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1|回复: 16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逝世 系最后一位开国中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7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15-9-7 21:09 编辑

张震.jpg
资料图:张震上将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2015年9月3日17时,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88年授上将军衔)张震上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1岁。

在官方讣告中,张震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

张震1914年10月5日出生,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湖南省平江县人。7岁时阅读《说岳全传》对岳飞产生崇敬之情,因岳飞之子名字均为雨字头单字(云、雷、霆、霖),故自己改名为“震”,并以张震为名。

张震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八年抗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系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中将。

张震将军简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

191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小时当过学徒。

1926年在家乡参加劳动童子团,任副团长。

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任宣传部部长,曾参加两次“平江扑城”暴动。

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5军第2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1师1团宣传队队长。

1931年起任红3军团第5军1师1团连政治委员,第4师10团通信主任、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役。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科长。

1938年2月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参谋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参加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参谋长,随同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率部挺进豫皖苏边区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1月任新四军第6支队参谋长兼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协助彭雪枫、邓子恢等率部挫败日伪军1942年冬季“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后参与指挥山子头、西进战役。

1944年11月兼任第4师11旅旅长和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华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攻势作战。日本投降后,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战役。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先后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胶东等战役。

1948年3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兵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豫东 、济南战役 。同年11月淮海战役发起后,他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渡江、上海战役和所部攻占南京、杭州、上海并向福建进军。同年8月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

1952年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代军长兼代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金城进攻战役。同年底回国。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3年,1957年10月毕业后任副院长、院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70年12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曾负责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筹建工作,任工程指挥部政治委员。

1975年起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列席军委常委。

1980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85年12月起任国防大学校长、校长兼政治委员。

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参加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江泽民主席领导下坚决贯彻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积极推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第十四届中央委员。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震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jpg
[size=15.9995994567871px]张震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2015年9月3日17时,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88年授上将军衔)张震上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1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震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八年抗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系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中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15-9-7 21:19 编辑

  被赞能参善谋曾六次负伤

  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享年101岁的张震将军溘然长逝。张震是中国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生战功显赫。战争年代他曾6次负伤,部队指战员称赞他是“能参善谋”的好领导,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评价他“性格豪爽”。

  就在不久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还发表了张震撰写的题为《学习和研究<论持久战>》的文章。


  从“火牛破阵”到重视高科技

  1930年5月,年仅16岁的张震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的一名小兵。从军三个月后,他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

  当时,敌军阵地地雷密布,有人提出借用战国“火牛破阵”的办法。张震奉命把尖刀绑在牛角上,棉花浇上煤油,捆到牛尾巴上,攻阵时点燃棉花,逼着火牛趟地雷,冲铁丝网。可火牛还没入敌阵,就遭到机枪的扫射,反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这段经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战国时期是冷兵器,现代是热兵器,时代及条件都变化了,简单仿效怎么能成?

  此战后,张震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等多个战斗,成长为赫赫战将。新中国成立后,张震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1992年12月,在一次军事战略问题座谈会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即席发言,提出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新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因为“未来战争要么不爆发,爆发了就是高新技术的战争”。这一论述后来写入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总领条“军事科学”中。


  禁止军队生产经营防腐败

  张震是国防大学的首任校长,国防大学1985年组建时,“军事就是封闭”的观念还桎梏着人们的头脑。张震确定了国防大学“立志面向世界,走开放式办学之路”的办学思路。

  担任国防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因经营纠纷,地方人员状告国防大学,张震作为法人代表,成了“被告”。这让张震意识到军队不能搞生产经营。

  在1991年底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张震提出“要充分认识搞生产经营对军队的危害”。1992年1月,张震给一位军委领导写信,分析了军队搞生产经营的弊端,再次建议:“军队应该‘吃皇粮,开正门’。不然,认真查一下,不知多少人要犯错误!”

  1993年8月20日军委常务会议决定:军以下作战部队一律不得从事经营性生产。


  邓小平赞其懂“拨乱反正”

  “文革”时期,张震被调到武汉军区当副司令员,政治上被边缘化。1975年,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邓小平点名让张震当总后勤部副部长。1977年3月,张震开始主持总后工作。次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张震当时表态说:“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它阐述的观点是对的。我认为,既然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不怕接受实践的检验。”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在小组会上,张震再次谈了自己的观点:“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并不是说毛主席没有缺点和错误,我们不能要求他的每条指示都百分之百的正确……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发现自己的决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也能够及时改变。”

  看到小组发言简报,邓小平称赞说:“张震懂得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这个部长懂政治!看来,总后的思想路线也对头了!”

  1992年10月,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张震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与出席十四大的全体代表见面并合影留念。见面时,邓小平特意走到张震跟前,握着张震的手,反复交代:要协助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

  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后,张震经常视察部队。1997年5月20日,他视察驻港部队大渡河连。张震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答道:“一两左右。”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左右。”问:“最小的多少克?”答:“50克左右。”张震说:“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


  家规严厉 四子皆将军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撰文回忆,张震性格豪爽,酒量很大,跟他一起聚餐时,既想上前敬酒,又怕上前敬酒,因为张震会按年龄差“罚”酒。不过,1996年1月,熊光楷任副总参谋长后,看望张震时,张震不仅备了酒,还主动敬酒祝贺他升任。

  1998年到2000年,龚鹏担任张震将军在北戴河的暑期警卫。他对新京报记者说,“老人家对警卫很亲切和蔼。暑期北戴河很热,他经常因为心疼我们让我们进他的别墅避暑,我们不肯,他就让夫人给我们送解暑的食品,我们不肯吃就命令我们。”张震喜欢游泳,不过年事已高,有时是躺在气垫上由警卫员拉着气垫游,“他怕我们累,说不喜欢这样,喜欢自己坐在海边让海浪拍打。”

  为人豪爽、和蔼的张震,治家很严厉。他最喜一方印章,上刻“普通一兵”。他跟家人订下三条家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打他的牌子,不许透露与他的关系,更不许利用他的影响享受“特殊照顾”;不许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所送礼物及特殊照顾;不许乘坐公家配给他的车辆,不许变相赌博。

  他还拒绝了老家湖南省平江县乡政府为他修缮父母坟墓的提议,亲笔写信“不许占乡亲们一分地,不另立墓碑”。

  张震还让子女们分批回平江,登门拜访老红军、老赤卫队员,真正感受红军的传统和作风。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四个儿子都成长为共和国新时期的将军,长子张小阳、次子张连阳、四子张宁阳都是少将,三子张海阳则是上将。他的女婿寿晓松也是少将。

  “将门之家”传承了张震的风格。2014年4月,张连阳赴平江起义纪念馆参观时,有电视台提出采访要求,张连阳说:“不要采访我,把镜头对准老百姓”。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王梦瑶 综合《世纪风采》、《张震回忆录》、《将军轶事》、《岳阳晚报》、中新社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9-7 21:16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2015年9月3日17时,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88年授上将军衔)张 ...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9-7 21:17
张震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八年抗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 ...

谢谢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国将军还有谁?

张震的逝世,意味着我国最后一位开国中将也离开了人世。现在我国还有多少位开国将军?

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计有1614名高级军官获授将帅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现健在中将0人,少将49人。

健在的开国将军还有谁?

开国中将(0人)

张震(1914)

开国少将(49人)

1955年少将(19人)

李耀文(1918)山东荣城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政委、海军政委

向守志(1917)四川宣汉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任荣(1917)四川苍溪人,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政协主席、武汉军区副政委

邹衍(1915)江西兴国人,原中央纪委委员、沈阳军区副政委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原中央纪委委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秀龙(1915)

湖北仙桃人,原全国人大常委、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王贵德(1914)福建上杭人,原铁道兵副政委

刘居英(1917)吉林长春人,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胡继成(1915)安徽金寨人,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

贾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原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副院长

盛治华(1916)江西永新人,原武警部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方槐(1917)江西于都人,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刘中华(1917)山东文登人,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

杨永松(1918)广东大埔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李布德(1919)四川营山人,原山西省军区政委

钟炳昌(1915)江西兴国人,原解放军军政委、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廖鼎琳(1914)江西兴国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委、炮兵学院政委

黎光(1914)四川仪陇人,原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

1961年少将(9人)

王砚泉(1917)河北雄县人,88中将,原昆明军区副政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委

胡炜(1920)河南新蔡人,原中央候补委员、陕西省委书记、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高锐(1919)山东莱阳人,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宁夏区委第二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杨思禄(1917)江西于都人,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张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原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

孙干卿(1919)山东淄博人,原广州军区参谋长、昆明军区参谋长

姜钟(1919)四川平昌人,原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魏国运(1914)

湖北监利人,原空军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空军工程部部长

殷国洪(1911)

湖北红安人,原海军炮兵学校政委、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委

1964年少将(21人)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沈阳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外交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玉华(1916)山东文登人,原中央委员、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

王扶之(1923)陕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书记、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陈绍昆(1921)江苏宿迁人,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冶金工业部部长

文击(1918)河北霸州人,原炮兵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

姜林东(1918)山东烟台人,原新疆军区副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

贾乾瑞(1916)陕西大荔人,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顾问

杨斯德(1921)山东滕州人,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刘自双(1915)四川巴中人,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张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原国防部外事局政委、河南省军区政委、总参谋部二部部长

张志勇(1916)

湖北红安人,原国防科委训练基地司令员、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张实杰(1922)山东邹平人,原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周建平(1919)江苏苏州人,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王茂全(1910)江西吉安人,原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方震(1911)江西弋阳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

阳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丕功(1910)山东淄博人,原上海警备区参谋长、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张英(1916)辽宁盖州人,原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军区政委

顾鸿(1915)安徽庐江人,原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

高先贵(1912)安徽六安人,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人,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长江日报)返回腾讯网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7: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9月3日17时,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88年授上将军衔)张震上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1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7: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9月3日17时,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最后一位开国中将(1988年授上将军衔)张震上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1岁。向老将军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5:38 , Processed in 0.0445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