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92|回复: 6

苏东坡巧用伯夷叔齐的品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1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东坡巧用伯夷叔齐的品德
—读《史记·伯夷列传》笔记
    《史记·伯夷列传》记曰:伯夷、叔齐是殷末孤竹君的儿子,父亲在世时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其父死后,叔齐要让位乃兄伯夷。伯夷不就而逃走。叔齐也不肯即位逃走了。最后兄弟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后来,卫道文人一直把他俩兄弟不坐王位当“淡泊"典范来推崇。这对统治者而言自然是高兴的,故旌表其道德高尚而大力提倡。   
    其实,此种“淡泊”莫说不当帝王做不到,就是一个亭长的最低官位,也有拼着命儿去抢的。刘邦当亭长是否抢来,不得而知,但以他那不事生产,游逛乡里的无赖习气,谅非经村民选举登上亭座的。至于知县、巡抚、六部尚部、首相公卿的官位更少有人当瘟疫敬而远之。不惜熬寒窗之苦,先考秀才,再考主人,后考进士,荣列金榜,拜官公朝。尔后或做京官,或去当百里县令、封疆大吏。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者;有大权在握,日进斗金,富甲天下者,他们压根儿未“淡泊”过这些好处。凭本事去考官而进士及第,尔后捞银子,虽获取的回报很脏,但他熬寒窗之苦的投入也不算低下。而另有一些谋官者却从投入开始就是肮脏的,诸如用自家的娇女送至“吾皇”榻上承受甘露,然后捞个太师、国舅之类的尊位,一扫祖宗的晦气,富贵至极,九族沾光,虽有灭族之危,谁也未想过“淡泊”而逃之夭夭。所以,在古代“淡泊”权、钱、名、色于弄潮官场者而言,如同废话!
    但也还有古人把伯夷叔齐淡泊品德学以致用的,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为官清廉,自己的薪俸喝酒吃“东坡肉”都很困难。有人向他“打秋风”敲点银子。他只得以伯夷叔齐的墓葬对人说,有人去盗墓,见一人“裸坐其中”,对盗曰:“岂不闻此山号首阳?我乃伯夷,焉有物耶?”盗者见无油水,又去盗他墓,正要挖掘,伯夷拍其背曰:“勿开勿开,此乃舍弟也!”盗者只得“废然而去”看来,伯夷叔齐的品德防盗还管点用。
    注:宋·王明清《挥麈余话》
(常德日报·读书版2015年10月3日刊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4 21: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老的这篇佳作,在昨天(10月3号)的常德日报笫3版刊登,我在报箱拿回报纸后,已经拜读两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4 2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老出手不凡!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9 10: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伯夷叔齐淡泊品德学以致用的,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0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5 15: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拜读,寓意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2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1:46 , Processed in 0.0372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