎于道。辛丑行取入都,宁人如失怙恃,建祠西津上,奔走号泣,日以千数。”
      好个陈养元!仅七品县令,离职时居然“民遮道乞留数日”,他即便走出了县境,“攀辕从者犹络绎于道”,尤其是“行取入都,宁人如失怙恃,建祠西津上,奔走号泣,日以千数。”于是,我回目细品,又阅《常德市志》、《常德历代名人》和《德山志补》,基本读懂了《陈养元》。
      陈养元,字正求,号鹿山,清代武陵县人,康熙癸酉(1693)举人。官累安徽宁国、太平、旌德县令,皇帝以贤良特召,谢世后又旨祀江南名宦,崇祀乡贤。老百姓挽留他,爱戴他,纪念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因为他爱民如子,勤政清廉,心中唯有老百姓,细微之处彰善德。
心系民,身迹民

      陈养元授宁国县令时,正值该县大旱灾并引发疫病。他到任后,一面立即组织百姓抗旱,一面开仓赈饥。面对疫病蔓延,这位知县大老爷却当起郎中来,亲自炼制药丸,不辞辛劳,奔走疫区,每天治愈病人上百,疫情很快消弭。紧接着鼎力革除税费陋规,为民让利每年达六七千两银子。一时间,全县广积粮,禁浮靡,万象新,士民喜。
      宁国乃山丘地带,蓄水很难。陈养元及时策划部署筑塘坝,开沟渠,并带头工地劳动,现场督修。同时,完善灌田办法,有效地预防了抢水纠纷。丙申(1716)秋,为了抗旱,杨养元夜宿郊外,赤脚行走,砂砾伤脚,百姓感动得流泪,固请求知县回衙门,但知县却执意留在抗旱前线。徽宁赤地千里,陈养元不辞辛劳,奉檄前行,历泾县、旌德、广德、太平、建平、徽歙等郡邑勘灾,于第一时间内,实事求是地向朝廷报告灾情。朝廷下拨粮食十万余石,并免除了当地丁粮。陈养元还高度重视交通,先后募修胡乐镇桥、泌溪桥、重修同人桥、东山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旧制度规定,漕仓粮兑付失期,是要治罪的。陈养元到太平县上任的时候,离兑付日期仅十天了。为了调动百姓的踊跃缴纳,他果断地减除额加费用,不足十日就完成了任务。因灾情严重,太平县百姓聚众求赈不止,陈养元前往安抚,事件很快平息,他环跪泣谢百姓。事后,他又亲自拟文,报告督抚,又为百姓争得赈粮万余石。

善断狱,宽自首

      陈养元天资聪颖,认人记人过目不忘,断案如神。民犯罪,养元一般不用差役拘押,只追查里、甲连带责任,迫其自首。初任职时案牍积压如山,不久,百姓觉得无事可诉。
      几种史书都详细地记载了这个案子:宁国县有位男子中刀伤惨死在绝壁之下,尸体也无人认领。知县养元亲自率人前往勘验时,看见一个妇人隐身树林中踮脚探头,养元派人跟踪到一座寺庙,逮系妇人直接来到庙里。两个和尚看见官人带着妇女进来,吓得面如土色。经责问,真相大白,原来是这两个僧人与妇人私通,合谋杀死其夫。三人均伏诛。

兴人才,扬善德

      杨养元重视教育,重修文庙、文昌阁。选拔邑中有才思者为义学长,并亲自为士子讲学,宏奖塾学。凡他工作过的地方,人才兴盛,乡试必有中举者。因此,宁国百姓为纪念养元振兴斯文,将其所建的西津书院命名为陈公院。他深入里、甲和农户,劝农春耕。延请文士,宣讲礼义,制定乡规民约,淳化风俗。养元居家,孝友睦族,置义田,立宗祠。还周恤名人墨士及其子弟,帮助刻印其诗文。
      陈养元民本思想和勤廉品格,得益于他家乡的善德文化的熏陶。陈养元仰慕善卷先生,多次浏览德山,寻访善卷遗迹,感受善德精神。《德山志补》刊录了他有关善德的四首诗,其《登善卷台次徐鸿轩》曰:
巉巉孤峰顶,幽人此结缘。
浮云轻下界,旦日复高天。
草长冥阶处,江寒洚水边。
当时尽耽隐,帝力阿何肩。

       “当时尽耽隐,帝力仗谁肩”这两句,是他对善卷让王以及隐逸文化的独特见解:尧舜时代,天下已治,善卷不占其位,不居其功,其品德诚然高尚可贵。同时,尧舜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也必须充分肯定。如果贤能者都隐居自顾的话,天下就无人担当治理了。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传播善德精神的远大志向。
      陈养元才华横溢,诗文并茂。晚年曾主讲常德朗江书院的清末著名文人邓显鹤,在他编辑的《沅湘耆旧集》卷六十八辑录了养元诗三十三首,并评价说:“武陵陈氏,世有文学,文而又儒循绩炳然,不仅以诗人目之也。”因此养元还有《鹿山诗文集》、《宁阳政事录》、《太邑旌邑代疱录》约千卷留世。
       《宁国县志》也是陈养元主修的。

(原载散文集《善德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1年出版)

来源: 常德古贤故事(9)七品清官陈养元安徽布善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6: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因为他爱民如子,勤政清廉,心中唯有老百姓,细微之处彰善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6: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养元,他爱民如子,勤政清廉,心中唯有老百姓,细微之处彰善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1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毛会长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9:47 , Processed in 0.0380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