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生存养老为文化养老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几点体会
老年大学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重地。我进入常德市老年大学学习已有八年时间,先后参加了电脑、摄影、数码制作、摄像制作、交谊舞等8个专业的学习。通过学习,丰富了新的知识,充实了晚年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还能老有所为,服务社会。下面谈谈我对老年人“学、乐、为”的几点体会。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若干年前,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不高, 长寿老人不多,社会还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有吃有穿,有钱治病,能生存下去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一是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比例逐渐提高,而且隨着全国平均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退休以后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二是全国已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已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过得快乐,健康长寿。三是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大众化速度惊人。电子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影碟机、数字电视、高档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广泛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学会使用这些产品,已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也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条件。因此,现代老年人应破除“生存养老”的旧观念,树立“文化养老”新观念。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积极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並担任首届摄影班班长,去年又为首倡导创建了首届摄像制作班,也担任了该班班长。 二、用心学习,破解难题。我只有初中文化,现年逾七旬,记忆减退。面对一窍不通的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科技产品,开始也有些畏难情绪,“我能学会使用它吗?”后来我想,人家能创造它,发明它,难道我就不能学会使用它吗?只要认认真真地学,一步一步地学,一点一点地学,一定能够学会。所以在学习中,我坚持做到三条:一是认真听课,勤做笔记。俗话说:“心记不如墨记”。老年人记忆减退,只有靠勤做笔记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我在课堂上做毛笔记或书头笔记。回家复习时,整理笔记,然后工工整整抄入专门的硬课笔记本,并编上目录页次,便于查找。二是学用结合,勤于实践。我不仅及时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经常背着相机、摄像机外出采风,回家后打开电脑练习数码制作和编辑制作光碟、电子相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是不懂就问,学懂为止。无论学习哪门专业,在初学阶段都遇到过许多难题。碰到难题就请教老师、同学、亲友,我的孙女、外孙女,就是我身边的老师。我弄懂一个问题,就做一篇笔记,成为我的永久记忆。 由于我的刻苦学习,凡是老师教过的知识,我都能基本掌握,有的还有小的发挥。从而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学会了许多原来不懂的东西,为提高我的生活品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充实生活,乐在其中。退休前,一辈子忙于工作、开会、出差、搞调查、写材料、听汇报、做报告,这就是我的生活。退休后,这些通通没有了,所以有人称晚年是“第二人生”。既然是第二人生,就要从头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爱好,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度过一个“充实、愉快、健康、有益”的晚年。我的“第二人生”是怎样度过的呢?一是上老年大学,每期学二至三个专业,每周至少三个半天,坚持八年,受益非浅。二是上电脑看新闻,在家能晓天下事。上QQ,上博客,有时打打纸牌,斗斗地主,听听音乐。三是摄影、摄像。不论是社会公益活动、参观考察、文艺演出、开业庆典,还是家庭亲友的结婚典礼、生日祝寿、聚会联欢、探亲访友、旅游光观等等,我都背着相机、三角架,不知辛劳,日夜兼程,把那些美好难忘的时刻拍摄下来。近年来,以拍摄储存电脑的照片上万张。目前又开始录制光碟。四是长期坚持早晨跳晨舞,晚上散散步。特别是跳晨舞,不仅能健体,而且能健脑、健心、健美,还能结识朋友,交流友谊。五是写写传记和文章。所以,我的晚年生活过的非常充实,非常愉快,非常高雅,大大促进了我的身心健康。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都说我是“七十岁的年龄,五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心态”,这话一点不假。 四、老有所为,服务社会。像我这样的普通公务员,在职时政绩平平,退休后更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只能把老年大学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为社会做一点点有益的事情。(1)2007年花了半年时间为常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辑了一本名为《爱洒朝阳》的精美画册,其中我拍摄的照片三十多张。(2)为亲朋好友制作精美相册十多本,拍摄照片几百张,为他们留下了美好记忆,增添了无穷的快乐。(3)2007年我把初学电脑的笔记经过整理,编写了一本《老年人电脑使用手册》,铅印了三百本,为老年大学电脑班提供了第一本教材。(4)先后写了名为《滴水沧桑》的自传两本,共十几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遗产,为史馆单位提供了一些历史资料。(5)最近组织摄像制作班部分学员,在王兆庆老师的指导下,为市老年大学举办的第三届艺术节,三个专场的文艺演出摄了像,编辑制作成三张光碟,共刻录光盘一百六十多张,为学校积累了资料,为学员分享了快乐。(6)为省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展提供了一些参展作品,为市党史办写了几篇约稿纪念文章,为老年大学学报投了一些稿件。 总之,几年的学习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老年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老年大学是搞好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年大学确实是老年人“可爱的校园,温馨的家园,欢度晚年的乐园”。我衷心希望常德市老年大学越办越兴旺,为常德老年教育事业谱写新篇章,做出新贡献。 (作者为常德老干网宣协会理事,75岁,市经管局原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