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宁乡密印寺大名,在毛泽东主席逝世43周年的9月9日这天,我游览了宁乡密印寺。因为传说这座密印寺流传有毛泽东主席年青时的一段传奇故事。那是年轻时的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他曾游学于这里。如今密印寺还保留有他居住的房间,陈列有他当年的一些用品。 密印寺位于宁乡大沩山的毗卢峰下,其开山祖师是唐代的高僧灵祐禅师。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祐禅师来到沩山,由当朝宰相裴休捐田千亩,召集各地名僧汇聚沩山传经说法,并奏报朝廷赐寺名“密印禅寺”。 密印寺虽地处毗卢峰山腰,但这里绿野平畴,流水淙淙,清风习习风光秀美。而且有青松、翠竹、银杏、红枫相映成趣。我满怀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无比热爱的情怀,选在9月9日这天游览密印寺。 密印寺是禅宗五家宗派之一的沩仰宗的祖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密印寺现有山门、广场、万佛殿、禅堂、祖堂、配殿、铺殿、兵房。寺宇高大巍峨,格局完整,佛像殿壁上嵌有12218尊佛像,可称为世界佛像之最。 传说毛泽东主席年青时,就是在借住密印寺期间悟出了救国救民的大道理。那是1917年,毛泽东主席与萧子升不带分文,借“游学”之名行调研各处之实,历时一月偶然来到密印寺。毛主席递上自己的名帖欲求见方丈。方丈看到毛泽东所写的“毛”字后,见其笔画虽少却占了三行。而萧子升的“萧”字,笔画虽多却十分拘泥,方丈认为毛泽东并非平常人,便破例接见了两位,并与他俩共进了晚餐。 有一本2010年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卫士长谈毛泽东》书,该书作者是军旅作家权赤延。他在书中通过毛泽东身边“卫士长”的回忆和描述,讲述了毛泽东与密印寺方丈探讨中外宗教的同异时表示:“中国没有类似其他国家的宗教战争,几个宗教和谐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方丈回答:“只望毛施主记住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毛泽东追问此话的含义,方丈却不再言语。 这位方丈又劝萧子升皈依佛门,说是“他日定难留中华”。果然,萧子升日后与毛泽东分道扬镳,任职国民党的腐败政府,先遭人诬陷,后被迫移居乌拉圭,直至客死他乡。 传说在密印寺万佛殿的众多佛像中,仅有一尊佛像是用黄金做成的佛。毛泽东来到密印寺的第二天,他就认出了这座金子做成的佛,使得这位方丈更加坚信毛泽东日后必将为国家有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毛泽东接见了时任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同志,还为沩山密印寺题写了:“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应该好好保护起来。” 密印寺与毛泽东的这些传奇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或者纯属巧合,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考证,但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和党的领袖人物无比的热爱和崇敬。 我这次9月9日这天游览宁乡密印寺,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座寺院里,我看到了伟大领袖为一座寺庙极为少见的题词,还看到了保留毛泽东曾经居住的房间和陈列有他当年的用品。让我感叹万分的是,我居然能在这里找到一代伟人的年青足迹。让我确信:“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