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15|回复: 9

清代人的笔记与现代人的回忆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1 1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14-7-11 12:03 编辑




清代人的笔记与现代人的回忆录


       有清一代,文人好写笔记。稍有骨气者,宛若鲁迅所言下笔如投枪如匕首,真可谓枪刺要害,抽刀见血,把当时社会万象写得淋漓尽致,不仅使人大开了眼界,也使旧史官为了大难。如赵尔巽修《清史稿·和
珅传》时,虽百般粉饰,但对其贪污数额也不得不用当过曾国藩幕僚的薛福成所写《庸庵笔记》的记载,即便从八亿两减记为二亿二千万两,总算没把他写成如某电视剧中“贪敛而不误国”的干臣廉吏形象。这就多蒙了薛先生《庸庵笔记》的贡献。这样的笔记,其史学和文学价值是永恒的,如今读来仍不乏启迪意义。
         随着时移势易,人们已不常用笔记体记事言势,而是写回忆录,这已成为当今一大时髦,尤其是从政者退下来后,不少人也操起笔把往事记入回忆录中(不少是别人代写的讲话和报告文稿),但出的书却不如外国政要的回忆录有人抢着买,不摊派卖不出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有的作者走的是旧史官的写作路子,掩盖粉饰歪曲历史真像。不外乎是自我表扬,抬高自己,或文过饰非,阿言论事,加上堆砌文字,假大空话连篇,如同戴斗笠接吻——沾不到边。这样的回忆录,若非现代造纸工业发达,很可能会造成如当年“洛阳纸贵”之灾的。此种回忆录且不说难与清代《庸庵笔记》之类比论,若依此去修史,必谬误子孙后代。
         人们并不反对写回忆录,而是希望要写就要写真写实。对自己亲历的功过是非,美丑善恶,人民祸福,经验与教训,皆下笔有据,言之有物,论之有理,实事求是的反映时代演变实迹和发展趋势,给后来者留下可资借鉴的遗产。惟其如此,读者才会花钱去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6: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自己亲历的功过是非,美丑善恶,人民祸福,经验与教训,皆下笔有据,言之有物,论之有理,实事求是的反映时代演变实迹和发展趋势,给后来者留下可资借鉴的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6: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先生您的论史一族佳作,可直接在“叙史酒吧”里有关栏目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叙史酒吧=
【世界经纬』
【华夏春秋』
『湖湘纵横』
『武陵古今』
『家风传承』
【岁月如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6: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叙史酒吧“紧接”侃谈广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7: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都是实话。在职时就违心办了好多事,从农业学大寨、到供销社、国有农场、乡镇企业体制及其改革没有说不完的苦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2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傅老先生光临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22: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表扬,抬高自己,或文过饰非,阿言论事,加上堆砌文字,假大空话连篇,如同戴斗笠接吻——沾不到边。这样的回忆录,若非现代造纸工业发达,很可能会造成如当年“洛阳纸贵”之灾的。此种回忆录且不说难与清代《庸庵笔记》之类比论,若依此去修史,必谬误子孙后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6 0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长寿夕阳红,网海弄潮唱大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0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如傅老所说,当今致仕者有时间、有条件出书者多,近数年出的回忆录数量可观,但可读者嫌少,其症结确如先生指出的:“作者走的是旧史官的写作路子,掩盖粉饰歪曲历史真像。”但愿此风能早早终结,多出一些记录时代真情的好书。(鸣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30 , Processed in 0.0347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