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9|回复: 6

精彩石门 | 本月,这些事这些人名扬全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7 16: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殷远明 于 2019-12-7 16:52 编辑

编者按:下面是我们宣传部陪新华社记者,在石门采访中,写的几篇报道,特转登正扬网,供网友分享。

五分柑橘地,一片党员心
新华社记者张书旗、袁汝婷

      每当橘子红了的时候,朱盛锦总要想起一个叫朱德福的老党员。
   望着丹果绿叶、油画般的橘园,朱盛锦喃喃地说:“这一切都要感谢他!”
   故事跟朱德福家的5分柑橘地有关。2018年,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白云镇的北峪湾村,在全镇率先推进“网格+党建”制度。北峪湾村党总支为充分激活无职党员应有的作用,将全村划成9个单元格,每个网格都有党员覆盖,以保障每个角落都有党的声音和政策。单元格内的每个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分别联系10个左右农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
   朱德福就是北峪湾村段家坡单元网格的一名老党员。2018年7月,位于该村的段家坡网格,计划整修一口堰塘,一方面改善灌溉条件,一方面解决困扰这个网格几百人的交通不便问题。
但扩大堰塘和加宽堤坝需要占用朱德福家5分柑橘地,砍掉地里40株成年橘树。要知道,柑橘是白云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朱德福家的每株橘树,每年能采摘100多斤柑橘。
   朱德福的家人不同意,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朱德福不顾全家的反对,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党员,你们必须听我的!不能要一分钱补偿!”
   涉及的其他三四户,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也没有要一分钱补偿,堰塘顺利整修。
9月份,堰塘刚刚修好,朱德福却病倒了。临终之前,他突然说想去堰塘看看。
家人拗不过,但当时朱德福已经病重不能下床,他们只好找了十多个同村人,用担架把他抬到堰塘边。
   朱盛锦就是那天抬他的人之一。
望着整修一新的堰塘,当年的柑橘地如今化为一池清水,堰塘下方近40亩地从此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朱德福激动地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啊。这个事情现在做好了,我也死而无憾了。”
朱德福最终没有扛过那场重病,不幸离世了。但是这段无偿让柑橘地的佳话,一直被乡亲们口口相传。
   无独有偶,为了解决柑橘生产、运输难的问题,今年4月份,王家堰村党总支同德网格党支部党员覃道红,主动牵头组织辖区村民自发修建橘山公路,发动村民捐资。
   面对村民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他不厌其烦召开屋场会或上门走访做工作,最终说动了村民。大家纷纷捐资,一条700米长的橘山公路得以修建。
整个工程,没花集体一分钱,没遗留任何矛盾纠纷,彻底解决了该网格内村民运橘难的问题,20多户受益。
   类似这样的故事,像颗颗橘果,密布在白云镇。
   截至目前,全镇在家的745名农村党员中,有441名有帮联能力的党员作为“党员中心户”,实现了帮联农户全覆盖。围绕柑橘产业的提质发展,党员们热心主动传技术、找销售,主导专业合作社,提高村民收益。仅2018年,全镇外销柑橘就达30000吨,每公斤柑橘销售均价要高出周边地区0.2元左右。
   北峪湾村党总支书记朱德国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网格+党建’,既可以让我们村干部集中精力抓发展,又可以依托基层党员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还可以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在湘鄂边界的这个山村,得到了回响。

   一个个网格,将村民们紧紧联结,网格里的一个个党员,就像一面面旗帜,引领着村民向着美好生活努力。而那一颗颗挂满树梢的甘甜橘子,刚好见证了这一切。(新华社长沙11月18日电)

特写:小网格里的“大项目”
新华社记者张书旗、袁汝婷、张石榴  

每月月末,对于湖南省石门县蒙泉镇羊毛滩村的闫冬梅来说,是个收获的日子。因为她的工资卡又会进账
3500元,这是她在家附近的哲武蛋鸡场每月的务工收入。闫冬梅喜滋滋地逢人便说,如今政策好,机会多,只要勤劳就能脱“帽”颇具戏剧化的是,当初建蛋鸡场,她却是最大的“反对派”,谁劝她都要挨一顿骂。用她自己的话说,因为建场要“挖她家的祖坟”。
      劝说无用,急坏了羊毛滩村岩子岗网格的网格长汪泽炎。
今年5月,汪泽炎无意间得知,哲武蛋鸡场要扩大规模,新建1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
对农村来说,这可是个“大项目”,临近的几个村都在争取。如能争取到这个项目,不仅能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还可以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红,村民们有机会就近务工,怎么看都是一桩美事。
   汪泽炎很快想到,他负责的网格里,有一块空地非常合适。他马上向网格所在支部书记王美华反映,把项目落地羊毛滩的好处介绍后,该支部的网格员都极力支持。
但是,当汪泽炎和网格中的贫困户闫冬梅取得联系后,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因为新建基地,要迁她家三座坟。
闫冬梅态度非常坚决,绝对不允许动她家人的坟墓。
更困难的是,当时闫冬梅和女儿远在深圳务工,汪泽炎只能通过电话劝说,这更增加了工作难度。
为了村里的建设发展,汪泽炎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给闫冬梅打电话,“现在不兴封建迷信那一套,你家老父老母如果在世,也会支持你、支持我们村呀!这个蛋鸡场建成后,你可以在家门口上班,有稳定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何乐而不为呢?”
       汪泽炎其实也理解闫冬梅的苦衷,所以他电话里也不全是劝说,后边更多的是关心闫冬梅母女在深圳的生活情况。
    就这样,差不多打了一个月电话,闫冬梅心里有些动摇,“网格长就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
闫冬梅再执拗也经不住网格长汪泽炎电话里的苦口婆心,她越来越明白,这是一件对村里、对自己发展极好的事。
从一开始的“态度坚决”,到后来带着女儿回乡主动迁坟,再到项目落地后进场务工,闫冬梅能“转变”,网格长功不可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
地处山区的湖南石门县,积极推行“网格+党建”创新治理模式,构建了“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单元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纵横到边、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
蒙泉镇结合实际情况,将全镇划分为84个大网格,共有1119个网格员,其中党员中心户1013名,联系全镇20786户群众。
      “网格+党建”工作模式,不仅使党建“触角”进一步延伸到乡村“神经末梢”,将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的力量聚拢起来,而且真正实现了“处处有网格,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无形中,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了社风民风的转变。
     “我应该早点支持这个项目,我们网格的农户也会早一点受益。”闫冬梅经常对汪泽炎说,“你看我现在不出门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这不就是幸福的日子吗?”(新华社长沙11月23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朱德福不顾全家的反对,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党员,你们必须听我的!不能要一分钱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产党员的铮铮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7: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这样的故事,像颗颗橘果,密布在白云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7: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报道!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5:25 , Processed in 0.0332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