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督学应关注教师心理保健的督导
教师职业是世界公认的高压力职业。当前的学校教育呈现出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特征,经济的开放、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与教育技术的不断涌入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被赋予太多的使命与责任。社会希望教师们是正义的化身,是圣人贤人,要少投入多产出;家长希望教师对孩子的一切负责,对孩子的终身负责,如果可能,最好对自己的子女关注最多;学生希望教师给自己更多自由,最好是轻轻松松就能考个好学校,那些不想升学的学生希望教师别管得太多,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家人则希望教师多顾家,家中的老人孩子盼望他们的陪伴……教师们关心学生、关心同事、关心家人,他们却很少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教育督导时作为教师的“贴心人”、“坚强后盾”,就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为教师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责任。 这些年,我们责任督学很少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这一领域,前不久,某校一个刚四十岁的男教师,因不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负,精神分裂,割脉自杀,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我的反思。责任督学应该怎样关注教师的心理保健,下面把我的探索与各位同行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1. 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排忧解难,要督学校是否建立了教师心理支持系统 我们农村教育督学面对的是扎根农村的教职工,大多数教师长期生活在农村,有一部分教师的家属是农民或自由职业者。农村教师群体的总体状况是经济条件不宽裕,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就容易产生极大的压力,主要是经济压力,还有精力不济,承受着忠孝不能两全的煎熬。遇到这种情况,学校,特别是工会要积极为教职工奔走,联系医院,筹措经费,发动教师互助。每逢教师家里有婚丧嫁娶等事情,要登门道贺或亲切慰问。也许我们能给予教师的并不是很多,但教师们都很感动,他们说“有单位支持,我们心理踏实,感觉不再孤单。” 2. 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要督教师和身心是否愉悦 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出台执行都让教师参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教师参与决策,沟通渠道畅通,教师自然就能理解支持学校工作。教职工遇到工作上的困难,也不是孤军奋战,个人背后有团队支撑。教学上有疑难,教研组是后盾;班级管理中有麻烦,有政教处支持;教师生活有困难或是有了好的主意就去找工会。上上下下一盘棋,全校形成合力,学校工作有起色,教职工的心情也舒畅。 3.引领教师调适心理健康,缓解职业压力,实现心理和谐。要督教师的课余生活是否丰富多彩,面对问题是否积极合理自我调节 (1)在教师中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生活方式 学校教育工会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健身活动。学校要根据教师的爱好成立了教职工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中老年太极拳队,每位教职工至少参加一个健身团队。各队每周组织2至3次活动,每个学期工会组织各队参加与兄弟学校的联谊会或邀请赛。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在周末,工会活动室开放。年轻教师可以唱唱歌、跳跳舞,中老年教师也可参加进来,或者下象棋,打扑克等,有些就边喝茶边聊天,动与静各处一室,互不干扰。 (2)开办讲座,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戒烟限酒。 ②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使作息时间相对稳定,坚持午休,不在周末熬夜或赖床不起。 ③今日事今日毕,做到:不拖延今天该做的事,不懊悔昨日之事,不为明天的事而忧虑,简而言之,就是“活在当下,为所当为”。 (3)加强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学会积极面对问题,合理自我调节。 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难,也更为重要。教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性格特点,接纳自己的全部,欣赏自己的优点,包容自己的缺点。 ②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尊重是社会交往的前提,尊重他人也是自尊的基础,人与人相互尊重,社会才能和谐,个体成员才能生活舒心。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领导、同事、家人以及其他与我们打交道的人。尊重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能使孩子们更幸福,也能让我们心平气和,心情舒畅。 ③调控情绪,有效沟通; 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中小学教师与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更应该学会调控情绪,这不仅仅是因为要避免伤害到孩子,还因为我们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身教重于言教。 人与人产生矛盾冲突,很多时候都是沟通不畅导致的。亲子冲突、师生冲突、家校矛盾、家庭矛盾等都需要用沟通来解决问题。引导教师学会沟通,工会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因为工会与教师的沟通方式与效果可成为教师感悟与模仿的范本。 ④积极地拓展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工会要引导教师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和睦的教师心态更平和,遇事能积极应对;反之,家庭关系紧张的教师,他们的防范意识与敌对心理较强,遇到突发事件常常不够冷静。 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朋友、同事的关系。因为家人、朋友、同事、组织(工会等)是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一个人的支持系统越强大,他(她)的心理就越健康,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 ⑤组织教师参加读书交流活动,通过阅读滋养心灵、结识朋友; 农村学校偏远闭塞,但互联网把我们与外面的世界相连。我们的衣着不一定光鲜,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滋养心灵,文学作品、哲理散文(周国平、毕淑敏、余秋雨等作家的就值得一看)、教育随笔等都能让我们心绪宁静。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学会表达(比如可以写一写教育叙事,记下生活的点滴感悟,可以与远方的朋友聊聊天,以文会友。 ⑥多给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感; 进修学习可以让教师与时俱进,提高教师对工作的胜任度与工作热情,也能在学习中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到当学生的不容易,在教学中更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与时俱进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期待,形成良性互动。 教师身心健康不仅是教师幸福生活的前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各级教育督学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让广大教师学会悦纳自己的教师角色,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或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获得职业尊严与职业幸福。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6):7 2. 王仕平.浅析农村初中中年女班主任的心理保健[J].教师,201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