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梅 于 2019-9-26 15:59 编辑
在金桂飘香,举国上下喜迎我们伟大祖国七十岁生日之际,我们安乡老年诗词协会诗词班于9月25号下学期又如期开课了。 度过了漫长的暑假,我们再次走进安乡县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张生鸿馆长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洁的桌椅,明亮的会议室,走进来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张生鸿馆长早已备好了茶水,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并给每位老师亲手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在上课途中还逐个给每位学员添茶加水,使我们感到特别温馨和感动。 诗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永执主持学习,他首先代表诗词协会领导亲切问候了全体到会的诗友们,并总结了上半年我们诗词协会的工作,诗友们佳作不断推出,诗词协会成绩突出。每年一期的《深柳诗雨》也出版发行了。大家看到自己的诗词刊登在《深柳诗雨》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今年的8月31号,我们安乡县楹联家协会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我们安乡县文学艺术届的一大盛事,广大楹联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楹联又称对联,为了更好地学习楹联知识,我们的这堂课就由丁才生老师给我们讲授楹联知识,他授课 的内容是:《对联九忌》。丁老师根据对联的平仄、对仗及对对联的大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讲述。 一,平仄, 对联的上联一般平仄比较自由,但必须注意不能通体用平声和仄声作对。且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而下联的平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和上联相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用来说明对联的格律是最恰当不过了。 二,对仗 在对联中,主要就是对仗,也就是对词性、对意境、对句式。相同位置的词语词性要求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还有方位对方位,所属对所属等。 三,对对联的大忌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幅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和词。 【二忌重字】 重字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的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词数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四忌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忌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六忌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他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七忌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病联。 【八忌上重下边轻】 一幅对联都是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会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不好了,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免得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丁老师认真仔细的讲解,使我们对楹联有了初步认识,尤其是我们这些初入门的学习者,对楹联的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对今后写楹联作品,掌握了一些基础,有了一定的方向。不知不觉,一上午的学习,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