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90|回复: 0

诗词奇葩竹枝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6 22: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奇葩竹枝词


周熙贵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时,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竹枝词。堪称男女爱情题材和诗人当时“初心不可忘”的千古绝唱。从那时起竹枝词便在常德民间广为流传,一代代展现出摇曳的风姿。最先有浙江海盐人顾况(约725-814年),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中进士。贞元三年(788年)任著作郎。几年之后,因写《海鸥吟》讥讽了权贵而贬到江西饶州(波阳)当了一名小小的司户(管户籍)。他在赴任途中,滞留朗州数日。当时刘禹锡正好被贬朗州。顾况在朗州写了两首《竹枝词》。其中一首题为《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座中下泪》,诗曰:“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另一首题为《竹枝曲》,诗云:“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在石门、安乡、慈利你可以感受到古代民间竹枝词的魅力“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你看路旁那个妹,又想恋郎又怕人。”“半天落雨半天晴,半天的乌云赶乌云。白鹤单赶长江水,姐儿只赶有情人。”“一阵日头一阵阴,好似有晴又无晴。有情无情妹开口,免费哥哥一片心。”至清代,竹枝词发展更为迅猛,在领域和内容上也更加广泛。如慈利县志记载,清人岳昌蒿的《竹枝词二首》“无数溪边女浣纱,忽闻邻坊弄琵琶。此间绝少商人妇,不作当炉卖酒家。”“扑蝶寻芳郭外游,风和日暖步汀洲。高登燕子岩前望,瞥见侬家刺绣。”以及清人魏湘的《竹枝词》“渔舟无数集官潭,日日打鱼当处田。临阶卖去休争价,只索青铜三百钱。”“离城二里即官桥,桥畔垂场万千条。折取一枝送郎去,旁人相见也魂销。”他们的竹枝词语言通俗流畅,已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常德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竹枝词佳作。特别是以常德诗词学会曾祥永为代表的诗人们,他们都有别开生面的竹枝词,常常传布人口,激荡诗坛。如曾祥永的《柳叶湖之韵》其一“十里平湖镜面磨,微风轻拂漾银波。楼前司马今犹在,听唱楚人竹枝歌。”就形象地描绘了柳叶湖之风貌,历史纪变,呢呢动人,引人入胜。其二“柳叶沿岸柳丝长,风打船头波渺茫。渔女多方牵网线,不钓鲫鲤钓情郎。”以及万石诗的《竹枝词》“江湾水涨澧兰香,郎挣工钱去远方。柳岸春禽争暖树,人间三月易情伤。”他们的竹枝词写留守妇女的情感生活,诗中的妇女,触景生情,从“波渺茫”和“春禽争暖树”中看到忧伤,流露出她们对情郎的千般柔情万般思念。

    如杜修岳写的“同买雏禽一小箩,有只今始叫哥哥。阿哥听了犯呆傻,当饷鹅来不饷鹅。”该诗读起来令人捧腹,“饷鹅”与“想我”谐音,“饷鹅”是“想我”的隐语。这个少女听了,她的内心应是喜悦的。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巧妙地表现了男子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周则强的竹枝词“高高白云一片槐,手搭凉棚望春来。娘问女儿在看啥,暗知情窦早己开。”它形象地描述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这种描写是恬淡隐约、深沉含蓄便转化成人性呼唤的。龚湘如的竹枝词“飞针走线红绿丝,绣对鸳鸯寄相思。鸳鸯绣成丝未尽,再添荷花伴柳枝。”则直接表明绣花女子,鸳鸯绣成而情丝未尽,又绣上荷花相伴柳枝,来表达自己对情郎的爱意,真是别绕风趣。

    沈至忠的《穿紫河随笔》“一湖烟柳半城风,玉笛吹寒客站东。远山近水倩谁画,人在横桥明月中。”孙文敏的《蹉跎岁月》“长堤草绿水悠悠,三月春荒莫说愁。小妹河边寻野菜,杨花飘落辫梢头。”以及何斌然的《癸巳暮春回乡杂咏》“出水芙蓉泛滟波,村姑唱晚舞裙罗。娇容花月轻盈步,市井乡间差不多。”这三首竹枝词把如今常德妇女的美丽、端庄、朴实、勤劳的生活形象十分鲜明地展现给广大的世人。

    刘梅芬的《遇某卖菜妪》“儿媳打工走天涯,翁婆留守护孙娃。行街卖菜迎晓月,浇地村头送晚霞。”农民工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
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翁婆留守护孙娃”是这个时代的特定的产物,这首诗则着重歌颂了“翁婆留守”的伟大。

    毛欣法的《采茶女》“一园青翠一园花,片片雨前争着芽。巧妇园中频起舞,披星戴月采朝霞。”这首竹枝词真切地表现了常德现代茶农愉快的劳动的场面,可谓异彩纷呈。
    周熙贵的“云长桥尾向西行,太白湖里莲藕生。车载船装经上海,雪莲①出口五洲迎。”这首竹枝词是描写太白湖的莲藕外销的情形,平实的余语言,描绘出“船装车载”的生动画面。肖才发的“闻声回首小楼前,月下清吟满园欢。孙赞春风荣大地,爷称甘露醉心田。”反映了现代农村的学诗新风。肖广爱的“本月农忙回老家,喜看二老面如霞。莫非修得神仙道?却见端来保健茶。”它形象地描写了现在新农村的小康生活,反映了新时期老一辈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刘玉坤的竹枝词“两山相望数千年,地北天南一脉牵。谁说缘分天注定,但凭巧手结姻缘。”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描绘出矮寨大桥的雄奇。还有曾梦耕的《竹枝词》“淸笛西窗绿帐中,一弯新月探花容。只缘短信娥眉约,才与东君陌路逢。”这首词即是对男女爱情的描写,又巧妙的告诉人们当地故居家方位一般坐南朝北,男女分左右,也分东西的传统。一轮新月,挂在西天,而窗亦在西,故东君花可探容。词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诗人张大彪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转业后一直在江西工作,家乡这个梦牵魂绕的主题也一直流淌在他的心头。“一梦何曾到故乡,天涯游子痛穿肠。哪堪听得梧桐雨,拭手更添泪几行。”秋夜滴滴嗒嗒的雨声,撩起了诗人的阵阵乡愁。而李启侠的“油条抛到校门口,包子沿街招野狗。教室传来朗读声,却闻锄禾日当午。”余仁祥的“不羡春光只恋泥,勤衔苦垒紫门西。何来群雀声喧噪,难返新巢孤柳栖。“黄桂旺的“近来无事自优游,君约相从钓碧流。水面如今人占尽,教吾何处下金钩。”这几首竹枝词,诗人们随意截取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有些学生在校门口乱抛包子、油条需要教育;社会上有些人抢占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地需要我们告诫;有些人占尽风光而沾沾自喜需要我们劝慰。这几首竹枝词,在平凡中体现精神。在恬淡中体现清绝隽永。语言色彩浓郁,极富表现力和讽喻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常德竹枝词》是朗州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刘禹锡在常德开始创作竹枝词以来,它就散发出沁人的清香,如今越来越多的竹枝词作者欣然地进入文学创作的行列。

   :①雪莲,太白湖藕名。


附:作者竹枝词选


穿紫河



穿紫河流阵阵香,游人牵手品时光。

栏杆曲折君心直,妹妹随哥水一方。


穿紫河边



穿紫河边不用寻,凄凄芳草正逢春。

哥哥爱我花容貌,昔日狐仙差半分。

(注:常德穿紫河边有刘海、狐仙的大型雕塑)


穿紫河畔



刘海狐仙立半空,游人尽在笑谈中。

哥哥妹妹园中坐,一任东南西北风。

(注:园中有“刘海砍樵”雕塑)



扑蝶



红菱叶嫩水流香,曲岸春深扑蝶忙。

阿妹生来模样好,今时不忘旧时装。


两岁帅哥学外语



两岁人称小帅哥,姑爹大叔喊安科。

格林怀特布莱克,妈咪声声甜蜜多。


泛舟两首



青青芳草倩谁栽,春水满溪情满怀。

一叶扁舟一壶酒,江山万里入梦来。


双桨轻摇不见帆,扁舟一叶下蓝天。

童心勃发老来乐,不爱瑶池爱人间。


寄半仙居士



笑对东南西北风,太阳岛上酒千盅。

众里难寻和氏璧,鲁阳戈舞待君雄。


戏答诗友



苍天已旧不新鲜,酒饮芳洲赛半仙。

我谓青云太浅薄,东风笑我醉吹绵。


          (作者为协会会员,59岁,常德市诗词学会会员,酉港中学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03:56 , Processed in 0.0334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