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47|回复: 58

《泰山重》:颠覆性地表达敏感话题(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9 1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19-3-9 16:16 编辑

             《泰山重》:颠覆性地表达敏感话题(续)



     首先,它颠覆性地表达着敏感话题
     其次,它清晰地叙说故事来龙去脉
     第三,它画龙点睛般地
塑造着人物
     (紧接前文) 从小说中看到,作品处处围绕着人物的活动来写。沈从文那“小说要贴着人物写”的理念,也一直贯穿到这整篇小说中。正因如此,所以,作品对里面十来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如陆红梅、李天龙、李福贵、斌先生、富老爷、青皮后生、王得志的父母他们,几乎都是塑造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一个短篇,容量极小,为何能让如此多的人物活动其间,并且有声有色?这里,关键在于作者那擅长点睛的人物塑造手法。为说明这点,笔者不妨以张志坚、王得志这一主一很次要的两个人物,作个简要分析。
    先看张志坚吧。
    这是一位真实可信的政法干部形象。作为县政法委书记,对信访和维稳大事,特别重视、特别敏感、毫不松懈、雷厉风行。闻知李天龙要聚众上访事后,非常恼怒焦急。他在电话中通知乡党委书记陆红梅,等着他一同去解决问题时,几乎是吼着作出安排的。为把此事消灭在萌芽状态,他采取“擒贼先擒王”的作法,立即驱车赶来乡里,接上陆后,便迎着雷暴风雨,连夜赶赴大龙山李天龙住处侦察。
    张是一位睿智而老练的查案高手。在带着陆走访“斌先生”,调查他用王得志为他贷的20万元钱,在湖北风凌渡“进货翻船”之事时,既“循循善诱”,又出其不意提问、察颜观色。当即察觉这人三疑点:见面开始,便“发现老人的神色有些紧张”;了解情况时,见他“脸上又闪过一丝慌乱”;问他风凌渡那里的古塔有多少级时,他说:“我当时就忘了数一数”,这哪是当时的悲情行为呢?经发动群众,震慑坏人,使得这“斌先生”,后来主动向张、陆当面投案自首,交代了王得志唆使他编造长江“进货翻船”的假事故;并且,王从中私吞18万元、他本人得2万元贷款的“呆账”案件。这从而使得李状告的王的贪污案“查无实据”之事,一下真相大白了。
    身为县委常委,张志坚的政治素质是很高的。这从当面严厉批评、耐心教育李天龙时,那精彩的第7节场景中,便一目了然了。在村部,面对“倔强地昂着头”、虽然“沒有证据,但我有根据”,坚持“不告响这个状,就要到天安门广场伸冤去”的李天龙,张气得大声地吼他“混账”、“糊涂”,并拍案而起。“过了许久,张志坚才平静下来。他看了看缩在沙发里不知所措的李天龙,挨着他坐了下来,拉着他的手,平静地称他叫‘天龙兄弟’”,并对他过来遭受的冤屈表达了很同情的态度。在看到李“身子动了动,目光也柔和些了,把身子转了过来”后,张深情地对他道,“作为我们个人,就不能计较历史给予我们的恩恩怨怨。至于你当年的婚事,王得志橫加干涉是完全错误的!”说到这里,张的眼里湿润起来,手也把李天龙攥得更紧,继续道:“最后我还要给你说清楚那就是你告状的动机,只有从帮助我们党惩治腐败,清理党內的腐败分子才是正确的。你现在好像是要把党和政府放在对立面,如果你不给我解决问题,我就要上访。如果全国的人都像你这样做,我们的人民是个什么形象,我们的国家是个什么形象……听了领导的这番肺腑之言后,“李天龙抱着张志坚的肩膀嚎啕大哭”。
    至此,一个认真负责、善于把握处理棘手案件的好干部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再看王得志吧。
    虽然,这只是小说众多一般人物中的一个,可作品也对这个形象塑造得鲜活丰满。王虽然是“长工”家庭出生的人物,并且当了几十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可如他公开说的那样,是个因“吝啬”而“六亲不认”之人!如,他对来家的妻侄女小陆红梅,连打发“一件红缎小棉袄”也不情愿,还背地里“抱怨”妻子;别人来家拜年,送来腊肉等礼品时,他“嘴里连连留着吃饭,可从灶屋里的冷火秋烟的状态看,哪里有什么饭吃”?
    他在村民中的形象极其负面。就如李天龙所指斥的那样:他“几十年来游手好闲,像个二流子,从来沒有下田劳动过”;“我认准了王得志确实是一个坏人”;从“斌先生”投案自首,揭发王邀他侵吞20万元公款时,如王自己表白的那样,他是“枪口上的麻雀,吓大了胆的”;从陆要他坦白交待问题的拒绝中,“陆红梅陡然明白了,坐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政治老手。虽然他活动的范围只是基层的政治舞台,但几十年风雨的历练,使他变得像一只老泥鳅,怎么也不容易抓住!”    王不仅吝啬得“六亲不认”,而且贪婪得要他人背黑锅而私吞公款,还处处仇恨李天龙。如:先是暗地去学校使坏,把他安排为“回乡务农”,断了李升高中的梦想;后是当面侮辱李与金花,公开拆散了他俩的婚姻;还把李母活活地气死了!
    这个看似“好人”,实则坏人、罪人的形象意义在于,正是因为他没得到及时查处、惩办,冤屈者怎会忍气吞声?让犯罪的基层干部逍遥法外,社会维稳之事,岂会不出天大问题?
    在这篇小说中,还有一些很突出的写作特色。如质朴的写真手法,情节的高度凝炼,结构的紧凑自然,语言的大众化,等等。由于上述一系列老到的表达手法,所以,使得这篇内容复杂、情景凝炼的短篇小说,容纳了一个中篇才具有的份量!      
    赏析小说到这里,我突然记起高尔基的一句话。他说:“观察的广阔,生活经验的丰富,往往使作家有一种力量。”我想,当过下乡知青、民办教师、重点中学高级教师,又有众多好友的张乐群,他的经历和见识必是很宽广的。若不如此,他是写不出如此好作品的。这里,我又想起鲁迅的话。他指出:作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我想,张乐群若不基本具备这些,他是写不出如此有颠覆性表达敏感之事的作品的!还有,我记起“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观点来。作为优秀小说,无论对人、对社会都有一定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联系本篇小说,想到其中的主人公__县政法委书记,及时亲临一线查案办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时;解决上访人不与政府对抗;如何在实践中区分“好人”与“坏人”;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等等,谁能说本篇没有一定的认识、借鉴作用呢?


    赏析结束时,我突然觉得,上文提到的白连春编辑的推荐文章,即《“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走一个坏人”》中,引用的作者感言,用作本文的结尾,不失为我们读《泰山重》后,咀嚼的余香满口吧!
    张乐群在《我的自白》中感慨道__“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某些素材几乎是真实地发生在我的那位朋友身上。我有时候想,那些得志的人千万不要欺侮弱者。弱者始终是要‘盯’住你的!在这个人世间,如果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多一些热爱,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仇恨,报复和打击。那这个人世间不是日趋美好吗?那距离我们所向往和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是更近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16: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人世间,如果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多一些热爱,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仇恨,报复和打击。那这个人世间不是日趋美好吗?那距离我们所向往和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是更近了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19-3-9 16:19
在这个人世间,如果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多一些热爱,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仇恨,报复和打击。那这个人世间不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16: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20: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赏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2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在正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9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在正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5:53 , Processed in 0.0393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