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19-7-18 08:50 编辑
大器晚成,耄耋作家辛酸梦(三) 文/刘小明
大器晚成 夕阳更辉煌 2005年春,汪大凯的第一部作品《尧舜剑》经过数十年写作和重写,几经周折终于脱稿。但出版、发行的经费仍是一个大问题,经行内人士测算,其版权费和发行费至少也要四万元。这时他已经七十四岁,其生活来源仅有一点当志愿军时的一点补助工资和每月五十几元的养老保险,基本只能糊口渡日,出书就成了“天方夜潭”。他不甘心,这可是数十年的梦想,几十年的心血啊。他步履蹒跚地找到了太平桥乡乡长,老泪纵横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乡长跟有关部门呼吁一下,以圆他的梦想。乡长了解到汪大凯那样大年龄,还有那样百折不挠地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守清贫,非常感动。随即向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写报告,向有关企业求援。不久,乡长把“化援”得来的两万元善款送到了汪大凯手中。他颤抖着手接过钱非常感动,浑烛的眼泪一串串直往下淌。他站直身子向乡长敬了一个军礼:“乡长,感谢你雪中送炭,我一定生命不息,写作不已,让自己的晚年更有作为,报答社会”。 不久,《尧舜剑》顺利出版发行,县文化局、县新华书店、县作家协会专门为他举办了首发式。他抚摸着新书感慨万千:“我已到耄耋之年,眼睛视力也只有0.2,但我不怕,生命之路有多长,写作之路就有多长”。与会者看到八十高龄、满头白发,行动迟缓但意志坚强的汪大凯,一个个啧啧称奇。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2007年3月,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蓝大武传奇》也到了结尾校核阶段。蓝大武是桃源县太平桥乡蓝家桥村人,是明末清初跟随李自成反抗封建王朝的著名农民起义将领。为写好这本书,他想尽千方百计到当地知情老人那里讨教,到县档案馆、县图书馆及有关朋友那里借阅了《蓝氏家谱》《清人实录》《明史四卷》,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寻蓝大武叱咤风云、复杂传奇的一生。 汪老由于长期伏案写作,视力已高度近视,戴着2500度的老花眼镜写字都很吃力,写稿改稿眼睛几乎都贴上了稿子。但他并不气馁,硬是一字字、一行行,续写着他的梦想。 2010年,他的代表作《蓝大武传奇》出版发行,两年后《旋龙伏虎》也进入发行倒计时。他激动、兴奋,手抚着一米多高的小说稿,感慨万千:“只要心中有梦,无论前进路上多坎坷,多艰辛,只要不懈追求,梦想就能实现”。 这年7月,近八十岁的他,举起右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追求的夙愿;2013年10月,被桃源人民评为“感动桃源十大新闻人物”。被省、市、县多家电视台采访和宣传。他与命运抗争,与贫困拚搏,与困难决斗的精神,在桃源百万人民心中引起极大共鸣。 夕阳虽是太阳的余辉,但照耀大地的却是一片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