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03|回复: 13

岳飞死因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1 17: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飞死因之我见
兼论岳家军中的常德健儿
    岳飞之死,史学界多有评论,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岳飞抗金要迎回徽钦二帝,严重威胁南宋高宗赵构的皇位,引起赵构的猜忌,故授意奸佞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故而毛泽东在《读书笔记》中指出,杀害岳飞的幕后主谋是宋高宗。宋高宗本人也承认杀岳飞是“断自朕意,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因此,赵构主和偏安,防止岳飞打败金邦迎回二帝是致其死的主要原因。笔者是赞成这一评说的。
    但是,以“岳家军”的构成主要是造过宋高宗反的农民而论,也不能不是致死岳飞的另一原因。兹据有关史料略述我之拙见。
    南宋绍兴初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江西和岭南等地之乱,纳降卒创建“岳家军”,先后屯驻九江和连州。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又率军平定了洞庭湖杨幺起义,招降了义军骨干黄佐、杨钦、全琮、刘诜、黄诚等,收为麾下。杨幺骤众最多时达二十余万人。失败后,除死伤散去者外,“杨幺之众皆降而充伍”,其中特具战斗力之“丁壮五六万人”。这些出生于湖湘的常德子弟,不仅“耐寒暑,撄锋镝(指接触兵刃箭簇),习之而不惊(指对前句习以为常而不惊怕)”,而且“甲仗具,部队分,仍之而无待(指军仪威壮,训练有素)”,故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说这对岳飞“足用也。”岳飞有了这些兵将,岳家军进一步壮大,成为当时南宋拥兵最多,战力最强的一支部队。这对赵构而言,莫不想起其乃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而“杯酒释兵权”,防止武将拥兵坐大的祖训。因而视岳家军为卧榻大患。但迫于金兵进逼的威胁,又不得不利用岳飞及其岳家军为他当挡水墙。因此,在岳飞平定杨幺起义后的次年,不得已仍加封他为点校太保,授封荆湖南北路及襄阳路招讨使,率领以常德子弟兵为主的岳家军进驻襄阳,打败金邦扶植的伪齐政权,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其间,秦桧之流虽给岳飞以种种掣肘和干扰,但他仍厉兵秣马,矢志收复河山,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率岳家军大举北伐,收复河南大片失地,取得郾城大捷,并进军朱仙镇,金兵闻风丧胆,不禁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这些战役中,来自湖湘的常德健儿,不惜冒“锋镝”,血战沙场,与金兵进行了殊死战斗,不少人为维护国家统一献出了生命。王夫之评曰:“岳侯所收群盗(指杨幺降众,虽用语贬意,但难掩实事),力战中原,将士乐为之死”。杨幺的叛将在岳家军中表现如何,虽史书不记,但民间传说亦多有佳话,如戏剧《王佐断臂》,说降陆文龙反金,就是以“黄佐”为原型创作的,若真有此事,也是堪值赞赏的。
    王夫之对岳家军整体功绩和影响的评价,还有这样一段话:“屡挫女真之功日奏,三军之归响已深,万姓之凭依已审,士大夫之歌咏已喧,河北之企望已至。”就在这种直捣黄龙(金邦首府丶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指日可待的大好形势下,赵构对岳飞的猜忌再也按捺不住,故对其收复的失地,认为“不可添兵,尾大不掉,古人所戒也”,不仅不派兵吏镇抚,反而连下十二道金牌追令退兵,岳飞无奈,被迫班师,只得悲愤而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次年夏,宋高宗召岳飞赴临安(今杭州市),解除兵权,旋即下狱杀害,年仅39岁,时在公元1141年12月。
    岳飞遇害,岳家军亦随之解体,不少幸免战死的常德子弟便愤然返回家乡,以致报国壮志难酬。这些名不见经卷的农民壮士及其义举,也应在地方青史上重书一笔,以慰前者,激励后者。
    公元1162年,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即位后,宣布为岳飞平反昭雪。一代爱国名将岳飞留下的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雄词,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为抵御外侮,捍卫国家统一英勇奋斗。岳飞是爱国英雄,他的品德和精神是正面的,应当弘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抗金要迎回徽钦二帝,严重威胁南宋高宗赵构的皇位,引起赵构的猜忌,故授意奸佞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我一直赞成这一评说。
   但这一历史对现实有副作用,就容易被人误解为“一心埋头工作,而不看领导颜色行事”的人就会没好结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2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遇害,岳家军亦随之解体,不少幸免战死的常德子弟便愤然返回家乡,以致报国壮志难酬。这些名不见经卷的农民壮士及其义举,也应在地方青史上重书一笔,以慰前者,激励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6: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上将军的提示,在此文结尾做了修改,未知尊薏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9-11 21:18
岳飞遇害,岳家军亦随之解体,不少幸免战死的常德子弟便愤然返回家乡,以致报国壮志难酬。这些名不 ...

谢吉翁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23: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长见识,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忠良无好死,碧血丹心照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4: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傅老佳作!问好,傅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4: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澧州《任氏族谱》中有岳飞战友添统公事迹记载,但添统公一直是官方身份。对于原农民起义军转投入岳家军的,一般地方志,族谱可能回避,或者隐匿其原有身份,现在要钩沉出来,难度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3:38 , Processed in 0.03763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