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0|回复: 13

清 明 节 忆 恩 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3 0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焕宁 于 2019-5-29 09:12 编辑

清 明 节 忆 恩 师

湖南汉寿县网宣协会 陈焕宁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那纷纷的细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着一袭素袍,骑一匹跛驴,吟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哀思,催下了多少人的悲泪,把这虔诚的祭奠之情渲染到了极致。
   今年是老师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恩师离开我们有24年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无尽的哀思像天空中的乌云,总在我心头萦绕,怎么也挥之不去,总想为老师写点什么,说点什么,其实往事并不如烟……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龙潭桥笔形冲中学教书,有幸结识艾士超老师,艾是广州中山大学国文系毕业,龙潭桥乡铁家桥村人。
   十年动乱,老师是高学历,诗界“泰斗”,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中山大学的高材生被贬到笔形冲山旮旯教书。在那疯狂的年代,打骂、侮辱、不尊师重教的情况司空见惯,当时我们谈及此事,总感忿忿不平,可他却付之一笑说:“文革”造成的巨大创伤,令人发指!一个国家主席一夜之间也被打成“反革命”,天理难容?宪法何在?何况我们小小老百姓。哲人的伟大在于他博大宽容的心怀……“渡尽劫波身尤健,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就是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和豁达、坦荡的情怀所在。
   老师满腹经纶,但主要是来自于勤奋,当时工资每月仅几十元,但他却自费订阅报刊,家中不少藏书,都是他节衣缩食购买的。他经常对我说:“要加强国防建设,少搞阶级斗争,我们国家现在根本没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苏联、印度、越南等国家都占了我们不少地方,富国强兵,落后挨打……”“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爱国恤民的情怀。
   老师以治学严谨闻名。他有精湛的文学修养和渊博的知识,他上课不看教参和备课,其实他早把教案储存在大脑中,熟记于心间。他深谙古诗文,课堂上引经据典,神采飞扬,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老师的记忆力好,我们常碰上疑难字,问他,他告诉我们是什么字,在字典的什么页,一查果然如此,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活字典。
   他的字写得极好,板书工整,遒劲秀美,总让人一种美的享受。并多次告诫我们,以德育人,德在首位,字是招牌,教书的一定将字写好。
   老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他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喜唐诗宋词,并在此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个人诗词写得极好。
   我仅是一个中学生,滥竽充数教中学,自惭形秽,不敢涉足诗词。是老师鼓励我,他说:“诗言志!中华诗词,在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上,犹如灿烂的繁星点缀着文学的碧空!唐诗瑰丽而奔放,绝伦于万古,写尽大唐盛世繁华;宋词豪放又幽婉,流芳于千载,唱尽两宋兴衰沧桑。一个中学老师学习诗词百无一失,有志者事竟成,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是老师教我诗词入门,是他给我勇气,是他给我信心,是他给我力量。我写的每首诗词,他亲自点评,指出不足,让我获益良多。这些年,我学写诗词,有200多首散见于全国各刊,并有多首获奖,这一切都是老师诲人不倦的功劳。
   十年动乱,我们这些“狗崽子”首当其冲。在那阶级斗争天天讲的日子里,谁又会把我们当人看,他们视我们为“瘟疫”、“麻风病”。批斗、打骂、罚跪习以为常。穷,几乎是我们这些人的“专利”。世态炎凉、歧视、冷漠、白眼,让我苦闷、孤独、彷徨,心已麻木,想到种种生和死……
    当时老师也受到不公正待遇,却耐心开导我:“是星总会发光,是玫瑰就会开放”。“国家不会长期动乱,只有富国强兵,国家人民才有希望,国家的兴旺发达,不是靠暴政,靠的是知识,人才……”他的一席话,拨云见日,如梦初醒,让我获得了生的希望,活的勇气。
   “文革”十年,当时农村“水寒山瘦”,一个穷字了得。几经辗转,我当上了民办教师,每月补5元钱生活补助,300分工,一个工日几分钱。有一年春荒,我们将公办教师的口粮吃光了,那一天他们仅煮了一点鸡蛋,老师却给我留了一个鸡蛋,硬塞给我,我泪水长流……
   老师是教师的楷模,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我与他三生有缘,他教我知识,教我做人,我们既是师生,又像父子,无话不谈。大到朝鲜战争、中印战争、反右运动、“文化革命”、民主法制、明礼诚信、和平发展、居安思危、落后挨打……小到衣食住行、油盐柴米……我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首先告诉他,总能得到他的关爱与帮助。
   还有一件冤案,使老师蒙羞几十年,我如骨鲠在喉,今天一定要讲出来,沉默不应该是金!因为只有正义不再沉默时,邪恶才能销声匿迹。
   70年代,我和老师都在笔形中学教书,当班主任。有一期学杂费结账,老师交款收据遗失约200元,当时他工资仅几十元,这笔不菲的钱是他几个月的工资,而会计是他的学生余XX,一口咬定老师没有交,他百口莫辩,瞠目结舌,只有叹气流泪……
   当时学校领导所谓重证据,一定要见收据,十多个教师跟风一边倒,黑云压顶。公办教师代泽民,民办陈焕宁提出异议,我说老师年老,收据遗失不足为奇,因为存折,现金也有遗失,况现在会计收据本红黑联缺失几张,又作何解释?代神经有问题,我们人微言轻,根本无人采信……
   后公社也派人调查,结果不了了之,反而说什么“师德缺失”云云……老师忠厚迂腐,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只有默默写诗词发泄,白丢了几个月救命钱,反遭非议,真比窦娥还冤。
下面是他写的一首诗:
               无 题
       提及此事发冲冠,白丢数月救命钱。
       因果善恶终有报,六月飞雪窦娥冤。
   说怪不怪,余某得了老师的昧心钱,毁了先生一世清白。不久神经失常,语无伦次、喜怒无常、骨瘦如柴、一命呜呼,这难道就是天怒人怨,天诛地灭……总之说不清,道不明。古人云: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老师“一生心事在书题”。虽然没能 获得过很高的荣誉,但绝不能代表他不杰出、优秀,而是因为他从不计较名利和个人得失。真正做到宠辱皆忘,波澜不惊、超然物外、一身正气、铁骨铮铮,这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人奔西土,音容宛在。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一颦一笑,不会忘记他的举手投足、不会忘记他的侃侃而谈、不会忘记他喜笑颜开吟诵诗词的神情……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将长留在我们心中。他的博学多才,他的敬业风范、他的美文诗词、他的宽厚美德、他的善良质朴、他的视功名如粪土、他的视富贵如浮云……将永远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最后小诗作结:
               忆 恩 师
        学富五车不自扬,诗词大作记沧桑。
        驾鹤西游精神在,师魂永驻日月长。
   老师永垂不朽,师德常留我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0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满腹经纶,但主要是来自于勤奋,当时工资每月仅几十元,但他却自费订阅报刊,家中不少藏书,都是他节衣缩食购买的。他经常对我说:“要加强国防建设,少搞阶级斗争,我们国家现在根本没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苏联、印度、越南等国家都占了我们不少地方,富国强兵,落后挨打……”“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爱国恤民的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堪称佳作。学习、欣赏了。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0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09: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14: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1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17: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3 1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5:18 , Processed in 0.0352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