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五十六)一次失败的考试
一九八二年下学期,湖南教育学院平江分院在全省中学民办老师中内招一批,解决户口的。这可是令人兴奋的事。虽然名额很少,还是有很多中学民办老师跃跃欲试,来挤这个独木桥。在这以前,小学民办老师每年有少量的内招转正,中学却没有。
这一年平江分院招的是数理系,当时考四科:语文,政治合卷,数学,物理。由平江分院出题,保密性很高的。名额也不分到县,全省范围内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常德地区,常德县经过了三道筛选:区,县,地区(即平江分院出题的最后考试)第三次筛选我入围了。当时常德县选出了30个民办老师参加最后的考试。这30人中有26个是物理高函学员,3个数学高函学员,1个不是学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预考出题也带有平江分院的倾向性,数理并重,且有的题目超过了高中范围,带有大学内容。而数学高函学员只纯粹学数学,而物理高函学员除了学高等物理外,还必须学高等数学。这里说开一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用到高等数学,大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微积分的创始人。
从第二次考试接到入围第三次考试的通知后,只有10天的准备时间。我用了7天复习数学,2天复习物理,1天复习语文和政治,因为我从前两次的考试情况看,觉得数学相对来说薄弱一些。而物理是我高函所学习的,语文政治则出题比较容易。考试的结果出来,我离录取线差2分!而失败恰恰在物理方面,复习时间用少了是一方面,题目难度是一方面,高中物理我们学得差,学高函也就底子虚,这是第三方面。
最后结果出来,常德县被录取了五个,且全部是物理高函学员。这个数字按县算起来已经大大超过平均数了。还值得一提的是有个物理高函学员叫赵欲文,他平时成绩都很优秀,参加这次考试自我感觉也不错,却没有被录取。他委托已经上学去了的同学到平江分院校本部给他查分(最后考试的试卷都交到平江分院本部去了的)。查的结果还真是把他的分数加少了,加上弄错的分,他完全可以录取。后来平江分院补录了他,这是面前的同学已经读了一期的时候了。我从中感概有两点:一是同学的帮助多么重要和热情,二是平江分院勇于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