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75|回复: 48

品读东方鹰楹联作品集《山河壮丽》 钟兴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5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读东方鹰楹联作品集《山河壮丽》
                文/ 钟兴珉


  东方鹰的楹联作品集《山河壮丽》,分六大部分共199副。我细细品读后,觉得这些楹联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艺术也很有特色。
  我们常说:楹联平仄虽有限,意境却难求。东方鹰的这些楹联作品内容,可以说是涉及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当然也不乏雪雨风霜、山河岁月。
  楹联,在常人眼里就是两句对称的话;然而,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则是如诗如画使人赏心悦目。
  写联,如同写诗。楹联,同样需要艺术层面的真情实感与美好高远的意境。东方鹰先生的楹联作品,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第二部分《世外桃源》中枫林花海题“趣味亭”联:


  美,花于诗里笑;
  香,人在画中行。


  此联言简意明,意象却很丰富。作者极谙象征意象,此联给人的审美情趣是多方面的。花,是美的;诗呢,当然也是美的。美之景,香之花。花亦人,诗亦画。绚丽多彩的画面,幽深温馨的意境,盎然有趣的情致,相映在一起令人目不暇接。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花”这一呼之而出的意象写得很有感知。这一联,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两句诗。作者用联的形式,以丰富的联想、恬静优美的意境、深郁的感情来盛赞世外桃源的枫林花海。
  品味这样的如诗一般的联,不禁令人联想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我们凭借作者灵心智性的羽翼飞越时空,仿佛在枫林花海徜徉而感悟、通融到了世外桃花源的美景。
  如果说题“趣味亭”联呈现出的是小家碧玉,那么第三部分《江山揽胜》中题葛洲坝联则是大气磅礴、视野莽莽。


  东方七色长虹,映峡澄湖星影灿;
  西楚一流巨坝,拦洪泄水浪花鲜。


  葛洲坝横卧长江,吞吐云雾,上映日月星光下澄万顷碧水。这样的景、这样的物,非大手笔难以驾驭。作者采用“对峙”的手法,不但凸显了楹联“对”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意思和意境上呈现出了突兀超逸、雄峻开阔之状,在视觉和韵味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用对联的行话来讲,这就叫“工对”。这等大包容、深寓意,作者巧妙地借用人们最熟悉的“七色长虹”来物化。于是,使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壮观而又空灵的巨坝宏图。
  像这样“对峙”的还有题兵书宝剑峡:


  云壁隐兵书,千年未许一人读;
  江涛吞宝剑,万仞何曾半点伤。


  这与上联一样,可以看出创作者神驰四野、心怀八荒。作者运用形象思维,动静结合,因而使得其意境雄浑。“隐”和“吞”的妙用,令人想到“云壁”、“江涛”相互辉映、动静结合的画境。除此外,此联在数量词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如上联中的“千年”、和“一人”,言其时间之久远而没有人阅读,从而说明“兵书”隐藏“云壁”之深;下联中的“万仞”和“半点”,一说江涛汹涌澎湃,二言“宝剑”从来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伤害。这些数量词的运用,不仅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写出兵书宝剑峡之神秘,给人以山川辽阔、江河壮美之感;而且显得具体细腻。“千年”和“万仞”,虽都是概数,但令人感觉到了那种深远而阔大的意境。当然,此联中还有“一人”和“半点”两组实实在在的数量词。这样“概数”和“实数”(也可说是虚实结合)的巧妙运用,更好地强化了楹联的艺术魅力。


  第四部分《盛世碧玉》中有一联是贺桃源县楹联家协会第二届换届选举的:


  对苑秉初心,六载同耕,播火传薪扬国粹;
  联花开二度,四方共勉,承先启后醉鹏程。


  此联除了具备上联的一些特点外,还有一点就是成语入联。成语,是汉语习用的固定词组。作者借用“播火传薪”、“承先启后”这两个成语,增添了联的色采。不仅如此,而且“联花开二度”,这实际上是暗用了“梅开二度”的故典(或成语)但是没用露出典之痕迹。


  第五部分《咏史怀古》中题西安永宁门,也值得好好地品赏:


  永垂竹帛,一花开古道轻摇岁月;
  宁入诗书,二虎守长安重锁风云。


  这是副嵌字联。
  古都西安,千百年来沉淀了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东方鹰这副联抓住了西安最具特色的南门来写。西安南门古曰“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的。“永宁门”即永保安宁之意,却屡遭战火的摧毁。1926年春,匪首刘镇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并围城8个月之久。国民党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后冯玉祥将军率军入陕西安之围被解,时称“二虎守长安”。2004年西安城墙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载体,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版块。作者把体现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称之为“一花”……如此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实中绚丽多彩的宏伟画卷,作者只有了26个字便道出了古都西安的前世与今生。


  第六部分缅怀杂咏中题“酒魂”联,亦很有趣:


  把酒三呼,作诗风入梦,琴心抚月;
  销魂一醉,行水色连天,竹叶青时。


  品读这副联,我便想到了中国文人谈酒、饮酒、酬酒、醉酒的轶闻趣事。“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白居易这一句话对中国文人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东方鹰不仅联作得好,而且也是位诗人、文人。诗与酒在中国文人眼里似乎是密不可分的,但有许多则是借酒浇愁,他们往往是借岁月这一酒杯来浇涤胸中之块垒。而东方鹰先生“把酒三呼”、“销魂一醉”之后而是要穿透文字、在流失的匆匆岁月中把自己的情感带回对昨日的思索、今日的审视和未来的向往。杜甫“酒渴思吞海”,而东方鹰“三呼酒”后则是“作诗风入梦,琴心抚月”; 苏轼老夫子是“醉时吐出胸中墨”,而东方鹰则是“销魂一醉”之后“行水色连天,竹叶青时”。饮酒赋诗、饮酒对联对东方鹰而言,也应是一种创造、一种精神欲求的达成吧?要不,也对不出“酒魂”的这般豪气与豁达。
  在这一部分中,还有一副题战友戍边的联:


  天降重任,北岛巡航吞恶浪;
  梦驰雄风,南疆舞剑醉清波。


  这一联写了戍边战友站岗、巡逻、劈波斩浪等日常生活,写出了“北岛”、“南疆”的自然环境。但是这些,都不是客观对象的实况记录,而是作者饱满的浪漫主义激情的升华。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戍边的战友已从“站岗”、“巡逻”的普通一兵而升华为“吞恶浪”、“醉清波”为国枕安危的勇士了。


    松下抚琴,座爱秋山翠;
    雪中漫步,江风冷月红。


  如果上联是东方鹰抒发了当代海防战士英雄集体的豪情壮志,那么这便是作者的“岁月自题联”。
  这一联作者标明为“岁月自题”,有“我”的影子。然而这是抒“大我”之情,绝无“小我”之意。读此联,同样可以品味出作者的那种独特感受即山川与之神遇而迹化后的“天人合一”。
  对联,是“诗中之诗”。要把“联”诗化,就要求作者像写诗那般构思、遣词、炼句,创造出诗的意境。只有这样,方能达到“联”富有“诗意美”的佳境。东方鹰的作品,不管是诗还是联的境界都较佳,都没有隐遁尘世,当然也没沉湎于吟风弄月的温情中。
  为了让“联”达到“诗的佳境”,东方鹰在创作时当然灵活地运用了写诗的多种修辞手法,诸如:比喻、比拟、夸张、双关、化用等,所以这些作品不管是说古道今,还是思家报国,都令人感动于心。


                    2018-3-14


    ●钟兴珉,女,1948年2月生,湖南常德人。大专文化,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常德市作协会员、散文协会会员。1998年内退后开始写作,2001年公开出版长篇小说《梦海情缘》(此书分上下卷共65万多字),2010年出版26集电视连续剧本《新的较量》(此根据自己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现长篇小说《青春真无悔》、《漫漫人生路》和《新的较量》均已脱稿(此三书共约200万字),除此外还写了3000多首诗词。近几年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诗文上千首(篇),曾多次参加诗文大赛并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副研究员钟兴珉老师为东方鹰楹联集《山河壮丽》所写赏析文章,谢谢钟老师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兴珉,女,1948年2月生,湖南常德人。大专文化,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常德市作协会员、散文协会会员。1998年内退后开始写作,2001年公开出版长篇小说《梦海情缘》(此书分上下卷共65万多字),2010年出版26集电视连续剧本《新的较量》(此根据自己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现长篇小说《青春真无悔》、《漫漫人生路》和《新的较量》均已脱稿(此三书共约200万字),除此外还写了3000多首诗词。近几年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诗文上千首(篇),曾多次参加诗文大赛并获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的楹联作品集《山河壮丽》,分六大部分共199副。我细细品读后,觉得这些楹联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艺术也很有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说:楹联平仄虽有限,意境却难求。东方鹰的这些楹联作品内容,可以说是涉及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当然也不乏雪雨风霜、山河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在常人眼里就是两句对称的话;然而,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则是如诗如画使人赏心悦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联,如同写诗。楹联,同样需要艺术层面的真情实感与美好高远的意境。东方鹰先生的楹联作品,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花于诗里笑;
  香,人在画中行。

  此联言简意明,意象却很丰富。作者极谙象征意象,此联给人的审美情趣是多方面的。花,是美的;诗呢,当然也是美的。美之景,香之花。花亦人,诗亦画。绚丽多彩的画面,幽深温馨的意境,盎然有趣的情致,相映在一起令人目不暇接。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花”这一呼之而出的意象写得很有感知。这一联,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两句诗。作者用联的形式,以丰富的联想、恬静优美的意境、深郁的感情来盛赞世外桃源的枫林花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七色长虹,映峡澄湖星影灿;
  西楚一流巨坝,拦洪泄水浪花鲜。

  葛洲坝横卧长江,吞吐云雾,上映日月星光下澄万顷碧水。这样的景、这样的物,非大手笔难以驾驭。作者采用“对峙”的手法,不但凸显了楹联“对”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意思和意境上呈现出了突兀超逸、雄峻开阔之状,在视觉和韵味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用对联的行话来讲,这就叫“工对”。这等大包容、深寓意,作者巧妙地借用人们最熟悉的“七色长虹”来物化。于是,使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壮观而又空灵的巨坝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壁隐兵书,千年未许一人读;
  江涛吞宝剑,万仞何曾半点伤。

  这与上联一样,可以看出创作者神驰四野、心怀八荒。作者运用形象思维,动静结合,因而使得其意境雄浑。“隐”和“吞”的妙用,令人想到“云壁”、“江涛”相互辉映、动静结合的画境。除此外,此联在数量词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如上联中的“千年”、和“一人”,言其时间之久远而没有人阅读,从而说明“兵书”隐藏“云壁”之深;下联中的“万仞”和“半点”,一说江涛汹涌澎湃,二言“宝剑”从来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伤害。这些数量词的运用,不仅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写出兵书宝剑峡之神秘,给人以山川辽阔、江河壮美之感;而且显得具体细腻。“千年”和“万仞”,虽都是概数,但令人感觉到了那种深远而阔大的意境。当然,此联中还有“一人”和“半点”两组实实在在的数量词。这样“概数”和“实数”(也可说是虚实结合)的巧妙运用,更好地强化了楹联的艺术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7:50 , Processed in 0.0343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