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摩天松 于 2015-10-20 11:43 编辑
重阳佳联拾趣
文/钟胜天
据传,自战国时期开始,古人就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光明为阳,黑暗为阴;九为奇数,故而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重九,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为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人们从那时起便将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并一直沿袭至今。
金秋送爽,今又重阳。每逢此时,历代总有许多文人雅士和已经或者开始步入中、老年的人们,或登高望远以强身健体,或浇花赏菊以舒胸畅怀,或吟诗撰联以陶冶情操,从而,为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欢乐和幸福。
值此重阳佳节,特精选数副重阳佳联,以增添老年朋友之雅趣,并顺祝各位老年朋友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豁达养性联
古今名人,灿若星辰。其中有不少文思才涌的雅士还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养生保健的感受和方法写成了一副副饱含哲理的楹联。这些联语无非是要告诉人们,“豁达可以养性,养性才能养心,养心方可养神,神安定能延年。”如今若能细细品味此类联语之要领,定当受益匪浅。
你眉头做什么焦,常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总向众人开笑口;
我肚皮这般样大,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上
这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为新都宝光寺所题的一副借佛劝人的养生楹联。此联饱含哲理,寓意深沉,作者直书笑口常开之好处,其开怀养生之益显而易见。
种柳观生意;
栽松养太和。
一 这是我国近代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于垂暮之年在其厅堂中悬挂的一副早年墨宝。“太和”指自然界及人体内阴阳二气相互变化、推移的过程和矛盾、统一的状态。从先生“种柳、栽松”中我们不难看出,壮士暮年的他,是何等酷爱生活,何等勤于劳作,何等注重养生。
饮食养生联
饮食养生,是指合理地摄取食物营养,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而饮食可谓健身之本,下述两联便生动地阐述了这一道理。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祛病方。
《尊生格言》里有“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的养身名言。据此,清朝名臣张之洞即题写了上述这副对联。上联指外养,即在外对人无贪求之事,是让心安的最佳办法;下联言内养,即不贪食、不过饱,真为消除病魔的妙药灵丹。
重阳自乐联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及自身素质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对文化生活又有了新的追求,下面三副对联便是对其生存现状的最生动的写照。
两袖清风万种情,晨歌晚唱,吟哦着梅兰竹菊;
一支秃笔几方砚,东抹西涂,写去了春夏秋冬。
浇浇花,除除草,要吃精,要起早,勤换衣,勤洗澡,少操心,少烦恼,不问不闻宜养老;
看看报,抱抱孙,微酌酒,微品茗,常垂钓,常听琴,多健体,多散心,自由自在亦如童。
据查阅相关资料表明,上述两联乃湖南资兴钟华一先生专为“国际老人年”所题写。联语不仅对仗工整、文采非凡,而且对于中老年人的现代养生具有十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爱老敬老联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千年不变的爱老敬老优良传统。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爱老敬老的传统更应继续弘扬。
父自威严,幼而畏,长而敬,继而孝,于孝敬中思父训;
娘犹劳累,朝事炊,晚事织,日事耕,在耕织上见娘辛。
这是一副思念和敬重父母的对联。上联讲述父亲的威严,下联描绘母亲的艰辛。对联仅寥寥数语便把儿女们思念和敬重父母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此联不愧为一副爱老敬老的佳联。
羔羊跪乳羊有礼;
狂犬咬人犬无知。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有些人已把老人当成一种负担,社会上不养老、不尽责、不尽孝的事情时有发生,其实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此联用直白的文字,对上述行为进行了无情地鞭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