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9-2-13 15:54 编辑
春天:你应该把握这些关键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季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季节。所以,我们要在春天打好身体基础,提高身体素质。那么,春天养生有哪些关键点呢?
一、要有养生意识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些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我国传统养生是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春季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二、把握四个关键 首先谈起居。 春季气候虽然很不错,但气候变化非常之大,一会儿寒冷一会儿温暖。人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春天里,我们不宜太早的脱掉厚衣服,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更是不应该一下骤减棉衣。春季在睡眠上要尽量早睡早起,可以适时适当参加些室外活动,舒展筋骨。希望身心和谐,每天都能精力充沛。
其次谈饮食 作为高级营养师的我,饮食养生应该是谈论的重点。总的说来,春季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酸味的东西。因为肝主春,五味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春季在饮食调养方面一定要注意,适当食些甜,少食酸味食品。
1、营养素种类要齐全。按照高标准,人体要有50种不同食物,才能满足细胞所需要的40种必需营养素。据资料反映,中央首长每天吃25到30种食物,神州五、六号航天员的牙膏状食品由50种食物构成,神州七至十号80种食物,神州十一号更有100种食物。按照2013年国办文件《中国食物营养发展纲要》要求,如果每天20种食物做不到,降低要求每天也得有12种食物,否则,人体就会缺乏营养素。
2、营养素数量要充足。一般人营养素最不缺乏的,首先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即米饭米面吃得多;其次可能是脂肪和动物肉吃得多,且不说脂肪种类对不对。人体每天代谢需要1200毫克钙质,以前食物来源含钙425毫克,现在只有391毫克,钙缺口至少为800毫克。不管你如何正常饮食,来自蔬菜水果的全能营养素维C,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摄入量为200毫克,水果维C最多的猕猴桃为420毫克/100克,蔬菜中最多的柿子椒144,柑橘50,苦瓜=红薯叶=59毫克,西红柿19毫克,苹果=5毫克,稍微算一下,每天的正常饮食严重缺少维生素C。
3、营养素比例要恰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三大能量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分别应为50-65%,15-20%,25-30%,常见米饭过多,肉食过多,植物优质蛋白少,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处于缺乏状态,非传染性、慢性、退行性疾病多与此有关,能说不缺营养吗?
4、营养素条件要充分?单就补钙来说,有的人骨质疏松,腰弓背陀,手脚抽筋,一般人不知道哪些食物含钙丰富,也可能吃了钙片,但由于没有雌激素作为留钙素,没有维生素K作为沉钙素,没有日光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没有维C帮助钙运转,仍然手发麻,腿抽筋。这是因为正常饮食中食物单调,缺乏所需营养素作为吸收条件的表现。
有些人冬季进补羊肉、牛肉、狗肉等大补食物,却从来没有想到要食用营养素补充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解决代谢问题的意识和观念。
第三谈运动 春季气温的回升比较快。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加快我们人体血液的循环,有助促进气血的运行。我们经常说春季踏青,出去走走,做一些缓和的运动,例如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这些,对养生是非常有好处的。春季在运动的时候,我们注意不宜太剧烈,不宜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样子。因为,这样会消耗阳气,对养生是很不利。
第四谈情志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 专家指出,春季的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